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培斌

作品数:111 被引量:976H指数:17
供职机构:北京市水利规划设计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农业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3篇期刊文章
  • 22篇专利
  • 11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6篇环境科学与工...
  • 21篇水利工程
  • 14篇农业科学
  • 5篇天文地球
  • 4篇政治法律
  • 3篇经济管理
  • 3篇建筑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2篇污染
  • 15篇地下水
  • 10篇水库
  • 10篇硝化
  • 9篇官厅水库
  • 9篇河流
  • 8篇生态
  • 8篇氨氮
  • 7篇生态修复
  • 7篇数值模拟
  • 7篇水质
  • 7篇水资源
  • 7篇土壤
  • 7篇污染物
  • 7篇反硝化
  • 7篇北京段
  • 7篇值模拟
  • 6篇水污染
  • 6篇硝化系统
  • 5篇氮素

机构

  • 79篇北京市水利规...
  • 19篇北京市水科学...
  • 16篇中国农业大学
  • 9篇北京林业大学
  • 9篇华北水利水电...
  • 9篇中国水利水电...
  • 7篇北京师范大学
  • 6篇北京工业大学
  • 6篇清华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生...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4篇武汉水利电力...
  • 3篇北京市环境保...
  • 3篇中国国际工程...
  • 3篇北京市京密引...
  • 2篇吉林大学
  • 2篇中国人民大学
  • 2篇北京市水文地...
  • 2篇华北水利水电...
  • 1篇北京市农林科...

作者

  • 108篇刘培斌
  • 12篇高晓薇
  • 10篇沈来新
  • 8篇魏炜
  • 7篇姚旭初
  • 7篇王利军
  • 7篇石建杰
  • 6篇吴琼
  • 5篇武晓峰
  • 5篇代明利
  • 5篇刘俊国
  • 5篇李云开
  • 5篇杨培岭
  • 5篇胡黎明
  • 5篇李凤翀
  • 5篇彭文启
  • 5篇贺国平
  • 5篇丁峰
  • 4篇张瑜芳
  • 4篇刘学燕

传媒

  • 6篇环境科学
  • 6篇北京水务
  • 5篇水利水电技术
  • 4篇环境科学学报
  • 4篇华北水利水电...
  • 3篇农业工程学报
  • 3篇水利学报
  • 2篇中国农业科技...
  • 2篇中国环境科学
  • 2篇北京水利
  • 2篇农业环境科学...
  • 2篇华北水利水电...
  • 2篇南水北调与水...
  • 1篇环境工程
  • 1篇水利经济
  • 1篇农业机械学报
  • 1篇水力发电
  • 1篇水文
  • 1篇土壤学报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6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8
  • 5篇2017
  • 4篇2016
  • 14篇2015
  • 2篇2014
  • 8篇2013
  • 11篇2012
  • 7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7
  • 4篇2004
  • 6篇2003
  • 3篇2002
1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傍河污染地下水立体循环修复数值模拟
2021年
为了解决傍河地下水污染问题,在通州某水系新建傍河污染地下水立体循环修复示范工程。利用GMS软件中的Modflow模块和RT3D模块建立地下水流-溶质运移耦合模型,预测不同工况下地下水水质修复效果。模拟显示:在开挖河道不减渗立体循环水量10000m^(3)/d的工况下,10年后其沿岸地下水氨氮质量浓度由Ⅴ类降到Ⅲ类,局部为Ⅱ类;在减渗条件下,自然入渗量仅为2000m^(3)/d,无法形成地下水立体循环,10年后其沿岸地下水氨氮质量浓度为Ⅳ类,局部仍为Ⅴ类。因此,开挖河道河床不采用黏土减渗,傍河污染地下水抽出-自然入渗可形成立体循环,水质修复效果显著。
刘培斌辛小春姚旭初侯树楷王彪袁鸿鹄
关键词:地下水数值模拟氨氮
河岸缓冲带的水质生态净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河岸缓冲带的水质生态净化装置,包括位于道路和河岸之间的沉砂带(1)和净化带(5),所述沉砂带(1)和所述净化带(5)在沿所述道路至所述河岸的方向上顺次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河岸缓冲带的...
高晓薇刘培斌王利军王艳梅魏尊莉慕林青
文献传递
垂流式人工湿地处理官厅水库入库水研究被引量:34
2003年
在官厅水库永定河入库口处进行了垂流式人工湿地对入库河水的净化试验 ,结果表明 ,在渗滤时间 <1h时垂流式人工湿地对河水就有较好的净化效果 (对有机污染物和NH+ 4 -N的去除率都能达到 80 %左右 ,对TN和TP的去除率为 40 %左右 )。
代明利欧阳威刘培斌马晓波刘红
关键词:人工湿地脱氮除磷
河道过滤装置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生态过滤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河道过滤装置,所述河道过滤装置包括支撑桩部(10)和石笼部(20),所述支撑桩部(10)包括两个沿河道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支撑桩排组(11),每个支撑桩排组(11)包括多个沿河道...
王文冬王利军刘培斌高晓薇
文献传递
地下水有机污染源识别技术体系研究与示范被引量:12
2013年
地下水有机污染点多面广、污染源不清、治理难度大,如何从源头上控制污染源,减少污染源对地下水的威胁,是地下水污染控制和治理的关键.以典型污染场地为例开展有机污染源辨识研究,建立地下水有机污染源识别技术体系,并应用于典型污染场地地下水有机污染源的识别.在掌握污染场地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的基础上,从大量地下水分析化验数据中,确定污染场地特征污染物为四氯化碳,建立污染场地溶质运移模型,并结合单体同位素技术,通过模型反演和同位素溯源,确定了典型场地有机污染源的分布、污染现状,并对识别出的潜在污染源进行调查和土壤取样分析,结果表明,辨识出的两个历史污染源位置、污染物浓度分布结果可靠,为地下水污染治理提供了依据.
王晓红魏加华成志能刘培斌纪轶群张干
关键词:有机污染源污染场地
二维及三维 N-S 方程的混合有限分析多重网格方法被引量:2
1998年
提出了二维及三维N-S方程的快速数值方法—混合有限分析多重网格方法(HFA-MG),标准算例的计算结果证明HFA-MG在精确地模拟复杂流动特征的前提下,能显著地降低计算工作量。
彭文启刘培斌
关键词:N-S方程多重网格方法
田间一维饱和─非饱和土壤中氮素运移与转化的动力学模式研究被引量:22
2000年
建立并验证了一个排水条件下田间─维饱和─非饱和土壤中 NH4+—N和NO3--N运移与转化的耦合模型,模型中考虑了有机质的矿化、氮素的吸附、硝化、反硝化、氨气挥发及作物根系吸氮等氮素转化作用过程,同时也考虑了土壤温度和湿度对氮素转化的影响。该模型可用于描述田间土壤中氮素的行为,所得结论可供农业生产实际和环境保护参考。
刘培斌丁跃元张瑜芳
关键词:氮素运移动力学模式化肥利用率氮素转化
一种河滨带土壤构型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体整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河滨带土壤构型;河滨带土壤保墒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在河滨带土地上播种河滨植物物种;对播种河滨植物物种的河滨带土地进行耙平形成耕种层;在耙平后的河滨带土地上覆盖一层营养纤维形成...
刘培斌刘永兵沈来新李翔王国青程言君王利军臧振远谭天实李梓涵丁峰罗楠王佳佳
文献传递
北京官厅水库-永定河水系水体中持久性有机氯农药污染被引量:96
2003年
报道了官厅水库-永定河水系中持久性有机氯农药的污染水平,研究发现在水体中存在六六六(HCHs), 滴滴涕(DDTs), 七氯等在内的有机氯污染物,在所有13个采样点的水样中,18种有机氯农药的浓度为4.2-96.9 ng/L,其中六六六、滴滴涕的含量分别为0.09-53.5ng/L和nd-46.8 ng/L.对污染来源进行分析,发现除了主要是源于历史上农田中有机氯农药的残留外,近期可能有新的农药污染源进入水环境,如林丹和三氯杀螨醇的使用可能造成了新的有机氯农药污染.和国内主要河流相比,官厅水库-永定河水系中有机氯农药的污染属轻度污染.
康跃惠刘培斌王子健吕怡兵李其军
关键词:官厅水库有机氯农药农田水环境
中国农业高效用水对策研究
了中国的农业用水状况,分析了当前农业用水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为中国水利持续发展、农业高效用水和农业现代化建设提出了几点战略性的措施和建议。
刘培斌孙绪金
关键词:节水农业节水灌溉土壤水分调控水资源管理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