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泽余
- 作品数:17 被引量:26H指数:3
- 供职机构:新疆师范大学语言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高校科研计划科学研究重点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学历史地理更多>>
- 维吾尔语词语理据说略被引量:1
- 2008年
- 文章通过一定的实例.从词语内理据和词语外理据两个方面对维吾尔语词语的理据进行了分类和阐释。
- 廖泽余
- 关键词:维吾尔语词语理据
- 维吾尔语外来词面面观
- 2015年
- 文章通过大量的例证,揭示了维吾尔语与汉语、波斯语、阿拉伯语、俄语接触的不同特点及其在外来词上的反映。维吾尔语与汉语的接触途径是多方面的,而且从古至今绵延不绝,从而吸收了语义范围广泛的汉语词,进而影响到复合词、派生词和熟语。与波斯语接触有内外两个方面:内部接触是回鹘人在与操东伊朗语的原住民融合的过程中,吸收波斯语词构成了维吾尔语的底层;外部接触则源自宗教和文化的传播。近代一个时期内,中亚一带曾以操波斯语为时尚,导致大量波斯语词涌入维吾尔语。与阿拉伯语的接触和伊斯兰教的传播密切相关,回鹘文字改为阿拉伯文字,也为语言接触提供了便利,从而吸收了大量宗教用语和宗教以外的阿拉伯语词。与俄语的接触是在十月革命后,其影响是吸收了大量不同领域的俄语词。
- 廖泽余
- 关键词:维吾尔语语言接触外来词
- 《突厥语大词典》的词典学意义
- 2006年
- 本文从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分析《突厥语大词典》,说明即使用现代词典学来衡量,这部双语词典也不失为一部科学性、信息性、实用性兼备的经典之作。同时指出,它还是一部集语文词典和百科词典于一身的特殊词典。正因为如此,除了语言信息外,它还给读者传递了大量弥足珍贵的突厥社会的历史文化信息。
- 廖泽余
- 关键词:突厥语词典词典学
- 新疆汉语言学会2002年学术研讨会论文综述
- 2002年
- 新疆汉语言学会2002年学术研讨会于2002年3月16日至17日在新疆师范大学召开.这是我区汉语言教师和学者交流研究心得、商讨教学对策、切磋学术观点的一次盛会.
- 郭卫东廖泽余
- 关键词:语言学理论语言教学理论
- 翻译琐谈被引量:2
- 2001年
- 本文时传统的翻译标准“信、达、雅”做了新的诠释,赋予“信”以新的内涵。说明为使译文读者对所传信息的反应与原文读者一致,翻译应以话语为单位、应该重视语境和两种语言的文化参照系。
- 廖泽余
- 关键词:翻译
- 《红楼梦》维译本熟语翻译抉微被引量:10
- 1994年
- 《红楼梦》维译本熟语翻译抉微廖泽余《红楼梦》一书运用了大量的熟语,或状物写景,或描画人物,自然贴切、洗练生动,给全书增色不少。一些成语、谚语、惯用语、歇后语和俚语,出自各色人物之口,更令这些人物的面目、性格和心态跃然纸上。维译本翻译这些熟语时,在运用...
- 廖泽余
- 关键词:《红楼梦》借用法译本维吾尔谚语译文读者
- 《维汉词典》编后谈
- 2007年
- 本文从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两个方面,回顾《维汉词典》编纂过程中一些具体问题的处理,总结其中的得失利弊,以及为突出该词典的特点所做的努力。
- 廖泽余
- 关键词:维吾尔语汉语词典编纂
- 新疆和谐语言生态构建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和谐的民族关系是社会发展的基础,而这一关系的建立是要以语言和谐为桥梁和纽带。现今新疆社会的发展,更需要民族间的沟通与交流,构建和谐语言生态问题是极具现实意义的课题。该文从生态观、语言观、文化观视角,阐明了新疆和谐语言生态构建的可行性;通过对宏观层面国家的大政方针、中观层面新疆语言文字工作以及微观层面少数民族双语教育的剖析,阐明新疆和谐语言生态构建的具体内容,进而指出新时期新疆和谐语言生态构建需要更为理性的引导,以促进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 王洋廖泽余
- 关键词:语言和谐语言关系
- 语言的民族特点与双语词典
- 1990年
- 语言具有民族特点。语言的民族特点,在词汇系统中表现得十分突出。不同民族社会、历史、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殊异,必然反映在词汇系统的各个方面。因此,不同语言之间词汇单位的对应,总是呈现出种种纷繁复杂的情况。双语词典的编纂者应当自觉地进行词汇对比,从中寻出规律,经过扒梳整理,将两个词汇系统的对应规律充分地、科学地反映在词典中。本文仅就笔者熟悉的汉维两种语言,以《汉维词典》
- 廖泽余
- 关键词:双语词典民族特点对应词词汇系统文化语言学惯用法
- 《突厥语大词典》无形心意民俗管窥
- 2007年
- 本文对《突厥语大词典》中无形心意民俗(民众精神文化)的词条进行分类探讨,其中包括民间知识、民间信仰、宗教、迷信,以及民众的伦理观、道德观等,兼及部分口承民俗——传说和谚语,是通过文本民俗学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次尝试。
- 廖泽余
- 关键词:突厥语词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