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兴卫
- 作品数:14 被引量:16H指数:2
- 供职机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流体物理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电子电信机械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 高能炸药抽运光解碘激光实验技术
- 2006年
- 成功研制了高能炸药抽运光解碘激光器系统,实现了爆炸激光器装置的稳定激光输出,并获得了近百焦耳的激光输出能量.实验中分别测量了101.325 kPa下氩气中冲击波阵面的辐射光谱及冲击波阵面传播速度.该爆炸激光器系统利用七氟碘丙烷C3F7I作为激光工作物质,高能炸药作为抽运能源,实验中获得了较好的爆炸激光波形,激光脉宽(半峰全宽(FWHM))约34μs,最小光束发散角小于20 mrad.详细介绍了爆炸激光器的工作原理,针对具体的实验装置及实验技术路线进行了分析和描述.分别在不同实验条件下开展了相关爆炸激光实验,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并对影响爆炸激光输出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为进一步研制更大能量的爆炸激光装置打下了基础.
- 谷卓伟刘常龄赵同虎周维军张宁唐晓松陶彦辉刘海涛桂元珍李建明吴刚韩梅张兴卫
- 关键词:激光技术高能炸药
- 电炮加载下Zr基块体金属玻璃冲击特性实验研究
- 采用基于沖击波衰减动力学的实验技术,利用电炮作为一维平面加载源,驱动Mylar膜飞片碰撞不同厚度的Zr_(51)Ti_5Ni_(10)Cu_(25)Al_9块休金属玻璃样品,产生三角形冲击脉冲。采用速度干涉(VISAR)...
- 张兴卫罗斌强谭福利
- 关键词:电炮层裂
- 文献传递
- 基于激光干涉原理冲量摆设计及测量方法研究
- 提出了基于激光干涉原理测量脉冲激光冲量系数的方法,将脉冲激光与靶作用产生的冲量转化为冲量摆的转动角度,通过激光干涉法测量转动角度从而计算出冲量,理论计算表明,基于激光干涉法测量的最小冲量耦合系数可达10-6 N·s;同时...
- 张兴卫金云声谭福利赵剑衡
- 关键词:冲量耦合系数激光干涉
- 锆基块体非晶合金冲击波衰减特性实验研究
- 采用基于冲击波衰减动力学的实验技术,利用电炮作为一维平面加载源,驱动Mylar 膜飞片碰撞不同厚度的Zr51Ti5Ni10Cu25Al9 块体非晶合金样品,产生三角形冲击脉冲。采用速度干涉(VISAR )测试技术记录样品...
- 张兴卫罗斌强
- 关键词:锆基块体非晶合金电炮
- 文献传递
- 干涉式冲量摆测试装置及其双精度数据处理方法被引量:2
- 2017年
- 将激光干涉法应用于冲量摆冲量测试中,分析了主要的测量不确定度,在测量过程中给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法。在利用累计峰值个数来计算最大摆角的常规方法基础上,新增加了一套独立、互补的数据处理方法,使其具有双精度测试效果,结合这两种方法可扩大适用范围并提高了测量的可靠性。
- 金云声张兴卫谭福利赵剑衡孙承纬杨华
- 关键词:激光干涉
- 利用电炮发射金属飞片实验技术研究
- 2010年
- 采用一种新的电炮结构,避开了金属飞片的导电性对电炮电爆炸过程的影响;研究了衰减板、金属飞片的材料与尺寸对金属飞片发射的影响,获得了速度稳定的金属飞片。实验结果表明:薄金属飞片,不易发生层裂,且飞片速度震荡小,可以很快的稳定;厚金属飞片容易发生层裂破坏。采用粘性较大的材料做衰减板,或是在衰减板和二级飞片间加一层低阻抗高聚物,可显著拉宽进入二级飞片的压缩脉冲,避免二级飞片层裂的发生,得到较高速度的金属飞片。
- 罗斌强莫建军贺佳张兴卫王桂吉赵剑衡孙承纬
- 关键词:电炮
- 纳秒脉冲激光烧蚀铝靶引起的冲击波特性研究被引量:3
- 2014年
- 当材料受到强脉冲激光辐照时,由于能量沉积,靶表面物质将气化形成靶蒸气或等离子。介绍了时间分辨阴影照相技术,并利用该技术记录了脉冲激光与铝合金靶材相互作用后,等离子体冲击波传播的瞬态物理过程,分析了不同激光功率密度辐照下,等离子体冲击波传播特性,并利用冲击波Hugoniot关系得到了等离子冲击波状态随时间演化的规律。
- 张兴卫熊信金云声
- 关键词:脉冲激光冲击波激光烧蚀
- 激光驱动飞片冲击起爆HNS-IV炸药实验研究
- 利用激光驱动飞片技术首次成功冲击引爆了HNS-IV炸药。文章对试验装置、技术路线、试验结果等进行了描述、分析,本文的相关实验结果与LANL是一致的。
- 谷卓伟林杭张兴卫
- 关键词:冲击起爆
- 激光辐照固体推进剂材料的冲量耦合机制分析
- 2006年
- 利用流体反应动力学编码对火箭推进剂材料的脉冲激光点火过程进行了一维数值分析,并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火箭推进剂材料的激光冲量耦合增强机制较为复杂,包含两种主导机制,并受推进剂组分及其物理性质、激光参数等多因素影响。
- 谷卓伟张兴卫
- 关键词:激光辐照固体推进剂冲量耦合
- 细微金属颗粒强氧化反应发光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设计了电爆炸铝丝产生细微金属颗粒强氧化反应发光的实验装置。对比了在氮气和氧气环境下发光能量的大小,并测量了铝氧反应发光光谱。通过改变实验条件,得到了氧气压力、铝丝直径以及电容器储能大小对发光能量的影响规律。
- 张永强谷卓伟张宁李剑峰吴刚刘海涛张兴卫
- 关键词: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