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立华

作品数:54 被引量:367H指数:11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5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1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6篇木麻黄
  • 12篇土壤
  • 10篇养分
  • 9篇小枝
  • 9篇根际
  • 8篇短枝
  • 8篇短枝木麻黄
  • 8篇人工林
  • 8篇细根
  • 8篇酶活性
  • 8篇根际土
  • 8篇根际土壤
  • 6篇盐碱
  • 6篇沙地
  • 6篇黄河三角洲
  • 6篇混交
  • 6篇混交林
  • 5篇等值线
  • 5篇等值线图
  • 5篇碱地

机构

  • 42篇福建省林业科...
  • 34篇厦门大学
  • 17篇福建农林大学
  • 16篇中国科学院烟...
  • 10篇闽江学院
  • 5篇浙江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
  • 5篇烟台大学
  • 5篇福建省东山赤...
  • 5篇福建省森林培...
  • 3篇鲁东大学
  • 3篇青岛科技大学
  • 2篇长安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研...
  • 1篇中国科学院华...
  • 1篇中国林业科学...
  • 1篇福建省平潭国...
  • 1篇防城港市水利...

作者

  • 54篇张立华
  • 42篇叶功富
  • 17篇林益明
  • 16篇卢昌义
  • 15篇侯杰
  • 8篇陈小兵
  • 5篇王小云
  • 5篇颜坤
  • 4篇李永林
  • 4篇周海超
  • 4篇吴锡麟
  • 4篇曾琦
  • 3篇孙运朋
  • 3篇林武星
  • 3篇张尚炬
  • 3篇邵宏波
  • 3篇吴从稳
  • 3篇张振华
  • 2篇殷亮
  • 2篇王亨

传媒

  • 8篇海峡科学
  • 4篇生态学报
  • 3篇应用与环境生...
  • 3篇福建林业科技
  • 2篇防护林科技
  • 2篇中国生态农业...
  • 2篇厦门大学学报...
  • 2篇应用生态学报
  • 2篇福建林学院学...
  • 2篇灌溉排水学报
  • 2篇亚热带水土保...
  • 1篇林业科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土壤通报
  • 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篇水土保持学报
  • 1篇世界林业研究
  • 1篇土壤学报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热带亚热带植...

年份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5篇2013
  • 3篇2012
  • 4篇2011
  • 7篇2010
  • 7篇2009
  • 11篇2008
  • 5篇2007
  • 5篇2006
  • 1篇2005
5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木麻黄海岸林的防风效应被引量:3
2008年
为探讨海岸木麻黄林分的风速变化规律和空间分布,从2006年11月到2007年3月在福建东山岛测定了不同发育阶段木麻黄林分内外多点的风速。应用等值线图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木麻黄林分各测点风速呈开口向上的抛物线,从空旷地到林分内10h之间风速呈下降趋势,在10h之后风速呈增长趋势;空间分布呈向上的V形曲面,其中有部分凸出和下凹区域;等值线分布疏密相间,有部分闭合区域。
叶功富王小云卢昌义李永林张立华
关键词:沿海防护林木麻黄风速等值线图
福建东山木麻黄基干林内的风速变化规律被引量:5
2008年
从2006年11月到2007年3月在东山岛对不同发育阶段木麻黄基干林带内多个测点进行了风速测定,以探讨基干林带内部风速变化规律和空间分布。结果表明:木麻黄基干林带内风速呈逐渐下降趋势,各发育阶段林带内5h处风速小于2m/s,10h处低于1m/s。空间分布为平滑的下降曲面,局部有凸起和下凹。等值线比较平直和均匀,没有形成闭合区域。
叶功富王小云卢昌义李永林张立华
关键词:木麻黄基干林带风速等值线图
Soil heterotrophic respiration in Casuarina equisetifolia plantation at different stand ages被引量:2
2009年
The soil respiration rates (Rh) in 6-year-old (young), 17-year-old (middle-age), 31-year-old (mature) Casuarina equisetifolia coastal plantations were measured using an LICOR-8100 automated soil CO2 flux system from May 2006 to April 2007. Results show that Rh displayed an obvious seasonal pattern across the observed years. The maximum values of Rh occurred at June and July and the minimum at December and January. Soil temperature and soil moisture as well as their interaction had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monthly dynamics of Rh. The analysis by one-way ANOVA showed that Rh had a significantly exponential relation (p〈0.05) to soil temperature at soil depth of 5 cm, and had a linear relation (p〈0.05) to soil water content of the upper 20 cm. The result estimated by the two-factor model shows that soil temperature at soil depth of 5 cm and soil moisture at soil depth of 20 cm could explain 68.9%-91.9% of seasonal variations in Rh. The or- der of Rh rates between different stand ages was middle-age plantation〉mature plantation〉young-age plantation. With the increase of growth age of plantation, the Q10 of Rh increased. The contribution of Rh to total soil surface CO2 flux was 71.89%, 71.02% and 73.53% for the young, middle-age and mature plantation, respectively. It was estimated that the annual CO2 fluxes from Rh were 29.07, 38.964 and 30.530 t.ha^-1.a^-1 for the young, middle-age and mature plantation, respectively.
肖胜生叶功富张立华金钊刘丽香
木麻黄人工林细根分解过程中的养分释放及能量归还被引量:9
2007年
2005年1月到2006年1月在福建沿海惠安赤湖林场利用分解袋法对18 a生木麻黄人工林细根分解过程中营养元素的变化及养分归还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分解过程中,C、Ca含量呈上升与下降交替进行的倒“S”型,且波动幅度越来越小,N、P的浓度总体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K的浓度在分解前3个月急剧下降此后变化平缓,Mg则在分解过程中有升有降.木麻黄细根分解过程中养分浓度的变化与地上部分相似.分解一年之后,细根分解都表现为养分释放,K的损失率最高,达91.41%,其次是Mg和Ca,再次是C和N,P的损失百分率最低.18 a生木麻黄人工林每年通过细根枯死向土壤归还的N、P、K、Ca、Mg养分分别为4.911、-0.017、4.933、2.160、0.416 kg/hm2.木麻黄人工林细根年能量归还量、年能量净生产量、年细根能量归还比分别为33.4×106kJ/hm2、91.35×106kJ/hm2和36.56%,细根年能量分解损失量可达56.94%.
张立华叶功富林益明卢昌义侯杰
关键词:木麻黄细根养分释放
短枝木麻黄幼苗小枝单宁形成的养分和酸度效应被引量:3
2011年
对养分和pH值对短枝木麻黄幼苗小枝单宁和其他有机物质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短枝木麻黄幼苗小枝总酚(TP)、可溶性缩合单宁(ECT)和氮含量,以及ECT:N随着氮肥的施加而显著降低,支持碳氮平衡假说和生长分化平衡假说;施加磷肥对总酚和可溶性缩合单宁含量没有显著影响,随着pH值的升高,总酚含量显著升高,可溶性缩合单宁含量没有显著变化,而淀粉、叶绿素a、叶绿素a/b、类胡萝卜素和氮磷含量显著降低,因而TP:N和ECT:N水平均显著升高;总酚和可溶性缩合单宁与营养物质的关系相反,表明不同类型的单宁存在不同的合成途径,但由于总酚和可溶性缩合单宁均与氮含量没有显著的相关性,故不支持蛋白质竞争模型;TP:N和ECT:N的水平在养分缺乏条件下较高,有利于提高短枝木麻黄的抵御病虫害能力和降低凋落物的分解率,减少养分的损失。
张立华林益明叶功富
关键词:短枝木麻黄氮肥磷肥PH值
滨海沙地木麻黄人工林细根生物量及其动态研究被引量:21
2007年
2005年1月到11月对福建省惠安县赤湖林场不同林龄木麻黄人工林细根的生物量及其动态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4a生木麻黄林细根生物量分别占其地下部分生物量和林分总生物量的53.1%和3.8%;活细根的生物量随林龄的增大而逐渐增加,至30a林龄时达到最大值12.373t hm^-2,而后逐渐下降,死细根的生物量则呈现一直增大的趋势,木麻黄人工林细根的生物量与林分地上部分的生长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细根生物量具有明显的季节动态,各林龄无论活细根还是死细根都表现为双峰型,3a生和18a生的活细根出现在1月和7月,而12a生出现在3月和7月,对于死细根,12a生和18a生的两个峰值出现在3月和7月,5a生则出现在7月和11月.各林龄木麻黄防护林活、死细根密度垂直分布呈单峰型,最大值出现在表层的0~10cm土层中,后随土层厚度增加逐渐减少,其中5a林龄细根生物量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表现最为明显.在0~10cm土层中的活、死细根生物量分别占全部活细根生物量的51.9%和死细根生物量的53.3%,活细根生物量的84.6%和死细根生物量的82.8%分布在0~30cm的土层中.以后随着林龄的增加,表层土壤中细根生物量的比重降低而深层的比重增加.
叶功富张立华侯杰卢昌义吴柳清李秀明
关键词:木麻黄细根生物量
木麻黄湿地松混交林的根际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研究被引量:8
2006年
对木麻黄湿地松混交林的根际土壤养分及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混交林根际与非根际土壤pH值均呈下降,加剧了土壤酸化。速效钾除外,混交林中木麻黄根际各种矿质养分含量都小于对应的纯林;土壤阳离子交换总量减小,土壤营养贮量和养分供应能力有所下降。多酚氧化酶除外,根际土壤脲酶、磷酸酶、过氧化物酶活性混交林中小于纯林。混交后木麻黄在促进湿地松生长的同时可能对自身的生长不利,在沿海沙地营造木麻黄湿地松混交林,两树种均对土壤养分的过量索取可能会加剧地力的退化。
侯杰叶功富张立华卢昌义陈胜黄荣钦
关键词:木麻黄混交林根际土壤土壤养分酶活性
泉州湾河口湿地红树林立地类型划分被引量:7
2010年
建立科学、适用的红树林立地类型划分系统是泉州湾河口湿地植被恢复的基础工作。以福建省泉州湾河口湿地红树林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根据该区1月的月平均气温和地貌特征,将泉州湾河口划分为1个立地类型区(亚热带高温区)和1个立地类型组(河口三角洲立地类型组)。根据野外调查资料,并结合各种环境因子对湿地植被恢复的影响程度,确定盐度、潮位、土壤质地和有无互花米草(Spartina alterniflora)为4个立地因子,将泉州湾河口湿地划分为35种立地类型。其中,有12种立地类型适宜秋茄(Kandelia candel)生长,有8种立地类型潜在适宜秋茄生长,还有15种不适宜秋茄生长的立地类型。
谭芳林叶功富崔丽娟张立华罗美娟孙志同林捷罗彩莲乐通潮黄丽林永源
关键词:红树林
短枝木麻黄小枝单宁对其幼苗生长及单宁含量的效应被引量:7
2009年
以短枝木麻黄(Casuarina equisetifolia)小枝中提取的单宁处理其幼苗,探讨其化感作用及其对幼苗单宁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宁对木麻黄幼苗的生长有显著抑制作用,且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抑制作用逐渐增强,处理15 d后,单宁的化感作用对芽长的抑制程度显著高于根长。单宁处理后,幼苗体内单宁含量也发生显著变化,随着处理浓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尤其是总酚和可溶性缩合单宁的含量,单宁溶液的浓度与被处理幼苗体内单宁含量间有显著的线性负相关。因此,短枝木麻黄体内的单宁会对同种的幼苗产生化感作用,这种化感作用不仅影响幼苗的生长和发育,也会通过影响幼苗体内次生代谢物质的形成而影响幼苗对食草动物和其他不利因素的抵抗能力。
黄舒静曾琦张立华林益明叶功富
关键词:短枝木麻黄幼苗化感效应
单宁酸对黄河三角洲盐碱土壤盐基离子有效性的影响
2017年
以黄河三角洲柽柳群落和盐碱光板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单宁酸进行培养,通过测定土壤浸提液中盐基离子含量、计算离子比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探讨单宁酸对盐碱土盐基离子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单宁酸浓度升高,不同盐度土壤浸提液中的K^+、Ca^(2+)、HCO3-以及高盐土壤中的Cl-和低盐土壤中的SO_4^(2-)逐渐升高,而Na^+、Mg^(2+)、低盐土壤中的Cl-和高盐土壤中的SO_4^(2-)先升高后降低;不同盐度土壤中Na^+/K^+、Na^+/Ca^(2+)、Ca^(2+)/K^+、Mg^(2+)/K^+、Cl-/HCO_3^-、SO_4^(2-)/HCO_3^-和低盐土壤中的Cl-/SO_4^(2-)随着土壤中单宁酸浓度升高而降低,但Na^+/Mg^(2+)、Ca^(2+)/Mg^(2+)和高盐土壤中的Cl-/SO_4^(2-)则逐渐升高;方差分析的结果显示,单宁酸浓度除对高盐土壤中的Na^+影响不显著之外,对其他盐基离子及其比值的影响均达到显著水平;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SO_4^(2-)在低盐土壤中与K^+、Na^+、Mg^(2+)和HCO_3^-之间的相关性与高盐土壤相反,而其他离子之间的相关性在不同盐度土壤中一致.综上,单宁酸能够降低土壤颗粒对盐基离子的吸附,促进土壤脱盐,因此可利用单宁酸或将其作为辅助材料改良盐碱土,但应适当控制单宁酸的用量,以促进更多Na^+的脱除及防止过多Ca^(2+)和K^+的流失.
冯亚张立华陈小兵张晓龙
关键词:植物多酚单宁酸黄河三角洲柽柳盐碱土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