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芸

作品数:24 被引量:38H指数:4
供职机构:内蒙古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文学
  • 8篇艺术
  • 3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主题

  • 10篇电影
  • 5篇人文
  • 5篇人文主义
  • 5篇主义
  • 3篇叙事
  • 3篇小说
  • 2篇道教
  • 2篇艺术
  • 2篇儒教
  • 2篇宗教
  • 2篇文化
  • 2篇基督
  • 2篇改编
  • 1篇底蕴
  • 1篇电影《风声》
  • 1篇电影创作
  • 1篇电影改编
  • 1篇电影商业美学
  • 1篇电影市场
  • 1篇性爱

机构

  • 20篇内蒙古师范大...

作者

  • 20篇张芸
  • 1篇王丹丹

传媒

  • 3篇内蒙古民族大...
  • 2篇电影文学
  • 2篇内蒙古师范大...
  • 2篇电影评介
  • 2篇集宁师专学报
  • 1篇内蒙古社会科...
  • 1篇通化师范学院...
  • 1篇内蒙古师范大...
  • 1篇内蒙古艺术
  • 1篇内蒙古电大学...
  • 1篇内蒙古大学艺...
  • 1篇青岛农业大学...
  • 1篇中国高等院校...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18
  • 2篇2017
  • 2篇2013
  • 1篇2011
  • 5篇2010
  • 2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3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成吉思汗之影像叙事
2011年
成吉思汗是蒙古民族的英雄,是一位影响世界历史的伟大人物,然而众多的文艺作品包括电影艺术所塑造的成吉思汗形象多数是不符合历史真实的。笔者分析了电影《成吉思汗》、《一代天骄成吉思汗》、《苍狼:征服到地与海的尽头》、《蒙古王》中成吉思汗形象的塑造,应本着"尊重历史,挖掘内涵"的原则,在银幕上全面真实地表现成吉思汗的丰功伟绩和人格魅力,与之相对应的草原文化和游牧民族的精神内涵也必将在银幕上大放光彩。
张芸
关键词:成吉思汗影像叙事
不同的侧重 一样的成功——小说与电影叙事视角之比较被引量:2
2006年
所谓视角(或称视点,聚焦)是叙事作品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也就是叙述人(故事的讲述者)是站在怎样的位置上讲述故事或叙事角度是随着哪个人物的视点而变化。叙事视角是建构叙事虚构作品的基础。不同的叙事媒介决定了小说叙事和电影叙事在叙事视角运用上的差异,从而导致了不同的叙事效果。本文以小说《红高粱》与电影《红高粱》为例比较分析了小说与电影的叙事视角问题。
张芸
关键词:小说电影叙事视角
21世纪蒙古族题材电影的民族想象性建构被引量:1
2017年
对蒙古族题材电影民族想象性建构进行历时性流变回溯,结合电影实例,运用二元对立的批评理论,从草原/城市、传统/现代、游牧/商业三个方面分析21世纪的蒙古族题材电影中民族想象性建构的主要特点和形成原因,并指出其造成的影响。民族想象性建构使蒙古族题材电影创作者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坚守走入一种建构脱离现实的文化"乌托邦"的误区。创作者应当直面现实,挖掘现代化进程中蒙古民族值得其他民族学习的优秀文化特质和所有民族共通的普世价值观,这样才有助于推动蒙古族题材电影不断向前发展。
王鹤彤张芸
关键词:蒙古族题材电影二元对立文本分析
从民族性到现代性:内蒙古民族电影现实主义思潮概貌被引量:5
2018年
中国电影发展100余年的历史长河中,现实主义创作思潮贯穿始终。从现实主义创作的视角切入,现实主义的内涵与表征在不同的时代语境下不尽相同,形成了独有的现实主义创作手法,林立于中国电影的多元化发展之中。在中国电影快速发展的当下,现实主义电影更是占据了中国电影市场的重要地位,同样,内蒙古民族电影也有令人惊艳的表现,如《告别》《八月》《爆裂无声》都是基于现实主义创作的电影作品。
王丹丹张芸
关键词:现实主义创作民族电影创作思潮中国电影市场民族性
城市空间中的蒙古族文化表达——以电影《告别》为例被引量:4
2017年
蒙古族自古就生息在中国北方草原,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民族。“历史上的蒙古族,以游牧为业,逐水草而居,辽阔的草原始终是蒙古族繁衍生息的历史摇篮。”
王鹤彤张芸
关键词:蒙古族《告别》文化表达电影北方草原文化底蕴
林语堂的基督情怀
2006年
林语堂幼年时对“上帝”怀有无比虔恪的信仰,大学期间他的神学信念受到人文思潮的冲击,之后徜徉于中国传统宗教文化思想领域,汲取了儒、道、释三教的人文主义精华后,再次寻找的是深具人文精神的“上帝”,终于在基督发出的“威严的大光”中找到了自己的归宿,有了相当成熟的宗教、上帝观念,五十年代再度皈依基督教,成为上帝虔诚的儿子。
张芸
关键词:基督人文主义
内蒙古电影商业运作思考被引量:6
2010年
电影商品的商业价值要依托艺术价值来实现。一部优秀的影片,应该是艺术美学的成功导致商业利益的获得。结合内蒙古电影现状探讨了内蒙古电影商业运作问题,提出以下思考:地方政府应对电影文化产业进行政策性扶持和财政支持,刺激电影的生产力发展;内蒙古电影要发扬民族电影优良传统,艺术性与商业性融合、本土性与国际性结合,开创本土观众喜闻乐见的电影类型,创作具有鲜明市场定位的影片;在尊重市场规律的前提下,多方设法保证内蒙古题材影片的市场竞争力,实现民族电影作品的商业价值。
张芸
关键词:电影商业美学
内蒙古电影六十年“蒙古人”形象扫描被引量:4
2010年
内蒙古电影60年中以"蒙古人"形象为表征所折射出来的蒙古民族的形象塑造,是我们认识"内蒙古电影"创作表意方式的路径之一,从而可以明晰"蒙古民族形象"塑造的流变脉络,进而为内蒙古电影创作提供一种可以依循的表述策略,期待能为提升内蒙古电影自身实力的研究提供一点参考。
张芸
从小说《妇女生活》到电影《茉莉花开》
2010年
小说是语言的艺术,电影是影像的艺术,二者的美学特征各自独立,不可替代,不具备实质的可比性。本文论述的主题"从小说到电影",皆因电影艺术问世以来,改编自文学作品的电影佳作迭出。
张芸
关键词:《茉莉花开》小说
林语堂的人文情怀被引量:1
2007年
林语堂是“五四”以来中国现代文化文学史上一位风格独特的文化学者,他一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宗教信仰探索过程,探索历程就是寻找、认同各种宗教思想中人文主义精神的历程。但在林语堂的思想观念中,西方的人文主义与中国的人文主义的内涵是有所差异的,这正是促使林语堂最后阪依基督教的重要原因。
张芸
关键词:宗教思想人文主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