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学
- 作品数:39 被引量:40H指数:4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台湾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更多>>
- 余光中性爱诗略论被引量:2
- 2005年
- 本文结合余光中的相关词论分析了他的“性爱诗”的内容、类型和创作动机,并以近代以来中西爱情文学处理情欲的分野为文化背景,揭示了余光中“性爱诗”在中国当代诗坛的积极意义与特殊贡献。
- 徐学
- 余光中文学创作与现代绘画艺术被引量:1
- 2008年
- 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余光中以一系列评论和创作,推介、汲取和表现西方现代绘画和台湾当代绘画艺术。现代绘画对余光中的艺术观念和艺术技法有持久的影响,是余光中创作艺术发展和变化的重要侧面。
- 徐学
- 关键词:现代绘画文学创作
- 茅盾小说二重结构漫述
- 1987年
- 茅盾小说是反映社会指导社会促进社会变革的理性化产物,抑或是作者对于他所处的时代与人生的深层挖掘中所得到的具有丰富审美内涵的艺术结晶;是社会活动家有意识地解答他的时代重大社会问题的诗史,或是饱经世事沉浮、人间沧桑的舟子唱出的忧患之歌?我认为,上述两种性质并存于茅盾的小说中,它们既相互依存、互相渗透。
- 徐学
- 关键词:茅盾小说二重结构创作动机逻辑线索社会活动家情感符号
- 古诗传统的现代转化——余光中与李贺被引量:5
- 2002年
- 60年代初期 ,在台湾正是传统与现代剧烈碰撞之时。余光中以现代美学的视野 ,对唐代诗人李贺做了深入细致的分析 ,并将其研究心得与创作实践相结合 ,开拓了现代诗歌艺术的境界 ,为中国古诗传统的现代性转化提供了一个极佳范例。
- 徐学
- 关键词:现代美学诗歌古诗现代性转化
- 陈元光研究与建设两岸共同精神家园
- 会议发言提纲一、何谓两岸共同精神家园1、共同的生活方式2、共同的文化习俗3、共同的审美习惯4、共同的信仰道德5、共同的追求目标二、陈元光信仰中的与两岸精神家园相契合之要素1、家族血脉2、人格风范3、道德规范4、美学典范5...
- 徐学
- 文献传递
- 华文世界中的乡愁描写
- 家族、家乡、家邦、家国的认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稳固的奠基石。而中国近代以降,患怀乡病时间之久,人数之众,规模之大,心态之光怪陆离、迷幻怪诞,当首推台湾岛内。自上世纪40年代跨海大移民之后,百余万在台大陆乡亲无时无刻不在...
- 徐学
- 关键词:华文文学乡愁文学艺术特色
- 文献传递
- 钟怡雯散文的感性与知性——兼谈台湾女性文学被引量:3
- 2004年
- 20世纪80年代以来,女性主义文学潮流蓬勃兴起,到90年代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散文创作中的一个特点即“感性”与“知性”的交融。本文具体分析了台湾女作家钟怡雯散文创作中感性与知性的呈现与交融,并将其置于台湾女性文学历史中加以考察,从中找出当今女性创作的新特点。
- 徐学
- 关键词:散文感性知性女性文学
- 余光中性爱诗略论
- 2007年
- 本文结合余光中的评论分析了他的“性爱诗”的内容、类型和创作心态,并以近代以来中西爱情文学处理“情欲”的分野为文化背景,揭示了余光中“性爱诗”在当代诗坛的积极意义与特殊贡献。
- 徐学
- 中华文化与两岸共同精神家园建设——以探索构建平潭文化实验区为路径
- 2012年
- 一、平潭文化实验区建设的意义与愿景 在平潭建设两岸共同生活家园,最高层次是创建两岸共同的精神家园,而不是按照过去经济特区的发展模式再造一个深圳、厦门或者海南。如果同意平潭综合实验区的最高目标是创建两岸共同精神家园,那么,实验区最大的品牌效应以及由此派生的政治经济效益是来自文化品牌。因此,应该充分认识到,按照以往一贯的对台优惠政策来吸引台湾,并不具有优势,也不能造就实验区的品牌效应或者引领功能。
- 徐学
- 关键词:实验区建设中华文化两岸生活家园
- 西而不化与西而化之——余光中汉文学语言论之一被引量:9
- 2000年
- 60至80年代,余光中结合其教学、翻译及创作的经验,对中文西化这一语言学课题作了大量的论述,内容包括:1.近百年来欧美语言“入侵”中文的历史文化背景分析;2.中文恶性西化病症和病因分析;3.倡导不违背中文常态的“善性西化”。余光中的“中文西化论”在其汉文学语言论中占有重要位置,它不仅对汉文学语言理论有独到贡献,而且为汉语文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点。
- 徐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