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高血压表现的危重型手足口病636例诊治分析 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总结危重型手足口病( HFMD)临床诊治经验及病原学分析。方法选择636例危重型手足口病患儿,均给予并发脑炎的常规治疗。本研究患儿均出现高血压,624例给予静脉滴注酚妥拉明8~20μg/( kg·min),其中143例高血压仍未控制,改用静脉滴注硝普钠,血压稳定后逐渐减量至停药。46例呼吸、循环衰竭患儿(其中20例神经源性肺水肿、肺出血)在入院12 h内应用机械辅助通气。结果未给予降压治疗的12例危重型HFMD患儿机械通气治疗11例,5例(41.67%)死于肺出血;2例病情好转出院,后失访。624例危重型HFMD患儿及时给予治疗、控制高血压,机械通气治疗35例,7例死于肺出血,2例好转出院后失访。631例做粪便病原检测:其中EV71阳性495例。结论目前 HFMD 己成为儿科较常见、危害儿童健康的重要肠道传染病,危重型HFMD病原以EV71为主。本研究患儿均出现高血压,高血压严重程度与肺水肿成正比。本研究624例在治疗脑炎的同时积极治疗控制高血压,明显减少了机械通气的应用及静脉丙种球蛋白的应用,降低了医疗成本,取得了满意疗效。重视及尽早发现、及时治疗控制高血压是抢救危重型HFMD患儿最重要措施之一,是最大限度降低危重型 HFMD患儿病死率、致残率的关键。 杜曾庆 张铁松 王美芬 柳琼 王艳春 罗云娇 杨小涛关键词:手足口病 危重型 高血压 病原学 儿童重症手足口病并下肢瘫痪29例临床治疗分析 被引量:3 2011年 目的探讨儿童重症手足口病并下肢瘫痪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住院的2931例手足口病(hand 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并下肢瘫痪29例临床资料。结果29例患者治疗后,其中13例治愈出院,治愈率为44.8%;16例好转出院,出院后按本院治疗方案回本地医院治疗,15例下肢瘫痪完全恢复。1例(2岁)神经源性肺水肿、肺出血患儿住院19d,心肺正常,神志清楚,精神饮食好,双下肢肌力仍为0级,出院8d复查,一般情况好,右下肢肌力2级,以后失访。27例粪便RT—PCR核酸检测及部分测序:EV7124例,CoxA162例,无同源1例。结论HFMD患儿并发下肢瘫痪,病情严重,早期发现、早期诊断、积极甘露醇脱水降颅压、激素降低血管通透性及丙种球蛋白静脉滴注等抢救治疗,是提高治愈率减少后遗症的关键。 柳琼 王美芬 杜曾庆重症手足口病782例临床治疗及病原学分析 2012年 目的探讨重症手足口病的病原学并总结其临床诊治经验。方法对昆明市儿童医院2010年1月至12月收治住院的1304例手足口病惠儿中的782例(59.97%)重症病例(均并发脑炎)的临床特征、治疗、转归及病原学分析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82例惠儿中734例患儿粪便行半巢式RT-PCR核酸检测并测序:检出病原565例(76.98%),阴性124例,无同源45例;其中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l6)306例(54.16%),肠道病毒71(Ev71)型220例(38.94%)。经积极有效治疗,除3例神经源性肺水肿抢救无效死亡外,775例临床症状消失,治愈出院,3例并发瘫痪及1例频繁抽搐患儿好转出院。结论2010年重症手足口病病原以CoxAl6为主,EV71次之。临床上对于持续高热、头痛(年长儿)、呕吐、四肢抖动、颈抵抗、膝反射亢进等患儿要高度重视,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者病情进展快,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抢救治疗,防止神经源性肺水肿、脑干脑炎的发生,是最大限度降低手足口病病死率、致残率的关键。 王美芬 王艳春 王明英 杜曾庆 柳琼 廖亚彬关键词:手足口病 重症病例 病原学 神经源性肺水肿 恙虫病并发脑炎及血小板减少五例 2012年 目的总结恙虫病并发脑炎及血小板减少重症病例的诊治经验。方法对5例恙虫病并发脑炎及血小板减少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5例患儿入院当天根据流行病学资料、临床表现、体征及特异性焦痂、脑脊液及实验室检查得以确诊恙虫病并发脑炎及血小板减少,给予多西环素口服,甘露醇脱水降颅压治疗及支持对症治疗;3例静脉滴注地塞米松,2例病情危重并发肺炎呼吸困难患儿立即给予吸氧、丙种球蛋白1g/kg及甲泼尼龙静脉滴注。经积极的治疗,全部病例治愈出院,未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结论恙虫病起病较急,病情重,易引起多器官损伤,诊治不及时可危及患儿生命,多西环素作为小儿恙虫病的特效治疗用药疗效肯定。 杜曾庆 王美芬 柳琼关键词:恙虫病 脑炎 血小板减少 儿童 241例儿科PICU重症患儿的营养风险筛查 李梅蕊 柳琼 吴建敏 阎洁 陈巧玉危重型手足口病441例临床治疗分析 杜曾庆 柳琼 王明英 王美芬 王艳春44例危重型伴高血压手足口病的临床诊治及病原学分析 被引量:2 2016年 目前手足口病(HFMD)己成为儿科最常见的多病原引起的儿童肠道传染性病,严重威胁儿童的健康,我院为云南省、昆明市收治重症手足口病定点医院。现将我科2014年6月收治住院重症病例225例中危重型44例HFMD报道如下。收治的危重型病例均符合卫生部肠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症病例临床救治专家共识(2011年版)[1]。 罗云娇 杜曾庆 杜丽江 甘泉 刘阳 柳琼 潘小坤关键词:手足口病 高血压 病原学 酚妥拉明治疗危重型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观察酚妥拉明治疗危重型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收治的62例危重型手足口病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酚妥拉明,严密监测血压,调整酚妥拉明用量,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相关指标变化.结果应用酚妥拉明治疗后患儿血压、心率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酚妥拉明治疗危重型手足口病患者临床疗效显著. 柳琼 杜曾庆 王艳春 黄永坤 刘梅关键词:手足口病 酚妥拉明 临床疗效 危重儿童碱中毒480例临床分析 2007年 目的研究危重患儿碱中毒的类型及其原发病。方法对480例急性危重患儿的610例次血气、血清电解质的参数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80例患儿610例次血气分析中,呼吸性碱中毒364例次(59.7%),呼吸性碱中毒并代谢性碱中毒155例次(25.8%),单纯性代谢性碱中毒70例次(11.5%),呼吸性酸中毒并代谢性碱中毒21例次(3.4%)。引起碱中毒的主要原发病有重症肺炎(47.1%,226/480),休克(19.8%,95/480),心衰(10.4%,50/480),急性中毒(10.2%,49/480),消化道梗阻(12.5%,60/480),机械通气(6.3%,37/480),哮喘(6.8%,33/480)。死亡率为2.1%(10/480),放弃治疗者占3.2%(15/480)。结论碱中毒主要发生于肺部疾病的患儿,其死亡率低。呼吸性碱中毒是碱中毒最常见类型。 肖曙芳 李斌 张廷华 柳琼 赵毅斌 周琳关键词:危重病 碱中毒 川崎病并发无菌性脑膜炎39例治疗分析 2012年 川崎病(KD)又名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MCLS),1967年由日本川崎富作首先报道,近年来该病有增多趋势,且KD并发无菌性脑膜炎病例有所增加,目前该病己取代风湿热成为我国小儿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 柳琼 王美芬 杜曾庆关键词:无菌性脑膜炎 川崎病 并发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后天性心脏病 风湿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