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升辉 作品数:79 被引量:273 H指数:11 供职机构: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 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理学 更多>>
药源性光敏反应的致敏药物及防治 被引量:17 2014年 药源性光敏反应临床多见,按照发生机制可分为光毒性反应和光变态反应。导致光敏反应的药物种类很多,一些药物具有明确的临床证据。诊断为光敏反应后,去除过敏原和隔离紫外线是基本的治疗方法。 黄佳 杨莉 赵志刚 梅升辉关键词:光敏反应 光变态反应 光毒性反应 药物 HPLC-MS/MS法测定人脑脊液中替加环素浓度的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10 2015年 目的评定液质联用法(HPLC-MS/MS)测定人脑脊液中替加环素(TGC)浓度的不确定度。方法分析HPLC-MS/MS法测定人脑脊液中TGC浓度的整个过程,对测量重复性、称量、生物样品配制、工作液配制、回收率、仪器允差和标准曲线拟和等引起的不确定度分别进行评定,最后计算合成不确定度并进行扩展。结果人脑脊液中低(0.733μg?m L-1)、中(7.579μg?m L-1)和高(75.330μg?m L-1)浓度TGC的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0.0504μg?m L-1、0.332μg?m L-1和3.721μg?m L-1(P=95%,k=2)。结论 HPLC-MS/MS法测定人脑脊液中TGC浓度的不确定度在低浓度时主要由回收率、生物样品配制和重复性引入,在中、高浓度时主要由生物样品配制和回收率引入。 梅升辉 冯卫星 朱乐亭 杨莉 赵明 赵志刚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替加环素 不确定度 脑脊液 冰点降低法测定葡萄糖分子量在医学本科留学生实验教学中的改进及体会 2016年 目的为提高冰点降低法测定葡萄糖分子量在医学本科留学生中的实验教学水平提供参考。方法从实验前的准备,明确教学目的和持续改进实验教学方案几个方面总结了冰点降低法测定葡萄糖分子量的教学改进和体会。结果实验前做好充分准备,明确教学目的和持续改进实验教学方案可提高冰点降低法测定葡萄糖分子量在医学本科留学生中的实验教学质量。结论本文提出的重视实验前的准备工作,明确教学目的和持续改进实验教学方案可为同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蒋雪云 桂琳 张筱宜 李莉 赵明 赵志刚 梅升辉关键词:实验教学 教学体会 NMOSD患者TPMT基因型与TPMT活性的相关性分析及预测硫唑嘌呤不良反应的临床价值 弓晓青 梅升辉 李新刚 周安娜 赵琳 张星虎性别差异对循环系统常见慢性疾病药物治疗的影响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22年 性别差异导致了疾病的发病机制、药代动力学、药效学及药物治疗方案等方面的不同,对于疾病的预防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循环系统疾病是21世纪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卫生问题。本文检索2010年1月1日至2021年4月5日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网、PubMed、Web of Sciencey数据库发表的相关文献,从疾病发生机制、药物的药代动力学及药效学、药物治疗效果、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率等方面对循环系统常见慢性疾病(包括高血压病、慢性心功能不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及心房颤动)药物治疗的性别差异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促进合理用药。 姜睿琦 梅升辉 赵志刚关键词:性别差异 循环系统疾病 慢性心功能不全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心房颤动 人血浆卡马西平浓度测定的LC-MS/MS方法开发、验证及在室间质评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建立并验证人血浆中卡马西平(CBZ)浓度测定的液质联用方法,并应用于室间质评样品的测定。方法:使用含0.1%甲酸溶液和乙腈进行梯度洗脱,色谱柱:Kromasil C18柱(50 mm×2.1 mm,5μm),流速:0.6 ml·min^(-1),进样量:1μl,柱温:40℃。在ESI^+电离模式下,CBZ和内标噻氯匹定(IS)的监测离子对分别为m/z 237.1>194.0和m/z 264.1>125.0。结果:卡马西平在5~1 000 ng·ml^(-1)范围内线性良好。低、中和高浓度的基质效应范围为93.23%~96.30%,回收率范围为101.27%~105.00%。结论:建立的测定CBZ血浆浓度的液质联用方法灵敏、准确、稳定,可用于CBZ的室间质评及药动学研究。 王长陆 朱乐亭 冯卫星 赵志刚 杨莉 鲁燕侠 梅升辉关键词:液质联用 卡马西平 人血浆 药代动力学 室间质评 RP-HPLC法测定人血浆中氯吡格雷活性代谢物的含量 目的建立液质联用(LC-MS/MS)测定人血浆中氯吡格雷活性代谢产物的方法。方法采用蛋白沉淀法,以氯雷他定为内标,使用Aglient ZORBAX SB-C18色谱柱(4.6×250 mm,5μm),以乙腈-水为流动相,... 梅升辉 刘胜男 杨莉 赵志刚关键词:液质联用 人血浆 文献传递 北京某三甲医院6537例7种新型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监测与分析 2024年 目的对7种新型癫痫药物左乙拉西坦(LEV)、奥卡西平(OXC)、拉莫三嗪(LTG)、托吡酯(TPM)、拉考沙胺(LCM)、唑尼沙胺(ZNS)、吡仑帕奈(PER)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某三甲医院2021年11月—2023年3月7种新型抗癫痫药物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共收集有效浓度数据6537例次。根据患者年龄、性别、合并用药情况进行分组,分析并比较各组间的血药物浓度水平及达标率。结果患者男/女比例为1.35∶1。OXC、LEV、LCM、TPM的血药浓度分布在性别上表现出显著差异(P<0.05)。LEV血药浓度在儿童组与老年组、青中年组与老年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XC、ZNS、TPM的血药浓度分别在儿童组与青中年组、青中年组与老年组、儿童组与青中年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药浓度总达标率最高和最低的药物分别为OXC、LCM;不同年龄段间达标率进行多组间比较,儿童组OXC和TPM浓度达标率显著高于青中年组(P<0.05),老年组LEV浓度达标率显著高于儿童组和青中年组(P<0.05)。合并用药共计2133例次,添加治疗时使用频次高且疗效好、相互作用弱的药物为LEV、OXC和LTG。结论新型抗癫痫药物在治疗中展现出良好的前景,通过治疗药物监测能够进一步提高临床个体化治疗效果。 李欣恬 张冬婕 杨莉 赵志刚 梅升辉 霍记平关键词:新型抗癫痫药物 治疗药物监测 血药浓度 合并用药 癫痫 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替加环素的浓度及其临床应用 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建立测定人血浆中替加环素(TGC)浓度的方法。方法:血浆样品经乙腈沉淀后,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测定,以d9-TGC为内标,色谱柱为Kromasil C18,流动相为水(含0.05%三氟乙酸)-乙腈,梯度洗脱,流速为0.6 ml/min,柱温为40℃,采用电喷雾离子源,以多反应监测方式进行正离子扫描,用于定量分析的离子对分别为m/z 586.3→513.2(TGC)、m/z595.3→514.3(内标)。结果:TGC血药浓度在25~2 000 n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8),定量下限为25 ng/ml;日内、日间RSD为3.15%~7.23%,相对偏差(RE)为-4.53%~10.48%;血浆样品在经历3次冻融循环、室温和自动进样器中各放置24 h、冷冻放置42 d等条件下均稳定,RSD〈15%。临床检测1例泛耐药菌感染患者体内TGC血药浓度为0~438.0 ng/ml(给药后0~12h)。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专属性强,可用于临床TGC血药浓度监测及药动学研究。 梅升辉 罗旭颖 李倩 杨莉 赵志刚 朱乐亭 石广志关键词: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替加环素 血药浓度 UHPLC-MS/MS测定人全血他克莫司浓度的不确定度评定 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评定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法测定人全血他克莫司浓度的不确定度。方法:通过建立UHPLC-MS/MS法测定含量的数学模型,找出影响不确定度的因素,并对不确定度的大小进行评定,计算合成不确定度,最终得到测量结果的扩展不确定度。结果:人全血中他克莫司低浓度0.6 ng·ml^(-1)和高浓度60 ng·ml^(-1)质控样品的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0.059 ng·ml^(-1)和7.4 ng·ml^(-1)(P=95%,k=2)。结论:UHPLC-MS/MS法测定人全血他克莫司,低浓度的不确定度主要来自回收率、重复性、生物样品配制和标准液配制及曲线拟合;高浓度的不确定度主要来自主要回收率、基质效应、生物样品配制和标准液配制及重复性。 莎日娜 张冬婕 赵志刚 梅升辉关键词: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他克莫司 全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