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俊伟

作品数:22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3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文学
  • 6篇文化科学
  • 3篇政治法律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8篇文学
  • 6篇科举
  • 4篇文学研究
  • 4篇明代
  • 4篇古典
  • 4篇古典文学
  • 3篇相关系
  • 3篇古典文学研究
  • 2篇大学校长
  • 2篇代文
  • 2篇学衡
  • 2篇演义
  • 2篇著述
  • 2篇文化保守主义
  • 2篇文学活动
  • 2篇小说
  • 2篇校长
  • 2篇离职
  • 2篇历史演义
  • 2篇履职

机构

  • 22篇武汉大学

作者

  • 22篇江俊伟
  • 4篇程斯辉
  • 3篇陈文新
  • 1篇徐薇
  • 1篇鲁小俊

传媒

  • 2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文学遗产
  • 1篇文艺评论
  • 1篇齐鲁学刊
  • 1篇高等教育研究
  • 1篇文艺理论研究
  • 1篇学习月刊
  • 1篇复旦教育论坛
  • 1篇中国韵文学刊
  • 1篇高校教育管理
  • 1篇长江学术
  • 1篇教育科学文摘
  • 1篇教育与考试
  • 1篇人文论丛

年份

  • 1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4
  • 4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 2篇2008
  • 1篇2001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明代“御用文人”的文学活动
2013年
明代"御用文人"群体及其文学活动,至少在生存样态、业务范畴及创作祈向等层面与科举制度存在关联。明代"御用文人"的主要来源是科举中人,相应地,其群体性职业取向也并不满足于担任单纯的文学侍从职务。其业务范畴既包括"典型御用文学活动",也包括与科举有涉的"非典型御用文学活动"。其创作祈向在整体上固然体现为"润色鸿业",但未尝不受科举背景的潜在影响。
陈文新江俊伟
关键词:明代文学活动科举
历史演义中的君相关系
君与相,是我国古代政治生活中的一对矛盾统一体,两者构成了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关系。以君相关系为代表的君臣关系作为中国古代专制政治体制中的核心问题,素为历代士人所关注,因此,中国古代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中都不乏对于君相关系的叙...
江俊伟
科举视野下的明代官学知识传习体系被引量:1
2017年
明代官学的知识传习,既沿袭了汉代以降历代官学教育以儒家经典为核心的历史传统,也体现出因应时代需求的某些新变化。明代官学系统所构建的以"经"为核心,以"史""律"为辅助,以书、算、射、御诸门类为补充的知识传习体系,其最初的逻辑起点并非基于对科举考试内容的简单迎合,而是欲从"德""识""才"三个层面满足文官培养的素质目标。然而,在明代官学教育不可避免的"科举化"轴心驱动下,其知识传习的实际侧重点及效果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江俊伟
关键词:科举
历史演义中的君相关系
君与相,是我国古代政治生活中的一对矛盾统一体,两者构成了既对立又统一的矛盾关系。以君相关系为代表的君臣关系作为中国古代专制政治体制中的核心问题,素为历代士人所关注,因此,中国古代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中都不乏对于君相关系的叙...
江俊伟
关键词:历史演义《三国演义》相关系
刘永济与中国现代学术
本文以“刘永济与中国现代学术”为研究对象,以“时代与人”、“场域与人”“学科与人”为话题聚焦点,致力于对中国现代学术史上的著名学者刘永济进行系统研究。全文凡五章,分别以“学脉赓续”、“学缘辨析”、“学界生态”、“学术范式...
江俊伟
关键词:中国现代学术文化保守主义古典文学
论明代馆阁文人的文学活动及其意义
2018年
在明代科举鼎盛的背景之下,馆阁文人的写作生涯具有哪些特质?其文学活动意义何在?这些问题较为复杂,只有深入当时科举与文学互动的具体历史情景,考索相关文献资料,才有可能从纷繁复杂的历史进程中找到较为切题的答案。希望我们的尝试可以获得预期的效果。一、明代馆阁文人的文学活动明代馆阁文人的职业取向,与科举制度密切相关。
江俊伟
关键词:文学活动台阁体文学风尚
从《湘君》与《学衡》的离合看刘永济的辞章家风范被引量:1
2017年
本文以20世纪20年代的刘永济为中心,以"学衡"这一宽泛意义上的学术共同体为参照,以《湘君》与《学衡》的离合为焦点,旨在揭示刘永济的辞章家风范。刘永济之于《学衡》,始终扮演支持者、追随者的角色;而在《湘君》的话语空间中,他则有着更为自主的文化姿态。《湘君》与《学衡》一重创作、一重学术的差异,刘永济等的清高自持与吴宓等的斗士风范的差异,有助于我们亲切把握刘永济作为辞章家的气质。
陈文新江俊伟
关键词:学衡
论高校治理中的统筹问题被引量:4
2015年
高校发展规模的巨型化、治理主体的多元化、职能扩展的多维化以及矛盾冲突的复杂化,使统筹在高校治理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凸显。为了促进高校治理主体的有机协作,确保治理活动的有序开展,实现治理目标的有效达成,在高校治理中加强统筹,需要围绕类别、层级、职能、环节、内外关系以及利益相关者等不同层面具体展开。高校治理中的统筹策略,以树立积极的统筹观念为先决条件,以明确统筹主体为关键环节,以构建多样的统筹机制为核心要义。
程斯辉江俊伟
关键词:高校统筹
民国时期高等教育“管办评”问题的考察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民国时期的高等教育虽历经种种困境与干扰,但从整体上来讲较好地处理了高等教育"管办评"分离与联动的关系。民国时期的高等教育一般以政府为宏观管理主体,以高等学校为自主办学主体,以政府、学校、社会为多元评价主体;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管"以宏观管理为主,高等学校的"办"主要体现为学校拥有相对充分的办学自主权,多元参与之"评"涉及政府督导、校内评议、第三方评价等多种形式;高等教育的"管"、"办"、"评"呈现为主体相对分离与效能积极联动的状态。这可为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实践提供历史镜鉴。
程斯辉江俊伟
关键词:民国时期高等教育
“科举文献整理与研究:第八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
2011年
2011年9月24日至25日,由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科举文化专业委员会、武汉大学文学院联合主办的“科举文献整理与研究:第八届科举制与科举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武汉大学隆重召开。来自美国、日本、韩国、越南、新加坡、中国大陆以及港台等国家和地区的近百位学者出席会议,
江俊伟
关键词:科举学科举制传统文化研究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