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守赟

作品数:12 被引量:64H指数:6
供职机构: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关节
  • 5篇骨折
  • 3篇骨质
  • 3篇骨质疏松
  • 3篇关节镜
  • 2篇腰椎
  • 2篇韧带
  • 2篇疏松性
  • 2篇胫骨
  • 2篇骨关节
  • 2篇骨关节炎
  • 2篇骨质疏松性
  • 2篇关节炎
  • 1篇带胫骨
  • 1篇定位器
  • 1篇胸腰椎
  • 1篇胸腰椎压缩
  • 1篇胸腰椎压缩性
  • 1篇胸腰椎压缩性...
  • 1篇压缩性

机构

  • 12篇大连市第二人...

作者

  • 12篇王守赟
  • 7篇阮文礼
  • 4篇张光宇
  • 4篇慈元
  • 1篇冯殿鹏
  • 1篇时永臣
  • 1篇杨茂伟
  • 1篇应凯
  • 1篇刘大凯
  • 1篇万叶
  • 1篇宋子缨
  • 1篇孙海峰

传媒

  • 2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实用骨科杂志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骨伤
  • 1篇大连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院用药...
  • 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世界中医药
  • 1篇中国保健营养...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2
  • 1篇2019
  • 3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踝关节韧带损伤及修复对关节面受力面积及应力的影响被引量:8
2017年
目的探讨踝关节韧带损伤及修复对关节面受力面积及应力的影响。方法将正常踝关节标本100个随机分为五组,每组10个。A组保留原本的踝关节韧带;B组切断下胫腓联合前韧带;C组切断踝关节内、外侧韧带和下胫腓联合前韧带;D组在C组处理基础上,用螺丝固定下胫腓联合损伤韧带,采用缝合铆钉修复三角韧带;E组在C组处理基础上,仅用螺丝固定下胫腓联合损伤韧带。采用QX-W400生物力学试验机检测各组在背伸10°、内翻20°、外翻10°、跖屈20°及中立位时关节面受力面积及应力。结果背伸10°、内翻20°、外翻10°、跖屈20°及中立位时关节面受力面积由大到小依次为A、D、E、B、C组,关节面应力由小到大依次为A、D、E、B、C组,组间比较P均<0.05。结论踝关节韧带损伤时关节面受力面积减少、关节面应力增加,且损伤越严重上述变化越明显;及时修复受损伤韧带包括三角韧带,可减少应力面积,改善其生物力学环境。
王守赟万叶阮文礼王庆华
关键词:踝关节损伤韧带损伤韧带修复
中药淫羊藿苷对TDP-43介导的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病变的作用机制被引量:5
2019年
目的:研究分析中药淫羊藿苷对TDP-43介导的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病变的作用机制,从而为临床有效治疗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病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并构建TDP-43慢病毒转染人软骨细胞,并予以不同浓度的中药淫羊藿苷进行干预。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不同组别人软骨细胞的TDP-43基因表达情况,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TDP-43慢病毒转染的人软骨细胞加入中药淫羊藿苷前后细胞凋亡情况,通过连续细胞计数观察细胞增殖情况。分别比较3组人软骨细胞中靶基因TDP-43与Ⅰ型胶原蛋白α1表达情况,TDP-43慢病毒转染的人软骨细胞加入中药淫羊藿苷前后细胞凋亡情况,加入不同浓度中药淫羊藿苷培养后的软骨细胞计数水平。结果:TDP-43慢病毒转染的人软骨细胞中TDP-43基因表达水平为(16.02±1.45),比正常人软骨细胞、空白慢病毒转染的人软骨细胞的(1.86±0.13)、(1.88±0.12)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组Ⅰ型胶原蛋白α1基因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入不同浓度的中药淫羊藿苷后TDP-43慢病毒转染的人软骨细胞凋亡率相比加入中药淫羊藿苷前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3 d后、6 d后、12 d后高浓度中药淫羊藿苷培养的软骨细胞计数比中浓度高,而中浓度中药淫羊藿苷培养的软骨细胞计数水平比低浓度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DP-43可能在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病变过程中发挥负调控作用,而中药淫羊藿苷可通过改善上述过程,改善TDP-43介导的骨关节炎软骨细胞病变。
孙海峰杨茂伟时永臣王守赟
关键词:骨关节炎淫羊藿苷慢病毒转染
关节镜下成形联合缝合术治疗不稳定型外侧盘状半月板临床效果探讨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分析研究关节镜下成形联合缝合术治疗不稳定型外侧盘状半月板的临床效果。方法 86例不稳定型外侧盘状半月板患者,均采取关节镜下成形联合缝合术治疗。对比手术前后的Lysholm评分和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膝关节评分(HSS)。结果手术前,患者的Lysholm评分为(47.9±7.8)分,HSS评分为(45.5±6.6)分;手术后,患者的Lysholm评分为(90.4±12.6)分,HSS评分为(82.8±7.9)分;手术后,患者的Lysholm评分和HSS评分明显高于手术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不稳定型外侧盘状半月板采取关节镜下成形联合缝合术治疗,可以使患者的关节功能得到明显改善,然而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以及不确定性。
王守赟应凯阮文礼
关键词:缝合术
关节镜下双后内侧入路单纯缝线联合经胫骨骨隧道二次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16例疗效分析被引量:6
2022年
目的 研究关节镜下双后内侧入路单纯缝线联合经胫骨骨隧道二次固定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单纯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16例,对其行关节镜下双后内入路单纯缝线复位固定联合经胫骨骨隧道二次固定技术,术后随访1年,对其临床治疗效果(Lysholm评分、IKDC评分及后抽屉试验)进行评价。结果 手术顺利,术中无副损伤。术后1年后抽屉试验阴性,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91.67±5.16)及IKDC评分(89.74±4.28)较术前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下双后内入路,应用单纯缝线联合经胫骨骨隧道二次固定技术治疗单纯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临床效果肯定,值得普遍推广。
王守赟阮文礼夏坤阳
关键词:后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
网格定位器在髋关节镜治疗股骨髋臼撞击征中的应用
2025年
目的:探讨网格定位器在髋关节镜治疗股骨髋臼撞击征(femoroacetabular impingement,FAI)的应用效果。方法: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接受髋关节镜下手术治疗FAI患者50例,根据术中定位方式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定位器组27例,男10例,女17例,年龄(35.91±9.92)岁,采用网格定位器辅助定位穿刺下行髋关节镜手术治疗;非定位器组23例,男12例,女11例,年龄(36.01±11.03)岁,依据术者经验定位穿刺下行髋关节镜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术中透视次数、穿刺时间、调整穿刺次数、手术时间;比较两组手术前后髋关节α角和外侧中心边缘(laterla central edge,LCE)角;比较两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髋关节Harris评分、非关节炎髋评分(non arthritic hip score,NAHS)、髋关节日常活动结果评分(hip outcome score-activities of daily living,HOS-ADL)。结果:50例患者获得随访,时间6~12(18.69±3.72)个月。两组术后1个月髋关节α角和LCE角较术前均有减少(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VAS、Harris评分、NAHS评分和HOS-ADL评分均较术前提高(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定位器组术中透视次数(6.04±1.13)次、穿刺时间(13.19±3.52)min、穿刺调整次数(4.59±1.55)次、手术时间(48.28±3.38)min,均少(短)于非定位器组(13.43±2.56)次、(22.39±2.93)min、(10.43±3.33)次、(62.25±5.7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未发生并发症,疼痛均明显缓解。结论:应用髋关节镜治疗股骨髋臼撞击征可以获得良好的术后效果。对比传统定位方法,在应用网格定位器后可以提高皮肤定位点的定位准确率,缩短穿刺时间、减少透视次数,提高了手术穿刺效率。
夏坤阳阮文礼王守赟杨津先
关键词:髋关节镜
骨质疏松症对骨折愈合的影响被引量:7
2012年
骨折愈合是一个复杂而连续的过程,而骨质疏松性骨折愈合过程即便与以上一般性骨折愈合不同,本文探讨骨质疏松对骨折愈合的影响,为临床工作奠定理论基础。
王守赟张光宇慈元
关键词:骨质疏松骨折愈合延迟愈合畸形愈合全身性骨骼疾病
关节镜联合开放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治疗内翻性膝骨关节炎被引量:8
2022年
目的探讨关节镜联合内侧开放性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治疗内翻性膝关节骨关节炎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回顾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微创关节科收治的36例(40膝)内翻性膝骨关节炎患者资料,其中男12例(13膝),女24例(27膝);年龄44~65岁,平均(58.63±4.89)岁。行膝关节镜检查、内侧开放性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记录手术前后膝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股胫角(femoro tibial angle,FTA)、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knee society score,KSS)、膝关节内侧间隙距离。结果3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3~24个月,平均(18.69±3.72)个月。术后患者均未出现感染、内固定失效等并发症,1例出现皮下血肿。术后截骨处愈合良好,下肢力线位置满意,内侧间隙距离增宽,疼痛症状均明显缓解;术后VAS、FTA、KSS、膝关节内侧间隙距离较术前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联合内侧开放性楔形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内翻性膝关节骨关节炎,能有效恢复膝关节功能,组织创伤小、并发症少、安全性高、近期疗效确切,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夏坤阳阮文礼刘大凯王守赟
关键词:关节镜胫骨高位截骨膝内翻膝骨关节炎
微创锁定接骨板治疗对肱骨近端骨折肩关节功能的影响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观察微创锁定接骨板治疗对肱骨近端骨折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2016年6月大连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外伤性肱骨近端骨折63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微创组(31例),传统组(32例)。微创组采用微创锁定接骨板内固定术,传统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疼痛、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患者满意度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进。结果微创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传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传统组(P<0.05)。术后7 d微创组VAS评分低于传统组(P<0.05)。术后3、6个月两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5 d微创组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高于传统组(P<0.05),术后3、6个月两组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满意度高于传统组(P<0.05)。两组均发生严重不良事件。结论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相比,微创锁定接骨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早期即可恢复肩关节功能,且疼痛较轻,患者满意度高。
王守赟阮文礼冯殿鹏
关键词: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肱骨近端骨折肩关节
棘突间固定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应用
2012年
目的:观察采用棘突间固定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1例的临床疗效,并加以分析。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住院的31例腰间盘突出症患者行棘突间固定器治疗,治疗后观察患者VAS评分及椎间高度。结果:31例患者中,术前9.6~6.7分(平均8.5分),术后0~5.3分(平均4.1分);术前椎间高度为(10.2±0.64)mm,末次随访时椎间高度(11.5±0.71)mm。结论:采用棘突间固定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王守赟慈元张光宇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2
2012年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疗效。方法我院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69例。结果术后随访不同时间其VAS评分较术前明显改善。术后疗效评价:治愈18例,显效30例,有效19例,无效2例。结论采用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王守赟慈元张光宇
关键词: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VAS评分并发症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