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宇
- 作品数:134 被引量:647H指数:14
- 供职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基金福建省属公益类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建筑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不同杀虫剂对甜菜夜蛾和小菜蛾的田间药效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为筛选出高效、低毒的杀虫剂防治甜菜夜蛾和小菜蛾,对15种药剂进行了田间药效评价试验。甜菜夜蛾试验结果表明,10%溴氰虫酰胺、30%茚虫威和50%丁醚脲防治效果较好且药效持久,药后7 d防效均在91%以上。小菜蛾防治试验结果表明,30%茚虫威的防治效果最好,药后3 d、7 d的防效分别为87.58%、90.14%。
- 丁雪玲赵建伟郑宇姚凤銮何玉仙
- 关键词:杀虫剂甜菜夜蛾小菜蛾
- 高温胁迫下西洋杜鹃的生理响应及耐热性被引量:29
- 2012年
- 以西洋杜鹃‘铁红’、‘粉红’、‘梅红’、‘普红’4个品种(系)扦插苗为试材,分别在38℃/28℃(昼/夜)和43℃/32℃(昼/夜)下胁迫4 d,之后转入25℃/22℃(昼/夜)恢复,以研究不同高温下西洋杜鹃的耐热性及其叶片对高温胁迫的生理生化响应。结果表明,在43和38℃胁迫下,植株遭受严重形态伤害,43℃胁迫对植株造成伤害的速度和程度明显大于38℃。相对电导率、MDA含量和氧自由基含量随胁迫时间延长、胁迫温度升高而增加;叶绿素含量变化趋势则相反;可溶性蛋白含量和SOD活性呈现先升后降趋势;脯氨酸含量在胁迫4 d后与初始值相比并无显著差异,不适合应用于西洋杜鹃的耐热品种筛选。对7个单项指标的耐热系数进行主成分分析,可溶性蛋白、MDA和相对电导率3项指标的累积贡献率达96.8%。耐热性综合评价,4个供试品种(系)耐热性顺序为:‘铁红’>‘普红’>‘梅红’>‘粉红’。
- 郑宇何天友陈凌艳陈礼光荣俊冬郑郁善
- 关键词:西洋杜鹃高温胁迫生理响应
- 一种莱氏绿僵菌及其在草地贪夜蛾蛹期的生物防治方法与应用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莱氏绿僵菌及其在草地贪夜蛾蛹期的生物防治方法与应用,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莱氏绿僵菌(Metarhizium rileyi)FJMR2,保藏编号为CGMCC No.18553。本发明提供的莱氏绿...
- 丁雪玲何玉仙姚凤銮郑宇卢学松
- 多媒体技术在食用菌病虫害防治专家系统上的应用被引量:11
- 2001年
- 论述了专家系统研究现状及多媒体技术在食用菌病虫害防治专家系统上的应用 ,并讨论了该系统的设计思路、系统结构、功能及其应用前景。
- 郑宇赵键陈莎莎陈体强
-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食用菌病虫害防治专家系统
- 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的玫烟色棒束孢可视化检测被引量:6
- 2020年
- 玫烟色棒束孢Isaria fumosorosea是一种重要的虫生真菌,已成为微生物源农药的一个要资源。由于缺乏有效手段,无法对罹病害虫中玫烟色棒束孢进行大量、快速、准确的检测,严重制约了该生防菌株防治效果的科学评价。本研究通过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的引物设计和体系优化,建立了玫烟色棒束孢菌株可视化的LAMP检测方法。该检测方法特异性强,准确率高,与其他常见生防菌株和病原菌无交叉反应;检测时间短,60 min可得到阳性结果;灵敏度高,是常规PCR方法的100倍。该方法的建立为田间条件下玫烟色棒束孢菌株的毒力测定与安全性评价提供了新技术。
- 刘晓菲陈睿元郑宇
- 关键词:虫生真菌环介导等温扩增
- 莱氏绿僵菌FJMR2对草地贪夜蛾不同虫态的致病性研究被引量:3
- 2022年
- 【目的】为明确莱氏绿僵菌Metarhizium rileyi FJMR2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的生物防治潜力。【方法】在室内条件下,采用浸渍法测定了莱氏绿僵菌FJMR2对草地贪夜蛾卵、幼虫和蛹的致病性。【结果】当孢子浓度为2×10^(8)孢子/mL时,草地贪夜蛾1-5龄幼虫和蛹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100%、95.78%、87.15%、64.67%、38.00%和93.93%;草地贪夜蛾1-5龄幼虫和蛹的LC_(50)分别为3.12×10^(4)、7.94×10^(4)、2.24×10^(6)、2.13×10^(7)、7.46×10^(8)和1.25×10^(5)孢子/mL。LT_(50)随孢子浓度的增大而缩短、随幼虫虫龄的增长而延长,当孢子浓度为2×10^(8)孢子/mL时,草地贪夜蛾1-5龄幼虫和蛹的LT_(50)分别为3.93、4.32、5.62、7.18、9.40和4.45 d。卵期为0 h和24 h的草地贪夜蛾卵经莱氏绿僵菌FJMR2浸渍处理后,孵化率分别为84.53%和89.77%,初孵化3 d的幼虫存活率分别为1.81%和3.02%,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莱氏绿僵菌FJMR2对草地贪夜蛾1-4龄幼虫和蛹具有较强侵染致病能力,同时显著降低卵的孵化率和初孵幼虫存活率。
- 丁雪玲姚凤銮郑宇赵建伟卢学松王竹红何玉仙
- 关键词:虫态生物防治
- 紫芝的子实体、担孢子形态及其营养成分被引量:18
- 2001年
- 描述了原木栽培的紫芝的子实体形态 ,并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紫芝担孢子形态。分析结果表明 :紫芝子实体含水分 12 .49%~ 13 .0 2 % ,粗蛋白为 11.98%~ 13 .87% ,粗脂肪为 0 .81% 1.96 % ,粗纤维为 44 .0 %~47.6 % ,总醣为 7.34%~ 8.10 % ,灰分为 1.0 6 %~ 1.33 % ;其多糖含量为 1.0 6 %~ 1.33 %。紫芝含有钙15 5 0 μg/ g、镁 483μg/ g、铁 180 μg/ g、锌 44 .7μg/g及磷 37.5 μg/ g等人体必需的常量或微量元素。从紫芝中检出 18种常见氨基酸 ,总量为 6 .0 7%~ 6 .38% ,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丰富 (E/T =0 .5 2 8~ 0 .5 45 ) ;其脂肪酸构成以油酸 (35 .4% )、亚油酸 (43 .5 % )等不饱和脂肪及饱和脂肪棕榈酸 (18.5 % )
- 陈体强李开本林兴生徐洁郑宇林章余
- 关键词:子实体担孢子营养成分灵芝
- 福建原木灵芝主要栽培菌种更新与比较被引量:2
- 1995年
- 福建原木灵芝主要栽培菌种更新与比较何修金,李开本,陈体强,郑宇,陈世濂(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福州350013)(一)早期推广应用的灵芝菌种介绍。1988年我们从日本引进“京大”、“信州”两个灵芝菌种,1989~1990年在闽北浦城县示范栽培150M...
- 何修金李开本陈体强郑宇陈世濂
- 关键词:灵芝栽培菌种
- 福建省草地贪夜蛾越冬种群生物型鉴定与分析被引量:10
- 2020年
- 【目的】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是一种迁飞性的农业重大害虫,2019年入侵我国并暴发成灾。2020年2月调查发现在福建省南部地区(长泰和漳平县)存在草地贪夜蛾越冬种群,而厘清其生物型情况,有助于认识其种群遗传特征与变化趋势,为草地贪夜蛾下一步的治理工作奠定基础。【方法】采用分子标记方法,对采自玉米田的35个草地贪夜蛾越冬样本分别进行COI和Tpi基因片段的扩增、测序和比对分析,明确福建越冬种群的生物型和遗传特征。【结果】COI基因序列聚类分析显示福建草地贪夜蛾越冬种群全部为水稻型(与实际寄主玉米不符);而Tpi基因10个关键位点的序列分析表明为玉米型(与实际寄主一致)。【结论】福建草地贪夜蛾越冬群体是一个杂合群体,来源并非单一的水稻型或玉米型。入侵后有进一步进行水稻型分化新风险,对福建及周边省份水稻生产造成威胁。
- 赵金凤郑宇邱良妙丁雪玲姚凤銮何玉仙
- 关键词:越冬种群生物型分子标记
- 密花石斛花色形成的分子调控机理及其与花寿命的关系研究
- 石斛属(Dendrobium)具极高观赏价值,为兰科第二大属,是重要的花卉种质资源,但缺乏花色纯亮黄色且寿命长的品种。在原生种中密花石斛(D.densiflorum)的花为纯正的亮黄色,但其开花的时长短,盛花期到衰败期只...
- 郑宇
- 关键词:花色转录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