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甲乐

作品数:24 被引量:66H指数:5
供职机构:河南师范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然科学总论哲学宗教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6篇文化科学
  • 5篇自然科学总论
  • 4篇哲学宗教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文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0篇知识
  • 6篇科学知识
  • 5篇民主
  • 3篇知识生产
  • 3篇民主化
  • 3篇安乐死
  • 2篇大学生
  • 2篇在校
  • 2篇在校大学生
  • 2篇哲学
  • 2篇哲学反思
  • 2篇人文
  • 2篇社会规范
  • 2篇伦理
  • 2篇进路
  • 2篇精子库
  • 2篇科学知识生产
  • 2篇价值中立
  • 2篇公共性
  • 1篇道统

机构

  • 1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0篇新乡医学院
  • 5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河南大学

作者

  • 23篇田甲乐
  • 2篇李信晓
  • 2篇付峰
  • 2篇史文博
  • 2篇尚智丛
  • 1篇陈金梦
  • 1篇岳文莉
  • 1篇付升旗
  • 1篇叶平
  • 1篇崔爱玲
  • 1篇范艳香
  • 1篇赵桂增
  • 1篇吴辉
  • 1篇罗会宇

传媒

  • 5篇自然辩证法研...
  • 3篇医学与社会
  • 2篇科学学研究
  • 2篇重庆科技学院...
  • 1篇自然辩证法通...
  • 1篇中国医学伦理...
  • 1篇山东科技大学...
  • 1篇长沙理工大学...
  • 1篇平顶山学院学...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 1篇科学技术哲学...
  • 1篇关东学刊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3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知识民主的进路被引量:1
2017年
知识民主是知识社会催生的哲学发展新动向之一,其发展进路在于:在本体论上,表现为知识的客观性走向情景依赖性;在认识论上,表现为知识的主客二分走向主体间性;在实践论上,表现为知识的价值中立性走向知识与秩序的共生。
田甲乐
关键词:主体间性
儒家生命伦理视阈下的安乐死被引量:1
2012年
安乐死的研究者往往强调死得"安乐",但是安乐死首先面对的问题仍然是"生"与"死"的问题,本文从儒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方面来探讨安乐死问题,儒家世界观认为"天人一体",在死亡面前,应该坦然接受死亡,这为安乐死研究提供了一个逻辑起点。儒家人生观认为,并非存在持续性的痛苦的患者都可以申请安乐死,只有疾病已阻止到了对人格理想的追求时才可以申请安乐死,并且痛苦不包含精神上的痛苦。生命权的地位问题是安乐死的一个热点问题,儒家价值观认为,生命权并不是绝对神圣的,还对安乐死所附带的功利主义效果予以肯定,虽然这种功利主义效果不能作为实行安乐死的理由。
田甲乐罗会宇
关键词:安乐死儒家生命伦理
河南省公众对安乐死的认知、态度及意向调查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了解河南省公众对安乐死的认知、态度及意向,为在该人群中开展有针对性的知识宣传及相关部门采取相应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针对河南省公众特点,自行编制"河南省公众对自愿安乐死认知调查问卷",对1000位河南省公民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一般人口社会学特征,对安乐死的认知、态度及意向。结果:75.6%的被调查者对安乐死有一定了解,不同职业的被调查者对安乐死的认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0.3%的被调查者赞成安乐死,52.6%的被调查者赞成安乐死合法化,并且学历越高者越倾向于赞成安乐死合法化(P<0.05),医生的赞同率仅有36.8%。60.5%和58.8%的被调查者分别认为安乐死属于社会问题和伦理问题。结论:河南省公众对安乐死总体知晓率较高,多数人对实施安乐死和安乐死合法化持谨慎态度。普通公民应在现代医学伦理观的指导下正确看待安乐死。
赵桂增黄乾海介崇崇薄佳琪岳文莉陈金梦曹梓轩田甲乐
关键词:安乐死
科学知识民主研究的起源被引量:8
2017年
科学知识因其客观性而一直被认为与民主无关,但是客观性并不必然与民主矛盾,科学知识客观性涵义的演变产生了对民主的需求。大科学造成的科学知识生产方式的转变,使得科学知识生产分工日益细化、可重复检验日益困难、所需经费日益巨大,这促使了科学共同体内部民主的出现以及政府和公众对科学知识生产的介入。科学知识在社会中的广泛应用以及出现了的不确定性和负面作用,促使了民主范围向科学知识的扩展。
尚智丛田甲乐
关键词:科学知识民主
科学史:对科学的重构——以丹皮尔《科学史》为例
2011年
科学史就是用历史学的方法对科学的进程进行重构。在这个重构过程中,人们研究很多的是科学内史和科学外史的方法区分及其运用,认为对"科学"的不同界定,决定了对科学的进程及进行重构的方法的选取。
田甲乐范艳香
关键词:科学史
千年道统在河汾——评《河汾道统——河东学派考论》
2011年
"河汾道统"在中国哲学史上是指由隋代文中子王通开创的一种儒学道统,而"河东学派"则指明代北方理学的代表人物薛瑄及其后学的学术。常裕的《河汾道统——河东学派考论》一书对于隋代王通开创的"河汾道统"以及明代北方理学的"河东学派"作了详细的考证和分析。书中将王通的主要思想归纳为"中道",认为"中道"的思想开启了宋代理学的"穷理尽性"之学,并影响到后世儒道释三教合一的倾向。书中还探讨了明代北方理学代表人物薛瑄的河东学派,分析和总结了薛瑄理学思想的几大特点,客观评价了薛瑄对明代北方理学的贡献,书中认为薛瑄的"河东学派"与王通的"河汾道统"不但地域上接近,而且在学术上也有继承关系,前者属于后者的余脉。
叶平田甲乐
科学知识的公共性与科学知识生产的民主化被引量:12
2018年
科学知识作为一种公共物品,具有公共性。学院科学时代,科学知识的公共性表现在生产方式的集体见证和实验的公共展示、对自然和社会认识的秩序化;后学院科学时代,科学知识的公共性扩展到科学问题提出和解决的公共性、科学知识承认的公众化、科学知识与其他知识协调发展的凸显。科学知识公共性凸显的进程,伴随着科学知识生产的国家化进程,政府科技评估、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和国家创新系统逐渐实现了科学知识生产的国家化,是科学知识公共性在科学知识生产组织方式的具体表现,使科学知识生产成为一个公共空间,必须按照公共领域的规范进行生活活动,需要重视和协调不同社会主体的意见。但是,科学共同体在步入社会阶层和权力序列中,在筹措所需研究经费中,无法避免迎合精英阶层的价值偏好和遵循市场经济运行规律。科学知识生产需要走向民主化来保证科学知识的公共性和服务于公众。
田甲乐
关键词:科学知识科学知识生产公共性民主化
科学共同体中的民主策略被引量:3
2017年
科学共同体中的研究活动符合民主所需要的条件和精神,科学共同体在科学知识生产中并不总是意见一致,而是往往充满了分歧,他们通过基于期刊论文、公共展示和资源压力等策略进行说服活动,根据科学知识共识程度的高低和利益共识程度的高低形成四种共识形式。在后学院科学中,科学共同体发生了新的变化,共识的形成和变化不仅受到利益的影响,而且受到外部压力的影响,民主不仅成为科学共同体中的事实存在,而且成为科学共同体的需要。
田甲乐尚智丛
关键词:科学共同体民主说服策略
大科学时代政府在科学知识生产中的作用——基于国家实验室的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20世纪中叶,科学知识生产模式发生了重要变化,小科学让位于大科学,科学知识在国家建设、社会发展和公共决策中发挥基础作用,科学知识生产成为一种公共事务。政府逐渐介入到科学知识生产中,成为科学知识生产的推动者和协调者、科学知识生产资源配置的组织者和协调者、科学知识生产秩序的参与者和建构者。国家实验室的知识生产具有明确的目标,在国家科技力量发展和社会秩序平衡中具有先导和引领作用,是政府在科学知识生产中发挥作用的典型。
田喜腾田甲乐
关键词:政府大科学时代科学知识生产
社会制度与科学知识——大卫·布鲁尔的科学知识社会学思想研究
以大卫·布鲁尔为代表的科学知识社会学家认为社会因素是产生科学知识的关键因素,现有的科学并不是必然的和客观的,而是约定的和相对的。大卫·布鲁尔的科学知识社会学思想,在国际科学社会学、科学哲学和科学史学界产生了广泛而重要的影...
田甲乐
关键词:科学知识社会制度相对主义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