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祖正
- 作品数:43 被引量:79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广西科技计划项目广西农业科学院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更多>>
- 一种手持坚果破壳器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持坚果破壳器,它是由圆筒体和两个带有旋拧手柄的螺纹杆构成,所述两个螺纹杆旋拧在圆筒体两端的螺纹孔内;所述圆筒体表面设有坚果入口。所述两个螺纹杆的位于圆筒体内的一端分别设有相配合的坚果夹头,坚果夹头的...
- 王文林韦持章邱文武覃振师覃杰凤陆祖正唐君海蓝庆江赵静赵大宣郑树芳何铣扬周婧韦优徐健
- 文献传递
- 野生杜鹃在南宁的引种研究被引量:3
- 2018年
- 通过研究种源地和引种地的气候差异,将广西、贵州、浙江等地的22种野生杜鹃花引种到广西壮族自治区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苗圃,结果表明广西杜鹃、岭南杜鹃、马银花、映山红和溪畔杜鹃生长良好并能正常开花,马银花亚属及映山红亚属最适宜生长,是适合南宁本地栽培的品种。
- 罗清於艳萍谢振兴覃茜陆祖正黄歆怡
- 关键词:杜鹃引种
- 基于Maxent与GIS的我国建兰地理分布预测及关键生物气候因子分析被引量:5
- 2017年
- 该研究基于生态位模型理论对我国建兰地理分布及气候影响因素进行研究。以建兰在国内的现有地理分布数据为基础,通过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建立了基于最大熵模型(Maxent)理论的建兰国内适生区预测模型,并对影响建兰地理分布的关键生物气候影响因子做出分析。结果表明:经ROC验证,模型的训练AUC为0.977,测试AUC为0.944,数据检验显示所建立模型的预测精度良好;刀切法检验结果表明,最冷季均温、最旱季均温、年均气温、最旱月降水量为影响建兰潜在分布的最关键生物气候因子;中国建兰潜在分布区主要位于广东北部、广西东北、江西及湖南南部的南岭山脉地区,福建北部武夷山南段地区以及广东莲花山以南等地。通过对模型数据与预测结果进行分析,为未来国内建兰种质资源保护、引种驯化与规模化室外种植研究提供了科学建议与理论基础。
- 梁春罗清陆祖正谢振兴覃茜黄欣怡
- 关键词:建兰最大熵模型地理信息系统
- 防止甘蔗组织培养褐化初探被引量:2
- 2011年
- 新台糖22号接种在不同的培养基上,观测培养基的褐化时间及程度等。结果表明采用培养基改良MS+NAA 0.1 mg/L+6-BA 1 mg/L+生物素+硅酸钠配方对新台糖22号培养基褐化的防止有明显的效果,其褐化出现的时间最迟,褐化程度较浅,增殖系数最高。
- 秦昌鲜唐君海唐利球何洪良赵静廖韦卫陆祖正
- 关键词:新台糖22号
- 甘蔗组培苗小拱棚大田移栽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甘蔗组培苗小拱棚大田移栽方法,它为甘蔗组培苗提供了一种透光、保湿、保温的大田移栽环境——小拱棚,使得幼小的甘蔗组培苗在不经培养室壮苗培养和营养杯假植壮苗阶段而直接进行大田移栽也能保证较高的成活率(90%以...
- 唐君海唐利球陆祖正秦昌鲜何洪良赵静廖韦卫韦海球莫周美谢君锋符策
- 文献传递
- 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多功能接种勺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植物组织培养的多功能接种勺,包括勺体和勺柄,勺体边缘有刀刃。该接种勺集切割工具(刀刃)和移取工具(勺体)为一体,替代了植物组培接种用的手术刀和镊子,提高了植物组培愈伤组织接种操作的工作效率,降低了...
- 唐君海唐利球陆祖正秦昌鲜何洪良赵静廖韦卫韦海球莫周美谢君锋符策
- 文献传递
- 稻曲病菌侵染循环及其分生孢子致病作用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稻曲病是一种由Ustilaginoidea virens(cooke)Takahashi侵染引起的水稻穗部病害,在中国广泛发生。被稻曲病侵染后,水稻产量与品质会受到严重影响。研究稻曲病菌侵染水稻的过程及其致病机制,将为稻曲病的防治提供理论依据。介绍了稻曲病菌侵染过程及侵染循环、分生孢子的形成和萌发及其相关基因以及稻曲病菌与水稻分子互作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就进一步深入研究提出了建议。
- 覃茜陆祖正谢振兴黄歆怡於艳萍丁丽琼
- 关键词:稻曲病菌侵染过程分生孢子致病机理
- 不同栽培基质对杂交兰组培苗移栽的影响被引量:6
- 2020年
- 以3种杂交兰组培苗为试材,采用5种不同栽培基质进行移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栽培基质对组培苗的移栽成活率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杂交兰A和C在基质1(杉木屑)中表现最佳,杂交兰B在基质5(杉木屑∶辣木屑∶桉树屑=1∶1∶1)中成活率最高,说明不同的杂交兰组培苗间的适应性不同,直接影响到小苗移栽的成活率。而从广谱性上来说,基质5均比较适合3种花卉的生长,成活率均达到90.00%以上。杂交兰A采用基质3移植的新叶率及根长生长优于其它基质,采用基质2的新根率最高,基质5最适合株高生长,基质1促进根长生长;杂交兰B除了新根增长是基质1最优之外,其余的新叶、株高、根长增长均是基质5最优;杂交兰C采用基质5移植的各项生长指标均优于其它基质,基质5更适合杂交兰C的初期培养。3种杂交兰组培苗对基质表现不一致,可能是由于亲本差异大,所以对环境的适应性也有所不同。另外对土壤的酸碱度、土壤肥力、及当地气候的适应性也不一致。
- 罗清陆祖正谢振兴覃茜谭奕为丁丽琼
- 关键词:基质杂交兰组培苗成活率
- 蛋黄果优良品种仙桃1号选育研究
- 周婧卢艳春韦持章唐君海韦优徐冬英覃杰凤徐健蓝庆江陆祖正符策唐利球李金婷周宁卢美瑛陈远权冯红钰莫小燕邱文武王文林黄红辉林铂岷
- 1.课题来源与背景:《蛋黄果优良品种仙桃1号选育研究》项目,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农垦局下达给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试验站的科研任务,项目合同编号为桂垦攻[2005]06号,起止年限从2005年1月1日起至2010年12月31日...
- 关键词:
- 关键词:蛋黄果种质资源选育栽培
- 广西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研究现状与保护对策被引量:6
- 2019年
- 极小种群野生植物属于极度濒危的物种,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意义重大,生存状况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被列为广西优先拯救保护的极小种群野生植物有32种,所受威胁较大,拯救和保护研究工作相对薄弱。本文对广西极小种群野生植物的研究现状、濒危原因等进行探究并提出保护对策,为推进广西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护工作,促进野生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及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理论依据。
- 黄歆怡陆祖正谢振兴唐秀观覃茜丁丽琼
- 关键词:极小种群野生植物保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