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刚

作品数:32 被引量:249H指数:9
供职机构:嘉兴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嘉兴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1篇关节
  • 16篇关节镜
  • 12篇骨折
  • 10篇肩袖
  • 8篇肩袖损伤
  • 6篇疗效
  • 5篇手术
  • 5篇术后
  • 5篇内固定
  • 3篇腰椎
  • 3篇置换术
  • 3篇双排
  • 3篇踝关节
  • 3篇脱位
  • 3篇微创
  • 3篇镜检
  • 3篇护理
  • 3篇股骨
  • 3篇关节镜检
  • 3篇关节镜检查

机构

  • 21篇嘉兴市第二医...
  • 12篇嘉兴学院
  • 1篇苏州大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苏州市吴江区...

作者

  • 32篇陈刚
  • 14篇黄成龙
  • 12篇潘界恩
  • 10篇龚遂良
  • 7篇戴加平
  • 5篇徐红伟
  • 5篇谢娟
  • 4篇张中伟
  • 3篇张炳祥
  • 3篇范国明
  • 2篇盛建明
  • 2篇何晓君
  • 2篇周晓
  • 2篇严盈奇
  • 1篇曾明
  • 1篇任跃忠
  • 1篇周红梅
  • 1篇祝惠琴
  • 1篇季康
  • 1篇王晓东

传媒

  • 6篇中国内镜杂志
  • 4篇中国骨伤
  • 3篇浙江临床医学
  • 3篇浙江创伤外科
  • 2篇中国基层医药
  • 2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疼痛医学...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华护理杂志
  • 1篇颈腰痛杂志
  • 1篇中华小儿外科...
  • 1篇中华手外科杂...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国微创外科...
  • 1篇中华全科医师...
  • 1篇浙江中医药大...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1
  • 5篇2020
  • 1篇2019
  • 4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1
3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微创双切口结合双带袢钢板固定技术治疗完全型肩锁关节脱位被引量:20
2012年
目的探讨利用微创双切口结合双带袢钢板固定技术治疗完全型肩锁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2007年12月至2010年5月,收治16例完全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设计在2个微创切口内,将肩锁关节复位后采用双带袢钢板固定及重建喙锁韧带。结果16例术后随访5~24个月,平均12.1个月,肩外形正常。X线片及CT复查肩锁关节鳃剖关系恢复。参照Karlsson标准评定:优14例,良2例;近期优良率100%。结论微创双切口在不增加手术时间的情况下,有效减少了手术创伤,双带袢钢板固定技术重建治疗完全型肩锁关节脱位,恢复了肩锁关节的解剖对位,能有效保证肩锁关节的垂直稳定及水平稳定,两者相结合具有疗效可靠、操作简便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陈刚潘界恩谢娟戴加平龚遂良俞叶峰
关键词:内固定器肩锁关节脱位
鲑鱼降钙素联合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3
2016年
对2012年1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120例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男41例,女性79例),除常规补充钙剂外,60例采用鲑鱼降钙素联合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观察组),60例采用阿仑膦酸钠治疗(对照组)。药物剂量为肌肉注射鲑鱼降钙素50u/次、1次/d,连用1周,1周后为100U/次、隔天1次,连用1周,之后静滴唑来膦酸注射液5mg、1次/年;口服阿仑膦酸钠70mg/次、1次/周。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1、6及12个月时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于治疗前和治疗12个月时行sF-12健康调查量表和骨密度(BMD)水平检测。治疗前、治疗6及12个月时两组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治疗后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时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2.1±3.0)与(4.2±3.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SF-12健康调查量表[躯体评分治疗前(38.9±8.3)与(39.2±7.8)分、治疗12个月(48.2±4.3)与(47.9士5.7),心理评分治疗前(44.3±5.9)与(45.2±6.3)分、治疗12个月(55.1±5.7)与(54.8±7.1)分]、骨密度值比较[治疗前(0.68±0.07)与(0.67±0.08)g/em。,治疗后(0.79±0.06)与(0.78±0.07)g/e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6%与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鲑鱼降钙素联合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老年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疗效显著,安全可靠、耐受性好,但中、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沈小明黄成龙陈刚龚遂良
关键词:骨质疏松药物疗法
关节镜辅助下治疗陈旧性下胫腓联合损伤的体会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探讨在踝关节镜辅助下治疗陈旧性下胫腓联合损伤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4年4月采用在踝关节镜辅助下探查和清理关节腔、复位和固定下胫腓关节、修复和重建损伤韧带的7例陈旧性下胫腓联合损伤患者的资料,其中男5例,女2例,平均37.5岁。术后根据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和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踝关节功能(AOFAS)评分对临床结果进行评估。结果平均随访14.2个月;切口均一期愈合,没有出现切口感染及神经血管损伤;术后6个月根据AOFAS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进行评分:优6例,良1例。结论通过关节镜辅助下治疗陈旧性下胫腓联合损伤可以得到有效的复位以及可靠的固定,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和并发症少等优点,短期疗效满意。
贾少华陈刚黄成龙龚遂良
关键词:踝关节骨折固定术关节不稳定性
关节镜下改良压配式双排缝合技术治疗肩袖大型撕裂早期疗效分析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评价关节镜下改良压配式(Improved-press-fit)双排缝合(DR)技术治疗肩袖大型撕裂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3年12月-2014年11月,采用关节镜下Improved-press-fit DR技术治疗52例大型肩袖全层撕裂患者。其中,男20例,女32例,平均年龄65.6岁(51~76岁),术后肩外展6周固定,允许早期被动活动度训练,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肩关节前屈和体侧外旋角度(ROM)、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肩关节评分(UCLA)及美国肩肘外科评分标准(ASES)进行疗效评价,观察术后6个月时功能恢复情况,并与术前相应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术后平均随访10.9个月(6~17个月),患者术后6个月时VAS疼痛评分(1.6±0.9)分,前屈上举(145.6±10.7)°,体侧外旋(30.8±8.5)°,UCLA评分(32.3±3.5)分,ASES评分(81.8±8.7)分,较术前均明显好转,所有评价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期间无肩袖再撕裂发生。结论关节镜下Improved-press-fit DR技术治疗大型肩袖全层撕裂安全有效,与缝合桥技术相比可减少置钉数,缩短手术时间,操作简便,是一种简单、经济的缝合方法。
潘界恩黄成龙蔡震海陈刚龚遂良
关键词:关节镜双排肩袖损伤
股神经阻滞对骨关节炎模型兔血清P物质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5
2012年
目的:探讨股神经阻滞对骨关节炎致痛后兔血清P物质的影响。方法:选择30只日本大耳白兔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制成骨关节炎模型,实验组罗哌卡因连续股神经阻滞1周,ELISA法测三组血清P物质的变化。结果:股神经阻滞后一周,空白组血清P物质29.34±1.43,对照组43.18±15.55,实验组28.66±2.92,空白组和对照组及对照组和实验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骨关节炎模型致痛后兔血清P物质增高,股神经阻滞能使血清中P物质释放受抑制,镇痛作用与兔行为学及关节病理学表现一致。
范国明龚遂良戴加平周红梅陈刚
关键词:股神经P物质
肩关节腔注射不同剂量曲安奈德对糖尿病冻结肩患者血糖的影响及疗效观察
2021年
目的比较肩关节腔注射不同剂量曲安奈德治疗糖尿病冻结肩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糖尿病合并冻结肩患者66例随机分为两组,HD组32例肩关节腔注射高剂量曲安奈德40 mg,LD组34例肩关节腔注射低剂量曲安奈德20 mg。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肩关节疼痛评分(NRS)、肩关节活动范围(ROM)和肩关节Constant评分;检测患者治疗前后的果糖胺(FMN)浓度和糖化血红蛋白(HbAlc)水平,以评价肩关节腔注射曲安奈德对血糖控制的影响。结果肩关节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NRS评分、肩关节ROM和Constant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周和6周后的FMN浓度和HbAlc水平均无明显升高(P>0.05)结论肩关节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糖尿病合并冻结肩的临床疗效不受其剂量影响,建议使用20 mg。
沈小明黄成龙陈刚任跃忠
关键词:冻结肩糖尿病曲安奈德血糖控制
关节镜下两种双排缝合技术治疗肩袖大型撕裂的中期疗效比较被引量:16
2020年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改良压配式双排缝合(improved-press-fit DR)技术及缝合桥(Suture-Bridge)技术治疗肩袖大型撕裂的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16年11月该院分别采用关节镜下Improved-press-fit DR技术(A组)及Suture-Bridge技术(B组)治疗大型肩袖全层撕裂的患者,每组各50例。A组中,男22例,女28例,年龄51~76岁,平均62.58岁;B组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46~75岁,平均60.72岁。两组患者均记录术中缝合固定时间,术后均肩外展6周固定,允许早期被动活动度训练,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肩关节前屈和体侧外旋角度(ROM)、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肩关节评分(UCLA)及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ASES)进行疗效评价,并比较末次随访时两组患者功能恢复情况,采用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评估患者生活质量及满意度,并比较两组间差异。结果A组较B组可明显缩短缝合时间,术后随访24~36个月,平均30.90个月。末次随访时,A组患者疼痛VAS评分(1.54±0.78)分,前屈上举(155.60±10.31)°,体侧外旋(32.70±8.02)°,UCLA评分(33.36±3.43)分,ASES评分(82.22±8.57)分,EQ-5D指数(0.73±0.02);B组患者末次随访时疼痛VAS评分(1.38±0.72)分,前屈上举(153.50±9.75)°,体侧外旋(34.70±6.02)°,UCLA评分(34.30±2.47)分,ASES评分(84.36±7.78)分,EQ-5D指数(0.72±0.01),两组患者术后所有评价指标较术前明显好转,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后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肩袖再撕裂发生。结论两种技术治疗大型肩袖全层撕裂的临床效果均满意,Improved-press-fit DR技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耗材使用,操作简便,是一种实用的缝合方法。
潘界恩陈刚蔡震海黄成龙
关键词:肩袖损伤关节镜双排内固定
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技术治疗肩袖全层撕裂伤术后的综合康复治疗被引量:21
2014年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使用缝合桥(suturebridge)技术治疗肩袖全层撕裂伤术后综合康复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1例肩袖全层撕裂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2组均采用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技术进行肩袖修补术,治疗组在术后采用包括康复教育、物理因子治疗和康复功能训练的系统化综合康复治疗,对照组则进行包括牵伸和肌力训练的常规康复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采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肩关节前屈和体侧外旋的关节活动度(ROM)、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UCLA)肩关节评分系统及美国肩肘外科医师协会(ASES)评分标准,对2组患者进行疗效评价,观察术后6个月功能恢复情况,并与治疗前相应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结果2组患者术后平均随访15.6个月(8~24个月)。治疗前2组各评价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随访时,治疗组VAS疼埔评分为(1.7±1.5)分,前屈和外旋的ROM分别为(168.3±31.3)°和(47.2±11.2)°,UCI.A和ASES评分分别为(30.7±4.13)和(85.1±15.67)分,较对照组[(3.8±2.2)分、(121.2±53.6)°、(32.9±14.9)°、(18.3±4.94)分、(36.4±17.70)分]有明显改善(P〈0.05),且2组治疗后分别与组内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系统康复治疗,可以使接受肩关节镜下双排缝合桥技术行肩袖修补术后的患者恢复良好的功能活动。
谢娟陈刚曾明黄成龙朱美红时美芳顾旭东
关键词:关节镜肩袖康复
Danis-WeberA/B型踝关节骨折关节镜辅助复位经皮微创内固定治疗16例报告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探讨利用关节镜辅助复位经皮微创内固定Danis-WeberA/B踝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16例Danis-WeberA/B型踝关节骨折患者在关节镜可视条件下进行关节清理复位,同时经皮微创内固定。在关节镜可视条件下,清除嵌插撕裂韧带、水肿滑膜,摘除游离体,修整损伤关节软骨面,然后用顶棒及克式针撬拨复位固定,用克式针或在克式针导向下,改空心螺钉固定。结果术后根据Burwell-Charnley骨折放射标准,全部骨折解剖复位,术后平均随访7.5个月,按照Kofoed功能评分标准:优14例,良2例,平均93.5分,无功能障碍、疼痛等并发症,患者恢复术前正常的体力活动。结论利用关节镜辅助复位Danis-WeberA/B型踝关节骨折经皮内固定创伤小,骨折复位精确,并发症少,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微创技术。
范国明陈刚龚遂良
关键词:关节镜踝关节骨折微创内固定
关节镜下可吸收缝线套扎治疗儿童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被引量:15
2014年
目的 探讨膝关节镜下可吸收缝线套扎治疗儿童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0年7月~2013年5月,对18例儿童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在关节镜下应用可吸收缝线套扎固定骨折块.结果 术后X线示所有骨折复位满意.18例随访3~15个月,平均8个月.术后3个月X线片示骨折均愈合,17例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查体均为阴性,1例前抽屉试验阴性,Lachman试验弱阳性,所有患者膝关节活动度正常,未发现影响骨骺发育现象.结论 关节镜下可吸收缝线套扎治疗儿童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成本低廉,无须再次手术等优点,是一种可靠的方法.
金耀峰陈刚戴加平盛建明周晓
关键词:关节镜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