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闫影

作品数:4 被引量:31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肿瘤
  • 2篇PICC
  • 2篇穿刺
  • 1篇导管
  • 1篇导管相关
  • 1篇导管相关性
  • 1篇血栓
  • 1篇职业卫生
  • 1篇置管
  • 1篇中毒
  • 1篇中毒剂量
  • 1篇上肢深静脉血...
  • 1篇深静脉
  • 1篇深静脉血栓
  • 1篇衰弱
  • 1篇疼痛
  • 1篇中心静脉
  • 1篇中心静脉置管
  • 1篇肿瘤科
  • 1篇住院

机构

  • 4篇北京医院

作者

  • 4篇闫影
  • 3篇王培
  • 2篇宋葵
  • 1篇吕微
  • 1篇齐晓玖

传媒

  • 1篇工业卫生与职...
  • 1篇中国临床保健...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中西医结合护...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超声引导下辅助改良塞丁格技术 PICC 穿刺局部麻醉时机的探讨被引量:11
2014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辅助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穿刺局部麻醉时机的选择,为临床制定统一操作标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128例行PICC置管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前麻醉组和后麻醉组各64例。前麻醉组置管时,穿刺前在穿刺点注射2%利多卡因0.2 ml做局部麻醉;后麻醉组置管时,在导丝成功植入后扩皮刀扩皮前在穿刺点注射2%利多卡因0.2 ml做局部麻醉。评估两组患者在穿刺过程中置管肢体的疼痛评分和穿刺次数。结果前麻醉组患者疼痛评分为(1.64±1.58)分,后麻醉组为(1.64±1.21)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0,P>0.05),但前麻醉组穿刺次数(1.59±1.35)次,明显多于后麻醉组(1.18±0.50)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0,P<0.05)。穿刺前麻醉组,局部麻醉点到实际穿刺点距离与疼痛评分呈正相关(r=0.319,P<0.05)。结论穿刺前局部麻醉与放入导丝后局部麻醉所致置管肢体疼痛无差异,但放入导丝后局部麻醉最终穿刺次数少于穿刺前麻醉,可提高穿刺成功率。
宋葵闫影吕微王培
关键词:超声引导疼痛
老年肺癌住院患者衰弱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6
2019年
目的分析老年肺癌合并衰弱综合征(FS)患者的临床特点,探讨FS患者的短期预后和危险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选择住院的老年(≥60岁)肺癌患者324例,根据是否合并FS分为FS组(91例)和非FS组(233例),比较两组基线和住院期间的临床资料,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FS的危险因素。结果324例老年肺癌患者中,男性172例(53.1%),女性152例(46.9%);年龄范围60~90岁,年龄(76.4±5.7)岁。较非FS组,FS组患者的年龄较大、体质指数低、红细胞、血红蛋白、白蛋白和总蛋白水平低、易合并共病、多重用药、且营养差、日常活动能力低(P均<0.05)。住院期间,4例FS组患者和5例非FS组患者因严重呼吸衰竭死亡,两组的病死率相似(P>0.05),但FS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9.3±4.7)d比(7.7±5.1)d,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大、低清蛋白和营养状况差(MNA-SF较低)是FS的危险因素。结论老年肺癌并发FS患者年龄大、体质指数低、营养差、日常活动能力低,多有共病和多重用药。高龄、低蛋白血症和营养状况差是FS的危险因素。
刘君君刘佳王培闫影宋葵
关键词:肺肿瘤衰弱老年人
高龄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构建与评估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通过筛选高龄患者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相关性上肢深静脉血栓(DVT)发生的危险因素,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评估模型的区分度与一致性。方法采用自制调查表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9年12月医院收治的PICC置管高龄患者362例临床资料,统计导管相关性上肢DVT发生率。根据是否发生上肢DVT分为DVT组与非DVT组,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影响上肢DVT发生的危险因素,将危险因素纳入R软件构建预测上肢DVT发生风险的危险因素,通过ROC曲线与拟合优度检验评估预测模型的区分度与一致性。结果PICC置管高龄患者上肢DVT发生率为20.44%(74/362);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中,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合并恶性肿瘤、置管前D-D水平、置管期间手术史是影响高龄PICC置管患者上肢DV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将影响高龄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上肢DVT发生的危险因素引入R软件(R 3.6.3)rms程序包建立列线图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777,校准曲线斜率接近1,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χ^(2)=9.637,P=0.291。结论基于高龄患者PICC导管相关性上肢DVT发生的危险因素建立的列线图模型区分度与一致性良好,对预防高龄PICC置管患者发生上肢DVT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价值。
闫影齐晓玖苏倩王培
关键词: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上肢深静脉血栓
4所三甲医院肿瘤科医护人员职业卫生防护现状被引量:2
2023年
化学治疗(化疗)是肿瘤科主要治疗手段之一,能够有效杀死或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繁殖,控制原发及转移病灶。但大部分化疗药物的治疗剂量与中毒剂量非常接近,可经消化道黏膜、皮肤接触、呼吸道吸入等多途径进入人体,低剂量暴露也可产生明显的毒性作用,已被美国医疗机构药师协会(ASHP)定义为危险药品[1]。长期以来,化疗药物的规范管理及防护一直是各级医疗单位的管理难点,仅少数肿瘤专科医院配备完善的化疗药物防护设备及完善的防护管理体系[2]。此外,核医学、放射性粒子植入等肿瘤诊疗相关技术的应用也具有一定的职业危害。本研究针对4所三甲医院肿瘤科医护人员肿瘤相关防护现状进行调查分析,旨在为提高肿瘤科医护人员的职业防护水平提供参考依据,现报告如下。
闫影苏倩刘君君
关键词:化疗药物中毒剂量防护设备化学治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