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
- 作品数:4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国民用航空华东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安徽分局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航空宇航科学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基于前后向光散射原理的天气现象识别系统设计与初步应用
- 2025年
- 天气现象识别对交通、农业、人类日常活动等具有重要意义,基于光学原理的天气现象自动观测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已有的气象仪器对雾霾的区分主要依据能见度范围,判断条件单一,并且需要降水传感器识别雨、雪,技术复杂。本工作基于不同角度下雨、雪、雾、霾粒子的散射特性差异,设计研制了一种前后向散射式天气现象通用识别系统,通过40°、120°两路散射角度信号识别雾、霾、雨、雪和清洁天等天气现象。在相对稳定环境下的观测实验表明,系统可实现60 m~13 km范围大气能见度的准确测量,在5 km以下能见度观测结果与标准能见度相关系数可达0.98;在雾、霾、雨、雪、清洁天测量的光强比值范围分别为0.16~0.19、0.21~0.45、0.11~0.15、0.75~0.90、0.47~0.58,可实现不同天气类型的准确区分。
- 王志儒程寅桂华侨桂华侨杨明杨明
- 关键词:前向散射后向散射能见度
- 合肥机场雷暴特征及与前冬环流异常的关系
- 2013年
- 引言
雷暴是由强对流系统发展所引起的一种天气现象,其多伴有大风、阵性降水和雷电现象;少数伴有强天气现象发生,如冰雹,龙卷等。对航空业来说,雷暴天气严重影响着飞行安全,雷暴系统中产生的一系列次天气现象如风切变,
- 杨明汪国平
- 关键词:雷暴天气环流异常强对流系统机场阵性降水
- 双波段全天空云量观测系统研制及数据分析
- 2023年
- 为实现全天时、全天空云量观测,提出并研制了一种双波段全天空云量观测系统。该系统在可见光波段通过内置遮光装置和高动态范围(HDR)图像合成技术,可采集清晰完整的全天空图像,同时,其在红外波段的一次成像可获取160°视场范围天空图像,较传统扫描拼接式红外观测模式更加简单快捷。主要阐述了该系统在不同波段的全天空成像原理以及云图分割方法。从双波段云量观测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两方面进行分析,验证了该系统在云量观测上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 王依人杨明刘达新夏营威谢婉怡王洪坤刘勇刘东
- 关键词:可见光
- 全天空红外云探测在航空气象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21年
- 利用合肥新桥机场温湿度、云高、能见度以及全天空云图仪数据资料,分析了2019年7月至2020年4月机场上空各类云的红外特征以及云、雾演变规律。结果表明:(1)在云判别上,云底高度越高,红外云图上表现亮度越暗,反之亦然。且不同类型的云具有各自独有的红外特征。(2)不同高度的波状云最大云块平均最短直径表现为层积云云块是高积云的2∼4倍,高积云是卷积云的2∼4倍。碎层云主要呈现出团状,具有蓬松棉花状结构;而碎雨云相对破碎,一般为烟带状或散片状。(3)云与雾有明确的转化过程。辐射雾一般发生在云层刚散开期间,天空至少一半为晴空的时段,且雾逐步抬升为云,并持续消散。当天空形成不均匀缺口,表明雾开始消散,其可作为能见度迅速回升的一个重要指标。非对流降水云层演变呈现出云高由高到低,云层由分散纹理状变为均匀层状,降水前期均会出现“均匀层状”,地面相对湿度呈现出陡增现象。
- 王本革杨明凌新锋吴佳玲
- 关键词:红外探测航空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