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鑫

作品数:8 被引量:58H指数:4
供职机构:石家庄市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石家庄市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江苏省实验诊断学重点实验室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微量元素
  • 2篇儿童
  • 2篇儿童保健
  • 2篇保健
  • 1篇队列研究
  • 1篇新生儿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疾病
  • 1篇血浆
  • 1篇血浆循环
  • 1篇循环DNA
  • 1篇药物
  • 1篇药物相关
  • 1篇药物相关性
  • 1篇孕产
  • 1篇孕产妇
  • 1篇丝杆
  • 1篇送检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机构

  • 8篇石家庄市第二...
  • 2篇华北理工大学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河北省人民医...
  • 1篇石家庄市第四...
  • 1篇石家庄市第五...
  • 1篇石家庄妇幼保...
  • 1篇河北地质大学

作者

  • 8篇刘鑫
  • 2篇梁小华
  • 1篇张勋
  • 1篇李素彦
  • 1篇赵志英
  • 1篇赵召霞
  • 1篇夏文颖
  • 1篇徐运强
  • 1篇潘世扬
  • 1篇白玉茹
  • 1篇李聪捷
  • 1篇高虹
  • 1篇陈晋波
  • 1篇刘蓓
  • 1篇陈丽雯
  • 1篇赵颖
  • 1篇王淑英

传媒

  • 3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国全科医学
  • 1篇临床合理用药
  • 1篇中华糖尿病杂...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2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微量元素在儿童保健发育中的意义被引量:10
2020年
目的探讨儿童全血中微量元素含量及科学合理补充微量元素对儿童生长发育的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体检的6个月~6岁55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法将所有儿童随机分为2组,一组为观察组,另一组为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定期随访保健,观察组给予定期随访+加强专人指导家长的方式,充分提高家长对儿童微量元素的重视程度。随访期满后,对比2组儿童微量元素含量、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儿童钙、铁、镁、锌元素水平均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儿童身高、体重、BMI等项目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男、女童身高优于对照组,体重、BMI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儿童及时补充足够的微量元素,有助于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因此应进行保健持续质量改进,做好家长的教育指导工作。
赵志英刘鑫陈丽雯刘延伟吕小静
关键词:儿童生长发育微量元素体质指数儿童儿童保健
一种内分泌物送检装置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内分泌物送检装置,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在固定座的插孔附近设置传动组件,通过电机驱动传动组件的转动杆转动带动丝杆转动,从而控制连接杆沿丝杆滑动,实现控制弧形限位块在插孔内径向移动固定插孔内的试管...
李贞贞胡文净刘鑫侯雅楠裴华
预测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管疾病发病风险列线图模型的建立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建立预测2型糖尿病(T2DM)外周血管疾病(PAD)发病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回顾性收集2017年12月至2020年8月于石家庄市第二医院就诊的1851例T2DM患者,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按3∶1比例分为训练集(1389例)和验证集(462例)。收集受试者的一般资料、体格检查指标、生化指标。收集的资料用于评估T2DM合并PAD的风险。通过运行RStudio软件,使用LASSO回归分析以及交叉验证,来筛选最佳预测因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建立预测模型,引入从LASSO回归筛选出的预测因子,进而构建预测T2DM患者PAD风险列线图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校正及决策曲线评估模型的效能。结果在训练集中,LASSO结合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034,95%CI 1.020~1.047)、吸烟(OR=2.363,95%CI 1.720~2.804)、饮酒(OR=3.692,95%CI 2.618~5.230)、糖尿病病程(OR=1.040,95%CI 1.006~1.076)、收缩压(OR=1.026,95%CI 1.014~1.039)、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0.467,95%CI 0.276~0.779)、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OR=1.459,95%CI 1.239~1.721)、白细胞计数(OR=1.137,95%CI 1.027~1.260)、血小板分布宽度(OR=1.285,95%CI 1.202~1.375)、大血小板比率(OR=0.911,95%CI 0.890~0.931)和降压药使用(OR=0.422,95%CI 0.322~0.551)是T2DM合并PAD的影响因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训练集和验证集预测T2DM患者PAD发病风险的AUC、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0.819(95%CI 0.796~0.842,P<0.001)、70.5%、82.9%和0.821(95%CI 0.779~0.862,P<0.001)、78.3%、75.4%。临床决策曲线显示,在训练集和验证集中,当PAD风险阈值概率分别在31%~81%和37%~94%之间时,预测T2DM患者PAD发病风险的净收益更高。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一种准确性高、性能优良的预测T2DM患者PAD发病风险的实用列线图模型。
刘鑫苏鹏陈晋波李素彦李旭蕊梁小华马冬
关键词:外周血管疾病列线图
新生儿骨密度影响因素调查
2019年
目的分析新生儿骨密度影响因素,为孕期保健和新生儿保健提供指导建议。方法选取产科分娩的493对住院产妇及新生儿,于产后2~5 d内采用超声骨密度仪对产妇及所生新生儿进行骨密度检测,对新生儿骨密度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新生儿骨密度与产妇年龄、胎次、产妇骨密度及日龄无相关性;与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呈正相关。结论加强孕期健康宣教,进行营养和体质量管理,防范早产因素发生,避免和减少早产儿和低出生体质量儿出生。孕中后期定期监测骨密度,及时合理补充维生素D和钙,提高孕妇和新生儿骨健康。
赵志英刘鑫李聪捷陈丽雯
关键词:新生儿出生体质量孕产妇骨密度
降低二甲双胍联合阿卡波糖治疗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不良事件风险:加用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优于胰岛素被引量:33
2022年
背景临床上当二甲双胍(Met)联合阿卡波糖(Aca)无法达到理想降糖效果时,通常会选择再添加第3种药物,如胰岛素(Ins)、二肽基肽酶-4抑制剂(DPP-4i)等,但是目前三联治疗对2型糖尿病(T2DM)相关并发症影响的报道较少。目的探讨DPP-4i联合Met和Aca(即Met+Aca+DPP-4i)与Ins联合Met和Aca(即Met+Aca+Ins)治疗T2DM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风险,旨在为临床治疗T2DM的药物选择提供帮助。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队列研究。选取2017-11-01至2020-08-01于石家庄市第二医院被确诊为T2DM且使用Met+Aca+DPP-4i或Met+Aca+Ins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话随访,自2017-11-20开始随访,随访截至2020-08-04。随访终点为发生预设的结局事件,若未发生结局事件,即到随访结束。预设的3个结局事件为非致命性心血管疾病、全因死亡、严重低血糖事件;发生复合非致命性心血管事件、全因死亡、严重低血糖事件中任意一项即为综合结局事件。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1∶1的比例进行资料匹配,卡钳值设为0.02),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T2DM患者药物治疗后综合结局事件发生风险。分层分析各协变量对不同药物治疗患者综合结局事件发生风险的影响。结果最终纳入T2DM患者1570例,其中接受Met+Aca+Ins治疗者1089例(Met+Aca+Ins组),接受Met+Aca+DPP-4i治疗者481例(Met+Aca+DPP-4i组)。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后,两组均434例。与Met+Aca+Ins组比较,Met+Aca+DPP-4i组患者综合结局事件(6.53/100人年)、复合非致命性心血管疾病(5.03/100人年)、全因死亡(0.73/100人年)、严重低血糖事件(0.73/100人年)发病密度相对降低。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Met+Aca+DPP-4i组患者发生综合结局事件风险较Met+Aca+Ins组减少67%〔HR=0.34,95%CI(0.23,0.50),P<0.001〕,发生复合非致命性心血管疾病风险较Met+Aca+Ins组减少52%〔HR=0.48,95%CI(0.30,0.77),P=0.002〕,发生全因死亡风险较Met+Aca+I
苏鹏刘宇琨梁小华刘鑫于耀惠黄鹏飞白玉茹何晓燕沈志红马冬
关键词:二甲双胍阿卡波糖队列研究
耳鸣治疗仪配合系统治疗对突发性耳聋伴耳鸣的疗效观察
赵颖刘鑫张勋王淑英
耳鸣是突发性耳聋最常见的伴发症状,有时甚至是患者就诊的首要或唯一主诉,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既往单纯用药物治疗,疗效不一,并且有一定的副作用。耳鸣治疗仪是一种新型的治疗耳鸣的仪器,内含多种不同类型的声音,治疗时患者配戴耳...
关键词:
关键词:突发性耳聋耳鸣
血浆循环DNA水平与颅脑损伤严重程度的关系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脑外伤患者的严重程度与血浆循环DNA水平的关系。方法 40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格拉斯哥昏迷分级(GCS)评分分为轻度12例、中度17例和重度11例,分别采集其受伤48h内静脉血和30例正常人静脉血各2ml,提取血浆循环DNA,采用双重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血浆DNA水平。结果颅脑损伤组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颅脑损伤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循环DNA水平与GCS评分呈负相关(r=-0.887,P=0.036)。结论血浆循环DNA水平不但对于诊断颅脑损伤有一定诊断价值,而且与其损伤严重程度显著相关。
徐运强高虹赵召霞刘蓓刘鑫潘世扬夏文颖
关键词:循环DNA颅脑损伤
0~6岁儿童全血微量元素含量回顾性分析被引量:10
2019年
目的分析石家庄0~6岁儿童全血中铁、锌、钙、镁微量元素水平。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石家庄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门诊体检的0~6岁儿童2 318人,通过静脉采血进行铁、锌、钙、镁微量元素检测,分析不同年龄段微量元素含量。结果不同年龄段均有不同程度的微量元素缺乏,钙离子缺乏率占30.41%,其中4~5岁儿童组钙离子缺乏率最高,组间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铁离子缺乏率9.75%,其中3~4岁儿童组铁离子缺乏率最高,组间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镁离子缺乏率5.69%,其中3~4岁儿童组镁离子缺乏率最高,组间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锌元素缺乏率3.67%,其中3~4岁儿童组锌元素缺乏率最高,组间均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各年龄段儿童全血中微量元素均有缺乏,通过开展儿童保健工作及儿童微量元素检测可较全面有效了解0~6岁儿童的微量元素缺乏情况,并有针对性给予指导补充改善,有利于儿童生长发育。
赵志英刘鑫吕小静刘延伟陈丽雯
关键词:微量元素儿童儿童保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