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晓英

作品数:27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8篇文学
  • 6篇语言文字
  • 2篇哲学宗教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9篇游记
  • 8篇西游记
  • 8篇《西游记》
  • 6篇红楼
  • 6篇红楼梦
  • 4篇校勘
  • 4篇《红楼梦》
  • 4篇辨释
  • 3篇校点
  • 2篇杜甫
  • 2篇语词
  • 2篇札记
  • 2篇商兑
  • 2篇注释
  • 2篇汉语
  • 2篇补释
  • 1篇代文
  • 1篇隐逸
  • 1篇隐逸思想
  • 1篇语言

机构

  • 19篇阿坝师范高等...
  • 6篇四川大学
  • 1篇贺州学院
  • 1篇《学报》编辑...
  • 1篇阿坝师范专科...
  • 1篇阿坝师范学院

作者

  • 26篇张晓英
  • 3篇谭文旗
  • 2篇董常保
  • 2篇吴敏
  • 1篇郑岁黎
  • 1篇杨宗红
  • 1篇张宗福
  • 1篇熊刚
  • 1篇赵云涛
  • 1篇郭卫文

传媒

  • 7篇红楼梦学刊
  • 7篇阿坝师范高等...
  • 2篇杜甫研究学刊
  • 2篇绵阳师范学院...
  • 1篇内蒙古师范大...
  • 1篇明清小说研究
  • 1篇上饶师范学院...
  • 1篇贵州民族学院...
  • 1篇西南交通大学...
  • 1篇西南民族大学...
  • 1篇四川文理学院...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4
  • 6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3篇2008
  • 5篇2007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西游记》俗语词辨释
2013年
《西游记》是编纂《汉语大词典》的语料之一。今就《汉语大词典》引《西游记》作书证、注音或释义尚可商榷的几个俗语加以辨析,以备《汉语大词典》修订之用。
张晓英吴敏
关键词:《西游记》俗语词辨释
略论杜甫《西山三首》被引量:2
2012年
杜甫《西山三首》之"西山",是一个地域概念,而不是某一具体的山脉,唐代有"岷江西山"与"弱水西山"地域范围。岷江西山与弱水西山是唐王朝与吐蕃王朝进行角力的重要一环,《西山三首》正是二者在关系交恶、西山战事吃紧的情况下产生的,它表现了诗人对西山战事、朝廷安边之策的独立思考。
张宗福张晓英
关键词:杜甫
人文本《西游记》校点商补
2014年
现行《西游记》最权威的整理本是黄肃秋先生以金陵世德堂本为底本精心点校、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善本,既便于一般读者,也为研究者提供了有益的参考。但细读此本,仍可发现有若干词条失校、误校,有待补订。
张晓英
关键词:《西游记》
《甘泉赋》札记一则
2009年
赵云涛张晓英
沿“源”而居,随“道”而行——现象学视域中《老子》的“道”
2012年
"道"是中国思想文化核心范畴之一。从古至今对《老子》的"道"的解读却有些粗略,没有真正指向"道"的本义。《老子》的"道"不是具有"生产"功能的实体,不是规律法则,不是辩证哲学观念,不是退隐生活情态,它不是"什么"。《老子》的"道"指向的是万事万物成为万事万物的"成为",是万事万物如何不被扭曲、遮蔽、掩盖,而如其本身一样地成为自身的"如何"。
谭文旗张晓英
关键词:《老子》现象学
《西游记》词汇研究
《西游记》为四大名着之一,取材于唐僧取经的故事。在民间传说和民间艺人创作的基础上撰成,富有生活气息,是近代汉语研究的重要语料。后人对作品词汇的研究主要是个别词语的考释。本文的研究,以明刊《西游记》为语料,考释疑难词语,以...
张晓英
关键词:近代汉语词汇结构《西游记》语言文化
论杜甫对陈子昂的评价被引量:2
2013年
陈子昂是唐代诗歌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性人物,其文学主张与创作对唐代文学具有风向标的作用,这也正是杜甫对陈子昂进行全面评价的主要原因。杜甫对陈子昂承继自《诗》、《骚》以来文学的诗心文脉予以高度评价,对其诗歌具有的充实政治现实内容尤为推崇,并将其诗歌评价引向陈子昂"忠义"的人格评价。杜甫对陈子昂的评价在历代诗评中显得格外独特,具有很高的诗学理论价值。
张宗福张晓英
关键词:杜甫
释“老天拔地”被引量:1
2008年
“老天拔地”在《红楼梦》中仅3例,又罕见于其它文献。因此各辞书所引书证都出自《红楼梦》,释义也大同小异。如周定一先生主编的《红楼梦语言词典》①(以下称《词典》)释为:
张晓英
关键词:《红楼梦》古代文学文学作品
“钱刀”与《白头吟》创作时代蠡测被引量:1
2008年
《白头吟》的创作时代一直未有定论。今据古代刀币史探究"钱刀"一词的由来,可考定其创作的最上时限是西汉末。《白头吟》非西汉初的作品,汉初卓文君作是不可能的。
张晓英
关键词:《白头吟》
“爬灰”补释被引量:2
2010年
对"爬灰"一词语义的来由,王人恩先生《"爬灰"别解》(见《红楼梦学刊》2007年第5辑)一文认为: 西北人过冬多烧火炕,炕之高低与今之木床大致相当,烧火炕一般是用柴草塞进炕洞燃烧,炕洞距离地面大约不到一尺,烧了一段时间(一般是十天左右)以后,因炕洞内之灰累积过多,再要塞进柴草很难,而且柴草若顶着炕之顶端再烧则炕容易过热,就会烧着炕上的铺盖,引起火灾,所以,火炕内的积灰需要掏出来。
张晓英
关键词:补释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