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超
- 作品数:69 被引量:756H指数:10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农业部软科学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农产品产地初加工的现状、补助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2017年
- 2012年,财政部和农业部启动实施了农产品产地初加工补助政策,四年共安排中央转移支付资金26亿元,在20个省(区、市)463个县(区)开展试点,共计补助4.9万农户和5200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8.4万座初加工设施。我们在调研中发现,该项政策的实施能够显著带动产业发展和促进农民增收,但却存在补助额度偏低、覆盖范围有限以及配套的金融、用地、用电和服务支持不足的问题。
- 程郁周群力彭超杨琴
- 关键词:合作社建设需求价格弹性农村电网改造马铃薯加工
- 农业补贴对农户生产经营行为的影响:基于农户模型实证研究
- 如何评估农业补贴政策的效果?在此基础上,如何健全和完善农业补贴政策?这是中外农业政策研究中引起广泛讨论的核心领域之一。经过2002年以来的探索和发展,中国目前已经基本形成了以直接种粮补贴、良种补贴、农机补贴和农业生产资料...
- 彭超
- 关键词:农业补贴土地流转劳动关系资本管理
- 信息化提升了农业生产率吗?被引量:181
- 2019年
- 基于农业部农村固定观察点2004~2016年的农户数据和农村信息化补充调查数据,本文采用手机信号、互联网和移动网络的接通作为信息化的度量,运用倍差法分析了信息化对农户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并对其构成因素进行分解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信息化发展对农户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具有促进作用,这种作用主要来源于农业技术效率的提高,但受农村人力资本的制约,信息化对农业技术进步在本文研究的数据期内并没有表现出显著影响。反事实、匹配法以及滞后效应检验的稳健性检验结果一致。
- 朱秋博白军飞彭超朱晨
- 关键词:信息化农业全要素生产率农业技术进步农业技术效率
- 中国农户的化肥投入行为分析
- 本文就中国农户化肥投入的决策展开讨论.以2003年~2009年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为样本,研究中国小规模农户的化肥投入行为.首先,本文运用生产函数模拟了农户层面化肥的最优投入量,设定了化肥过量投入的标准,从而对农户化肥过量...
- 彭超
- 关键词:农业生产化肥投入测土配方农民素质
- 文献传递
- 当前我国玉米市场与贸易分析及未来展望被引量:4
- 2011年
- 近年来中国玉米产量不断增加,与小麦之间的相关关系呈现出弱化的倾向。玉米消费量大幅度增加,工业消费和饲料消费增长很快。2010年中国首次大规模进口玉米,玉米贸易平衡状况由净出口转变为净进口,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可干燥玉米酒精糟的进口迅速扩张。在过去的一年当中,国际玉米价格迅速上涨,国内玉米价格稳中有升。展望未来中国玉米市场与贸易趋势,2011年玉米获得丰收的可能性极大,但是玉米消费量仍将大幅增长,玉米进口仍将呈现增长趋势,但受配额限制,可干燥玉米酒精糟进口仍有扩张潜力,国际玉米价格仍将得到诸多因素的支撑,国内玉米价格将保持稳中有涨势头。
- 彭超全世文
- 关键词:玉米进出口贸易
- 粮食市场调控政策 体系中的问题与对策——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完善粮食市场调控政策
- 2015年
- 2004年,新世纪针对“三农”工作的第一个一号文件提出,“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和销售市场”,这标志着我国粮食流通全面市场化开始。自此,我国进入了供求决定粮价、市场配置粮源的新时期。目前,除了粮食进出口调控机制以外,我国立足国内保证粮食供应、对粮食市场进行宏观调控过程中,国家握有“三大法宝”——粮食最低收购价、粮食临时收储计划以及政策性粮食竞价交易。
- 彭超
- 关键词:市场化改革
- 合作与共建-铁路工程项目参建单位档案业务关系研究
- 彭超
- 关键词:铁路工程档案
- 中国农户家庭的劳动供给演变:人口、土地和工资被引量:22
- 2012年
- 文章利用中国5个省的农户数据分析了农户家庭2004~2008年的劳动供给情况。结果发现,农户家庭随时间变化减少了农业生产与本村非农就业的劳动时间,增加了外出打工时间。其中,黑龙江和山东省农户家庭的劳动供给结构随时间变化较小,依然主要从事农业生产;而其他三省农户家庭的劳动供给结构随时间变化较大,且大部分时间用于外出非农就业。文章首先从理论的角度,利用局部均衡研究方法分析了家庭人口数量、土地面积和雇工工资对农户家庭劳动供给的影响,然后采用不同的计量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家庭人口数量、土地面积和工资水平对农户家庭的农业生产、本村非农就业和外出打工的劳动供给结构产生了稳健的显著影响。
- 黄祖辉杨进彭超陈志刚
- 关键词:人口工资
- 通货膨胀、农产品价格上涨与市场调控被引量:7
- 2011年
- 近期农产品价格上涨,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正确认识农产品价格上涨与通货膨胀的关系,在目前通货膨胀预期较为强烈的背景下尤为重要。本文在梳理近期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先从理论上廓清了农产品价格上涨与通货膨胀的关系,然后对2000年以来主要农产品价格的波动状况和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农产品价格上涨会推动CPI走高,但流动性过剩才是引发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对于近期较为明显的通货膨胀预期,要承认农产品价格上涨的合理性,通过调整和完善货币政策,保持农产品价格稳中趋升的基本格局,支持农业生产健康发展,促进农民持续增收。
- 张照新翟雪玲宋洪远沈贵银彭超夏海龙
- 关键词:农产品价格通货膨胀价格上涨货币政策CPI
- 我国玉米贸易及产业安全状况的评估与展望被引量:4
- 2010年
- 近年来,中国玉米贸易由净出口转变为净进口状态,玉米出口的国际竞争力下降,尽管目前中国玉米产业在整体上没有受到国际贸易冲击的迹象,但根据应用Baseline模型预测的结果,未来几年中国玉米进出口贸易有可能会出现净出口与净进口的交替,且玉米出口潜在影响地区间粮食调剂。研究结果表明,目前中国玉米产业总体上是安全的,但是未来的玉米产业发展,面临着很多挑战,产业安全受到一定程度的威胁。
- 彭超肖逸秋
- 关键词:玉米产业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