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炽华 作品数:138 被引量:147 H指数:6 供职机构: 武汉理工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 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交通运输工程 机械工程 电气工程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歧管式催化器排气系统流场优化及气动噪声预测 被引量:1 2018年 针对某前置前驱SUV车型歧管式催化器载体破裂消失的问题,同时拟将该车型从国四排放标准升级为国五排放标准并将排气背压降低7kPa,对原排气系统进行优化设计.建立歧管式催化器和整个排气系统CFD模型对流场进行数值模拟,通过改变歧管走向和扩张腔结构,使优化后歧管式催化器平均速度均匀性系数从60.8%提高至86.7%,整体排气背压降低了8.3kPa.使用基于大涡模拟的直接计算声学模型对排气系统气动噪声进行预测,仿真结果显示在关键部位优化方案在低频范围内气动噪声有增大,而在中高频气动噪声减小. 卢炽华 冯展 刘志恩 吴海涛关键词:排气系统 优化设计 气动噪声 基于卷积自编码器的座椅电机故障诊断 2024年 故障数据的缺失一直是制约设备故障诊断发展的重要因素,现有研究通过刻意损坏设备的方法来采集故障数据。为实现座椅电机的无损故障诊断,文章对座椅电机的故障机理进行分析,确定可能发生的故障类型,通过在座椅电机表面粘贴微型喇叭并播放故障声音,来模拟故障的发生。在自编码器系统的基础上,引入卷积操作,使用卷积层代替全连接层,通过输入数据维度、卷积核的尺寸和数量以及池化、正则化等操作对模型结构进行调整。采用IDMT Isa Electric Engine数据集作为源域数据,对模型进行预训练。使用迁移学习方法将源域中已经学习到的数据分布迁移到座椅电机故障诊断任务中,并与各类模型检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文中方法在召回率保持1.00的情况下,曲线下面积达到0.86,检测结果可靠,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王龙祥 朱亚伟 卢炽华 刘志恩 刘志恩 谢丽萍关键词:无监督学习 某乘用车车内声品质优化 被引量:1 2020年 针对某款1.8 L自然吸气乘用车在三挡急加速工况下车内噪声整体偏高的声品质问题,采用LMS Test.lab软件搭配LMS数据采集器对车内前排、车内后排及排气尾管噪声进行测试,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得到排气尾管噪声对车内噪声50~600 Hz频率段影响较大,通过优化排气系统消声器内部结构,提升消声器的中低频降噪性能,并利用GT-Power分析其传递损失.经试验验证得到优化后的排气系统尾管噪声在1200,2400,3200,4200 r/min下明显改善,同时车内噪声峰值得到降低,车内声品质提升. 袁守利 陈立春 刘志恩 卢炽华关键词:LMS 排气系统 消声器 车内噪声 一种基于脑电信号的驾驶声音模式切换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属于数字信号处理与汽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脑电信号的驾驶声音模式切换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构建驾驶声音样本库,搭建虚拟驾驶环境,采集在不同驾驶声音模式下的原始脑电信号,预处理、特征提取后构建驾驶声音模式识别分类模... 刘志恩 徐韬 卢炽华 谢丽萍 魏晓旭 彭辅明 颜伏伍燃料电池空气系统非奇异滑模控制 被引量:1 2023年 为了提高燃料电池的效率和使用寿命,必须对其多个状态进行精确的控制。首先,建立了面向控制的燃料电池空气系统四阶非线性方程,并进行模型有效性验证。然后,针对空气供给系统压力和空气流量的非线性和强耦合性等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全局反馈线性化理论的非奇异终端滑模控制策略。反馈线性化通过对空压机转速和背压阀开度的协同控制,将非线性模型转化为线性模型,实现对阴极压力和空气流量的解耦;考虑空气系统在复杂环境下受到不确定性扰动,设计比例积分观测器对扰动进行观测以减少环境影响;在此基础上,设计非奇异滑模控制器。仿真结果表明:非奇异滑模控制的阴极压力和过氧比各误差积分均小于传统滑模和反馈线性化控制,可显著提高燃料电池空气供给控制系统精度和鲁棒性,对今后研发高精度燃料电池阴极空气供给控制系统提供参考。 刘志恩 刘志恩 周辉 卢炽华 周辉关键词:燃料电池 非线性 反馈线性化 发动机进排气噪声源阻抗自动提取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发动机进排气噪声源阻抗自动提取装置,解决了传统四负载法提取噪声源阻抗操作过程繁琐和耗时的缺点。该装置能够自动的改变发动机的转速,并在稳定转速下自动的改变声学负载并测得管口处的声压值,完成测试之后,自动计算... 卢炽华 朱亚伟 刘志恩 彭辅明 谢丽萍 李晓龙 沈健 刘惟伊文献传递 一种宽频高效微穿孔管消声器 本发明提出一种宽频高效微穿孔管消声器,包括微穿孔管、外筒体、前隔板、后隔板、前套管和后套管,微穿孔管和外筒体内外同轴套设,其进气端和排气端分别通过前端盖和后端盖与外筒体两端密封连接,前、后隔板间隔套设于微穿孔管上,其外缘... 卢炽华 陈弯 刘志恩 杜松泽 郭金 杨健 谢丽萍文献传递 一种融合声品质评价的声品质自整形设计方法和系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融合声品质评价的声品质自整形设计方法和系统,利用试验人员的主观评价方式对多工况采集的噪声信号待测样本进行主观评价,并运用支持向量机法(SVM)结合客观指标参数建立主客观评价体系,完成了主观评价值与客观评价... 刘志恩 程灿 李晓龙 卢炽华 颜伏伍 侯献军考虑定子总成各向异性的永磁同步电机振动特性分析 2024年 针对当前在建立电机噪声振动分析模型时,存在绝缘漆和绕组导线结构复杂以及材料参数难以确定的问题,提出一种高精度等效建模和遗传算法优化的材料参数快速矫正方法.采用基于中心复合试验设计(Central Composite Design,CCD)的响应面模型,分析各向异性材料参数对模态频率的影响规律,利用多物理场耦合仿真分析电机额定工况下壳体及后端盖振动分布特性;通过振动台架试验验证多物理场分析模型的准确性,探明8000 r/min附近48阶等效辐射功率等级峰值处产生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各向异性材料中,绝缘材料的弹性模量对电机模态贡献最大;矫正后的电机整机有限元前3阶模态频率与锤击法模态试验结果相对误差在3.5%以内,等效建模及矫正方法可用于电机多物理场耦合模型构建;从整体趋势看,多物理场振动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其中48阶整体振动水平最大,其峰值主要由8000 r/min转速下径向电磁力空间0阶12倍频激励频率与定子总成0阶模态频率6239 Hz相交产生共振所引起.研究结果可以为电机噪声振动分布特性及产生机理的研究提供参考. 卢炽华 李放 刘志恩 刘志恩 彭文杰关键词:径向电磁力 模态试验 各向异性 对称消声器传递损失测量及误差修正 被引量:1 2020年 为了提高对称消声器传递损失的测量效率,基于声学理论分析,提出了一种单负载法传递损失计算模型。针对反射系数较大的吸声末端,导致该方法在实际测量中存在较大误差的问题,推导出了一种能够消除测试管道末端反射声波在上、下游形成多次反射的修正公式。通过自制阻抗管进行试验测试,结果表明:在末端声学负载吸声性能良好的情况下,单负载法传递损失计算模型能够精确计算出对称消声器的传递损失;修正公式能够有效地消除末端负载所引起的反射波对传递损失计算的影响,降低对末端声学负载吸声性能的要求,保证单负载传递损失计算模型的适用性。 谢丽萍 卢炽华 沈健 沈健 朱亚伟关键词:消声器 反射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