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泽铭
- 作品数:29 被引量:71H指数:5
- 供职机构:济宁市气象局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 南四湖地区一次农业致灾天气成因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为了提高南四湖地区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技术能力和水平,笔者对2012年9月19日发生在山东西南部南四湖地区附近的一次造成农业灾害的雷雨大风、冰雹天气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上干冷、下暖湿的层结结构特点的前倾槽,对本次强对流天气的发生十分有利。前倾槽槽后的干冷空气入侵作用,为强对流的产生提供了激发机制。地面图上强风向辐合中心更加容易触发强对流天气。K指数的大值中心移动方向与强降水的移动方向基本一致。对流层高低层存在的风向风速的垂直切变,有利于强对流性风暴发生、发展。0℃层和-20℃层高度差较小时,有利于冰雹的形成。组合反射率因子和回波顶高等雷达产品对冰雹发生的区域有一定的指示作用。
- 张泽铭郭红艳黄巍李颖
- 关键词:前倾槽强对流垂直切变冰雹
- 济宁市近40a气温变化特征分析
- 2010年
- 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对济宁市(包括11个县市区)1970-2009年的气温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40 a(1970-2009年)间,济宁市历年和四季的平均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冬季气温上升幅度最大,平均最低气温的上升速率大于平均最高气温的上升速率。
- 张翠翠李春光李军张泽铭
- 关键词:气候气温
- 济宁市近40年气候变化特征分析被引量:4
- 2011年
- 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对济宁市(包括11个县市区)1970-2009年的气温、降水和日照资料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近40年济宁市历年和四季的平均气温、平均最高和平均最低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冬季气温上升幅度最大,平均最低气温的上升速率大于平均最高气温的上升速率;年降水量的变化分为明显的2个阶段,前30年稳定下降,而后10年呈上升趋势,济宁市降水总体呈略上升趋势;日照时数呈下降趋势,夏季下降最为明显。
- 张翠翠李春光张泽铭李军郭卫华
- 关键词:气候变化气温降水
- 2010年7月1日济宁市暴雨天气过程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2010年7月1日济宁市普降暴雨,从环流形势、地面填图、水汽条件、物理量场、卫星云图和雷达回波等方面对该次降水形势进行了分析,得出天气过程低空急流是主要的水汽输送通道,850~700 hPa中低层的西风带急流给暴雨的形成提供了充沛的水汽条件,加之本站前期具有高温高湿条件,有出现大暴雨的可能;并对日本传真图、欧洲形势预报等数值预报进行了实况检验。
- 张熙张泽铭
- 关键词:暴雨
- 论济宁市生态体系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 2009年
- 在阐述生态体系定义的基础上,结合济宁市的气候特征和工农业发展特点,论证了生态体系是由生物群落和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人类活动影响着气候变化。并对济宁市生态体系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 张泽铭刘强郭锐张熙
- 关键词:生态体系可持续发展
- 金乡县大蒜生长期气象灾害及应对措施被引量:3
- 2013年
- 通过对1971—2000年大蒜产区金乡县的常年气候资料和灾害性天气实况进行统计分析,进一步结合大蒜生长期特点,归纳总结出主要的灾害性天气类型及其影响。主要的灾害性天气为秋季连阴雨、低温冷害、干旱和冰雹。结合灾害性天气特点给出了相应措施和建议,以减少灾害性天气对其品质和产量的影响,从而实现金乡县大蒜的产业持续发展。
- 张泽铭王友强许梦宇董宁
- 关键词:灾害性天气
- 2009年济宁市气候概况及其对农业的影响被引量:5
- 2010年
- 从降水、气温、日照等方面介绍了济宁市2009年气象要素概况,总结了其主要气象灾害,针对全年各月份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 刘强李春光张泽铭宋东郭卫华
- 关键词:气候概况农业
- 近30年济宁地区沙尘天气变化分析被引量:2
- 2008年
- 利用1971~2000年济宁地区沙尘天气资料,对济宁地区沙尘天气的年、月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得出济宁地区近30年沙尘天气的气候特征及变化趋势。
- 刘强李永果张泽铭赵京峰
- 关键词:沙尘气候特征
- 济宁地区汛期冰雹灾害性天气特点及防控对策被引量:1
- 2017年
- 利用济宁地区辖区内的11个国家级气象站1981—2013年汛期(6—9月)逐日冰雹气象资料,总结分析出济宁地区汛期冰雹灾害性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包括年际变化、月变化和空间分布特点,为今后济宁地区汛期的冰雹灾害性天气的预报提供参考,并且给出了冰雹气象灾害的处置措施与防控建议。
- 张泽铭李莉侯红运高广强郭振华
- 关键词:冰雹防控对策汛期
- 济宁地区汛期大风灾害性天气特点及防御对策被引量:1
- 2016年
- 利用济宁地区辖区内的11个国家级气象站1981—2013年共33年汛期(6—9月)逐日大风气象资料,总结分析出济宁地区汛期大风灾害性天气的时空分布特征,包括年际变化、月变化和空间分布特点,为今后济宁地区汛期的大风灾害性天气的预报提供参考,并且给出了大风气象灾害的防御对策。
- 张泽铭宋东王永增高广强
- 关键词:大风防御对策汛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