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鑫
- 作品数:107 被引量:566H指数:13
- 供职机构:四川省骨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中药热疗、运动疗法配合低强度超声对地震致胫腓骨骨折愈合的疗效
- 目的观察中药热疗、运动疗法配合低强度超声促进地震致胫腓骨骨折愈合的疗效。方法经过采用中药热疗、运动疗法配合低强度超声治疗42例地震致胫腓骨骨折的患者。以关节屈伸活动度、ADL评分X线骨折愈合情况为观察指标。治疗前后记录关...
- 赵卫侠刘波张鑫吴晓惠王超万张晓芳
- 关键词:低强度超声胫腓骨骨折
- 运动疗法配合物理疗法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被引量:11
- 2014年
- 目的:观察运动疗法配合物理疗法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9年1月至2011年9月,采用运动疗法配合超短波疗法、低频脉冲电疗法及蜡疗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75例78椎,男33例,女42例。年龄46~83岁,中位数63岁。骨折节段T101例、T1114例、T1233例,L121例、L26例、L33例。病程15~93 d,中位数28 d。治疗4周后观察患者腰部疼痛、腰椎功能改善及腰椎活动度等情况。结果:经过4周的治疗,75例患者腰部疼痛均减轻,腰椎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14.45±5.99)分,(21.71±4.98)分,t=-6.583,P=0.000;(23.27±9.32)分,(13.46±8.56)分,t=6.637,P=0.000],腰椎前屈、后伸、左弯、右弯、左旋、右旋活动度均增加(40.61°±29.05°,68.29°±25.36°,t=-5.370,P=0.000;8.93°±7.69°,14.53°±9.44°,t=-5.607,P=0.000;11.83°±10.29°,21.31°±10.65°,t =-5.090,P=0.000;12.15°±10.46°,21.07°±10.85°,t=-4.492,P=0.000;13.50°±11.83°,23.62°±11.72°,t=-3.767,P=0.003;14.00°±12.35°,24.31°±11.40°,t=-3.767,P=0.003)。结论:运动疗法配合超短波疗法、低频脉冲电疗法及蜡疗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可以减轻腰部疼痛、增加腰椎活动度、促进腰椎功能恢复,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张鑫刘波刘辉张强席淼赵卫侠张晓芳路怀民付婷婷马晓东陈罗西严攀
-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骨折运动疗法物理治疗技术
-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创伤性肩周炎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12年
- 将创伤性关节炎患者55例采用电针、中药奄包、手法推拿等治疗,治愈13例,好转38例,总有效率96.23%.
- 严攀刘波刘辉易倩张晓芳张鑫付婷婷马晓东
- 关键词:创伤性肩周炎针灸推拿
- 一种脊柱侧弯评估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脊柱侧弯评估装置,包括底板和设于其上的两根竖杆,在两根竖杆之间由下至上设有至少三个定位圈,所述定位圈的两侧通过连接件与竖杆可滑动连接,在每个定位圈上设有至少两根推力杆,所述推力杆能沿定位圈滑动以改变其...
- 赖华兵张鑫赵维维李明株
- 蹬踏训练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对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 探讨蹬踏训练联合常规康复训练对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以期为踝关节周围骨折患者术后功能恢复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2023年1—12月四川省骨科医院收治的102例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功能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蹬踏组,每组51例。常规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训练,蹬踏组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联用蹬踏训练进行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踝关节活动度、踝关节功能及疼痛评分、本体感觉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蹬踏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48/51),高于常规组的80.39%(41/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0,P=0.038)。治疗前,2组患者踝关节跖屈角度、背伸角度和活动范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踝关节跖屈角度、背伸角度和活动范围均大于治疗前,且蹬踏组均大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蹬踏组高于常规组,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蹬踏组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总稳定指数(SI)、平均轨迹误差(ATE)及测试所需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蹬踏组患者SI、ATE均低于常规组,测试所需时间短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蹬踏组高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蹬踏训练联合常规康复训练能有效促进踝关节骨折术后功能障碍患者的康复,缓解疼痛感,提升关节活动度和日常生活能力,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马晓东张鑫张晓芳敬竹子陈罗西郜娟鲜明
- 关键词:术后功能障碍日常生活能力
- 关节粘连传统松解术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肩袖损伤
- 目的:探讨关节粘连传统松解术联合运动疗法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关节粘连传统松解术程序包括中药热疗、软组织松动术、关节松动术、冷疗,每周3次.201 1年至2014年,应用关节粘连传统松解术联合运动疗法对29例单侧...
- 刘辉刘波张鑫严攀陈罗西余桂洲
- 减重靴步行训练对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步态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减重靴步行训练对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步态的影响。方法选取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38例,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19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康复训练, 在此基础上, 对照组进行传统步态训练, 观察组佩戴减重靴进行步行训练, 每周3次, 连续训练6周。干预前和干预2周、4周、6周后, 采用GaitWatch三维步态动作捕捉与训练系统进行步态数据的收集, 并对各项步态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干预2周、4周、6周后, 两组患者的步频、步态周期、步幅、步速、患侧步长、健侧步长、步长偏差均较组内干预前改善(P<0.05)。干预6周后, 观察组的步频[(111.47±5.69)步/分钟]、步态周期[(1.08±0.06)s]、步幅[(137.74±6.87)cm]、步速[(127.89±10.07)cm/s]均较对照组改善优异(P<0.05), 患侧步长[(70.05±4.03)cm]和健侧步长[(67.68±4.16)cm]较对照组大(P<0.05), 步长偏差虽较对照组小,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 两组患者的健侧支撑期占比高于患侧支撑期占比(P<0.05), 健侧摆腿期占比低于患侧摆腿期占比(P<0.05), 干预2周、4周、6周后上述指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组内干预前比较, 观察组患者干预6周后的患侧支撑期占比、健侧支撑期占比均降低(P<0.05), 患侧摆腿期占比、健侧摆腿期占比均增加(P<0.05);对照组干预6周后健侧支撑期占比降低(P<0.05), 健侧摆腿期占比增加(P<0.05)。两组干预2周、4周、6周后双侧支撑期占比均降低(P<0.05)。结论利用减重靴进行步行训练能显著改善踝关节骨折术后患者的步态功能, 其效果优于常规步态训练。
- 张鑫聂子昂廖莹莹刘辉何亚林冯燮晨石嘉力
- 关键词:步态
- 成都市1267腰痛例患者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及体重指数与骨质疏松的相关性分析
- 目的:调查分析成都市1267名人群中腰椎、髋部的骨密度情况,分析性别、年龄、身高、体重及体重指数对骨质疏松的影响.方法:对2007年5月至2009年1月,我院骨质疏松研究室就诊的1267例患者进行骨密度情况普查对所有门诊...
- 张鑫刘波伍萨刘辉钟林
- Biodex静态平衡模式训练在下肢骨关节损伤患者后期康复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14年
- 目的:探讨Biodex静态平衡模式训练在下肢骨关节损伤患者后期康复中的作用及安全性。方法:2011年3—12月,采用Biodex静态平衡模式训练法治疗下肢骨关节损伤经治疗后遗留平衡能力下降患者32例,男15例,女17例。年龄17-70岁,中位数39岁。骨盆骨折术后3例,股骨干骨折术后2例,膝关节周围骨折术后5例,胫腓骨骨折术后5例,足踝部骨折术后7例,膝关节韧带、半月板损伤术后3例,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经电针治疗后2例,踝关节韧带损伤经电针治疗后5例。病程0.5-24个月,中位数4个月。分别于静态平衡训练前、2周后由同一名测试者对患者进行动态平衡测试,测试总体稳定指数、前后向稳定指数和左右向稳定指数的变化情况。结果:32例患者在平衡训练和测试过程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静态平衡训练2周后,患者的总体稳定指数由训练前1.13±0.61降低至训练后0.95±0.33,前后向稳定指数由训练前0.70±0.40降低至训练后0.57±0.23,左右向稳定指数由训练前0.69±0.43降至训练后0.61±0.24。结论:在下肢骨关节损伤患者的后期康复中采用Biodex静态平衡模式训练,可以改善患者的运动控制及协调能力,提高其平衡能力。
- 刘辉刘波伍萨路怀民张晓芳张鑫
- 关键词:运动疗法下肢骨关节损伤本体感觉康复
- 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用于膝退行性骨关节炎患者评定的反应度研究被引量:93
- 2016年
- 膝退行性骨关节病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以关节软骨损伤及进行性消失、骨质增生为特点,可见膝关节疼痛、肿胀,甚至畸形。据流行病学调查,骨关节炎患者约占总人口8%,而50岁以上发病率可高达60%以上,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致残的最重要原因之一^([1])。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这一问题也会更加突出,因此展开膝退行性骨关节病的防治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严攀刘波阴俊龙旭东路怀民赵卫侠张鑫马晓东付婷婷
- 关键词:退行性骨关节病安大略关节软骨损伤反应度关节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