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立群
- 作品数:26 被引量:91H指数:5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市级医院新兴前沿技术联合攻关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一种基于互联网医院的消化内镜麻醉评估信息系统
- 本申请涉及系统评估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基于互联网医院的消化内镜麻醉评估信息系统,所述一种基于互联网医院的消化内镜麻醉评估信息系统包括风险评估模块、患者信息记录模块、实验室检查模块和个性化建议模块;所述个性化建议模块包括麻醉...
- 俞卫锋杨立群朱慧琛王春鸣周莹龚俊贾红岩
- 肝脏自然杀伤细胞与肝损伤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3年
- 肝纤维化不加以干预可进展为不可逆的肝硬化或肝癌,肝部分切除术和肝移植等手术治疗仍是肝癌和肝硬化等终末期肝病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伴发慢性肝病的围手术期肝损伤是影响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人肝脏淋巴细胞中富含自然杀伤(NK)细胞,无论是在肝脏慢性损伤还是围手术期肝损伤中均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NK细胞在肝脏慢性疾病伴随的肝脏损伤、围手术期肝损伤及术后移植物免疫损伤中的作用及其具体机制进行综述,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肝脏NK细胞及以其为靶点的治疗提供新思路。
- 吴宇泠王宝珊胡晶鄢和新杨立群
- 关键词:自然杀伤细胞肝星状细胞肝缺血再灌注损伤
- 合并冠心病和主动脉综合征的老年患者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全胰切除术的麻醉与围术期管理
- 2025年
- (1)一般情况患者男性,年龄68岁,身高165 cm,体质量58 kg。因"体检发现胰腺占位7 d"入院。患者7 d前体检行B超检查提示胰腺占位,CT增强提示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PMN)可能性大,病变大小约3.5 cm×3.2 cm×6.1 cm。
- 项前周阳李民修典荣王松尹春琳周庆涛申乐杨立群陈世彪薛张纲郭向阳王天龙
- 关键词:全胰切除术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胰腺占位围术期管理合并冠心病老年患者
- 喉罩通气应用于老年患者腹部手术麻醉对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12
- 2015年
- 目的队列分析行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术中喉罩通气与气管插管对术后肺部并发症和患者病死率的影响。方法收集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2010年1月—2013年7月间年龄>65岁、于全身麻醉下择期行腹部手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将术中使用喉罩通气的患者列入喉罩组,使用气管插管通气的患者列入气管插管组,比较两组间患者的一般情况。收集并比较术后入ICU且需行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术后入ICU且需行机械通气患者的肺部并发症情况。结果应用医院信息系统(HIS)共搜索到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患者2 629例,其中喉罩组1 297例、气管插管组1 332例,两组间患者的性别构成、年龄、体重、术前血红蛋白(Hb)水平、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构成、术中出血量,以及术中输血和输液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需入ICU且需行机械通气的患者109例,喉罩组58例、气管插管组51例,两组间患者的性别构成、年龄、体重、平均住院天数、ICU住院天数、因肺部并发症和其他原因入ICU的构成比、ICU病死率,以及术后最高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Ⅱ评分)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喉罩组术后最高白细胞计数显著高于气管插管组(P<0.05)。喉罩组术后肺不张和肺栓塞发生率均显著低于气管插管组(P值均<0.05),两组间肺部感染、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或)急性肺损伤(ALI)、胸腔积液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与气管插管通气比较,喉罩通气并不能减少老年患者腹部手术后肺部并发症和死亡的发生。
- 杨瑜汀朱辉於章杰殷文渊郑丽杨立群
- 关键词:喉罩
- 胃窦区超声测定在麻醉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8年
- 胃内容物的反流误吸是一个严重的麻醉并发症,能够导致重症肺炎甚至死亡。严格禁食、禁饮是保障患者安全,预防此类并发症的重要措施。但是急诊、日间手术以及胃排空障碍的患者无法保证空胃状态。随着"可视化"技术的发展,超声胃容量监测可以帮助评估误吸风险,提高麻醉的安全性与可控性。本文对超声胃容量监测技术进行综述。
- 高红梅史东平杨立群
- 关键词:超声检查胃窦麻醉
- 一种药物复合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药物复合水凝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的药物复合水凝胶是由水凝胶载体负载镇痛药物制备得到,所述水凝胶载体的制备原料包括壳聚糖0.1‑0.2wt%、羟丙基甲基纤维素0.1‑0.2wt%、海藻酸钠3‑4wt...
- 杨立群殷苏晴史书瑜
- 胃窦部超声检查用于评估快速康复术前禁食禁饮方案被引量:24
- 2018年
- 目的通过超声测量胃窦部截面积(cross-sectional area,CSA),评估并探讨快速康复策略下的当日第一台择期手术患者适宜的术前禁食禁饮方案。方法纳入2017年6月至2018年3月当日行择期第1台手术患者120例,男53例,女67例,年龄18~65岁,BMI 18~25kg/m2,ASAⅠ或Ⅱ级。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缩短禁饮时间组(S组)和常规禁饮时间组(C组),每组60例。S组手术前晚20∶00后禁固体食物,20∶00—22∶00饮用碳水化合物饮品800ml,并于术日晨5∶30—6∶00摄入同类饮品400ml,C组于手术前晚20∶00后禁固体食物,22∶00后常规禁饮。两组患者入手术室后行术前睡眠时间和质量评估,口渴、饥饿评分,8∶00行胃窦部超声检查,进行Perlas A半定量评级,测量胃窦截面积,平卧位为CSA1,右侧卧位为CSA2,并进一步计算两组患者胃容量(gastric volume,GV),单位体重右侧卧位截面积(CSA2/weight,CSA2/W),以及单位体重胃容量(GV/weight,GV/W)。结果与C组比较,S组睡眠时间明显缩短(P<0.05),口渴、饥饿评分明显降低(P<0.05),Perlas A半定量分级为2级的比例明显升高(P<0.05),CSA1、CSA2、GV、CSA2/W和GV/W明显增大(P<0.05)。两组共7例半定量评级为2级的患者,均人为干预,无一例显性反流误吸发生。结论患者手术前晚入睡前和术前2h饮少量低浓度含糖液或水,同时加强胃容量监测,可以减少对患者生理需求的干扰,临床效果更好。
- 高红梅卢建喜倪红伟鲍杨史东平俞卫锋杨立群
- 关键词:术前禁食禁饮快速康复
- 远端缺血预处理对接受活体肝移植的胆道闭锁患儿预后的影响被引量:1
- 2019年
- 目的探讨远端缺血预处理(remote ischemic preconditioning,RIPC)是否可以改善胆道闭锁(biliary atresia,BA)肝移植患儿的缺血/再灌注损伤(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RI)和对患儿早期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择期行活体肝移植术的BA患儿90例,釆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每组45例):对照组(Control组)和远端缺血预处理组(RIPC组)。RIPC组患儿在开始手术前,将止血带绑于右下肢并充气至150 mmHg(1 mmHg=0.133 kPa),持续5 min,然后放气5 min以重新灌注腿部,随后重复2次共3个循环。观察患儿术前和术后2 h、1 d、3 d的血清ALT、AST水平,统计主要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患儿ICU停留时间、总体住院天数、需要再次移植比例、术后1年全因死亡率等参数。结果两组患儿接受肝移植手术前及术后2 h、1 d、3d血清ALT、AST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主要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尽管RIPC组患儿ICU停留时间、总体住院天数小于Control组,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术后1年全因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实验条件下尚未观察到RIPC对接受肝移植的BA患儿有保护效果。延长随访期、增加评价指标。改变RIPC的参数将有助于明确RIPC在BA患儿肝移植过程中作用。
- 齐波张松李佩盈陈灵科杨立群俞卫锋
- 关键词:胆道闭锁肝移植
- 麻醉药物对围手术期肝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进展
- 2022年
- 肝是机体重要的代谢器官,麻醉对围手术期肝功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近年来发现麻醉药物对肝保护起重要作用,但不同麻醉药物的肝保护作用表现不同,且相关具体机制目前仍无定论。文章从新型吸入型麻醉药、静脉麻醉药、阿片类药物和其他麻醉相关药物对围手术期肝保护的现象和机制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麻醉药物在肝脏相关手术中的选择提供新的思路。
- 周琰玉朱玲殷苏晴杨立群
- 关键词:麻醉麻醉药肝保护围手术期
- 术前静脉注射酒石酸布托啡诺对鼻内镜手术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影响被引量:24
- 2018年
- 目的观察术前静脉注射酒石酸布托啡诺对鼻内镜手术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EA)发生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或Ⅱ级择期行鼻内镜手术的成年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患者分别于麻醉诱导前(T_0时间点)静脉注射酒石酸布托啡诺20μg/kg或等体积的0.9%氯化钠溶液。以丙泊酚2mg/kg、芬太尼3μg/kg和罗库溴铵0.6mg/kg行全身麻醉诱导气管插管,术中以七氟烷和瑞芬太尼维持麻醉。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维持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稳定在在基线上下20%以内。患者进入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后,吸氧并监测生命体征。由一位PACU护师采用Riker镇静-躁动评分表(SAS评分)对患者进行评估。SAS≥5分时视为发生EA,间断静脉推注丙泊酚0.5mg/kg直至躁动症状消失。记录患者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晶体液输注量、术中出血量、瑞芬太尼使用量,以及在T_0、插管即刻(T_1)、术毕(T_2)、拔除气管内导管即刻(T_3)、出PACU时(T_4)各时间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和心率;记录患者的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术毕语言指令反应时间、术毕拔除气管内导管时间、PACU停留时间;于T_0时间点和术后24h进行QoR-40量表调查;于T_3时间点评估患者的咳嗽评分,在T_3至T_4时间段评估患者的恶心呕吐评分和疼痛评分;计算EA发生率,记录患者丙泊酚的使用次数和剂量。结果两组间的麻醉时间、手术时间、晶体液输注量、术中出血量、瑞芬太尼使用量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干预组在T_3时间点的MAP和T_1至T_3时间点的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时间点(P值均<0.01)。干预组术毕语言指令反应时间、术毕拔除气管内导管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值均<0.05),疼痛评分、S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值均<0.01)。两组间的术毕自主呼吸恢复时间、PACU停留时间、咳嗽评分、恶心呕吐评�
- 郑丽怀晓蓉顾娟苏殿三杨立群
- 关键词:酒石酸布托啡诺术后躁动鼻内镜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