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符伟

作品数:8 被引量:45H指数:4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地球探测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主题

  • 5篇地震
  • 3篇反演
  • 2篇地震波
  • 2篇震波
  • 2篇莫霍面
  • 2篇各向异性
  • 2篇反演技术
  • 2篇AVO
  • 1篇地震波形
  • 1篇地震反射
  • 1篇地震反射剖面
  • 1篇地震反演
  • 1篇地震勘探
  • 1篇动力学环境
  • 1篇岩石
  • 1篇岩石物理
  • 1篇页岩
  • 1篇展布
  • 1篇正交各向异性
  • 1篇正则

机构

  • 8篇吉林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2篇中国地质科学...
  • 2篇中国石化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作者

  • 8篇符伟
  • 6篇刘财
  • 5篇郭智奇
  • 3篇刘喜武
  • 2篇侯贺晟
  • 1篇刘宇巍
  • 1篇陈树民
  • 1篇高锐
  • 1篇李向阳

传媒

  • 3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世界地质
  • 1篇吉林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矿业
  • 1篇Applie...
  • 1篇2016中国...

年份

  • 1篇2019
  • 3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2篇201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Modeling and analysis of azimuthal AVO responses from a viscoelastic anisotropic reflector被引量:4
2015年
We propose a method for mOdeling azimuthal AVO responses from a fractured i reflector. The method calculates the integrated reflected wavetrains, and the wavetrains contain elastodynamic information including the contrast in impedance and anelasticity i across interfaces, the intemal anisotropic propagation, the dispersion and attenuation along i the wave path, and tuning and interference.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for large angles of incidence, the velocity dispersion and attenuation increase the amplitudes of PP waves from the top and decrease those from the bottom. For azimuthal responses at specific angles of incidence, the reflected wavetrains of PP waves tend to have longer duration with increasing azimuth. In contrast, model-converted PSV and PSH reflections show stable azimuthal features and are less affected by the reflector thickness. The amplitudes of PSV reflections increase with increasing azimuth; moreover, the waves have no reflection energy at 0° and 90° azimuth and maximum amplitude at 45° azimuth.
郭智奇刘喜武符伟李向阳
关键词:REFLECTOR
莫霍面:距离人类生活最近的全球性分界面被引量:1
2018年
莫霍面(Moho),又称莫霍洛维奇面,是划分全球圈层结构的重要界面,也是离人类生存环境最近的地球分界面,科学界对它进行了持续不断的探测与研究。那么神秘的莫霍面离我们到底有多远,它的存在跟人类的生活又有多大联系,近百年来地球科学的快速发展为人类对莫霍面探索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因此,本文简要介绍莫霍面的发现、特征、研究意义以及目前人类的探索程度等方面的新进展,旨在为普通大众认识莫霍面和地球演化奥秘提供一些帮助。
符伟侯贺晟侯贺晟国瑞
关键词:莫霍面地震波
基于贝叶斯框架的各向异性页岩储层岩石物理反演技术被引量:8
2018年
页岩岩石物理建模旨在建立页岩矿物组分、微观结构、流体填充与岩石弹性参数的关系.对四川盆地龙马溪组页岩进行岩石物理建模研究,针对页岩黏土含量高、层间微裂缝发育等特点,利用Backus平均理论描述页岩黏土矿物弹性参数,利用Chapman理论计算与水平微裂缝有关的VTI各向异性,并利用Bond变换考虑地层倾角的影响.提出以黏土矿物纵、横波速度和孔隙纵横比为拟合参数进行岩石物理反演的方法,并引入贝叶斯框架减小反演的多解性.由已知的黏土矿物纵、横波速度和孔隙纵横比作为先验信息,并以测井纵、横波速度作为约束条件建立反演的目标函数,同时利用粒子群算法进行最优化搜索.计算结果表明,基于先验约束和粒子群算法的反演方法能够较准确地反演黏土矿物的弹性参数、孔隙形态参数以及裂缝密度等参数.计算得到的黏土纵、横波速度较高,并且在一定范围内变化,这可能与龙马溪组页岩的黏土矿物组分中具有较高弹性模量的伊利石含量较高有关,同时也与黏土定向排列等微观物性特征有关.反演得到的裂缝密度与纵波各向异性参数ε呈明显的正相关,而与横波各向异性参数γ相关性较小.另外,页岩各向异性参数与黏土垂向的纵横波速度有较强的相关性.
刘财符伟郭智奇刘喜武刘喜武
关键词:岩石物理黏土矿物贝叶斯理论
地震波形反演技术在砂泥岩薄互层结构表征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17年
基于传播矩阵理论开发砂泥岩薄互层地震合成记录算法,与褶积算法、基于界面模型的Zoeppritz方法以及波动方程等方法相比,该方法更适用于具有复杂结构的薄互层模型,能够在充分考虑地震反射波动力学因素的同时不受网格间距的限制.基于正演算法开发了基于波形对比的砂泥岩薄互层地震反演技术,由地震反射波形特征的变化反演薄地层单元中砂体含量与空间位置等参数,进而确定薄互层段砂泥岩组合结构以及砂体的空间展布.理论模型验证了反演方法的有效性.通过测井分析建立薄互层地震地质模型,并将该技术应用于研究区实际地震数据,反演的砂体空间分布与测井资料进行对比分析,验证了反演方法的实用性.
刘财裴思嘉郭智奇符伟陈树民张宇生
关键词:薄互层地震反演砂体展布
非均匀介质地震AVO响应模拟及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地震AVO(amplitude versus offset)技术是一项利用振幅信息研究岩性、检测油气的地震勘探技术。常规方法基于Zoeppritz方程计算模型界面处的反射系数,而实际地下非均匀介质中地震反射特征不仅与入射角度、物性差异有关,还与入射波频率、地层厚度、薄互层结构等因素有关。为此,应用传播矩阵理论充分考虑与这些因素有关的调谐干涉等传播效应,针对实际数据计算非均匀地下介质的高精度合成地震记录,对比Zoeppritz方程、Shuey二项近似方程、Shuey三项近似方程以及传播矩阵算法的模拟效果。研究发现:在小角度入射时Zoeppritz方程、Shuey二项近似方程和Shuey三项近似方程的反射振幅和波形基本一致,大角度入射时Zoeppritz方程与Shuey三项近似方程接近;Zoeppritz算法的模拟结果在小角度入射和浅层情况下与传播矩阵算法差别较小,而在大角度入射和深层情况下与传播矩阵差别较大,说明层间多次波的调谐干涉等传播效应不可忽略。
刘财裴思嘉郭智奇符伟张宇生刘喜武
关键词:ZOEPPRITZ方程非均匀介质
正交各向异性页岩储层方位地震AVO特征分析
<正>1、引言页岩储层作为重要的非常规储层在近些年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其微观结构具有复杂性,主要包括复杂矿物组分和有机质的分布、孔隙流体、孔隙形态以及垂直裂缝等因素,针对页岩储层开发相应的岩石物理模型并研究其地震AVO响...
符伟刘财郭智奇
关键词:地震勘探各向异性
文献传递
“松科二井”邻域岩石圈精细结构特征及动力学环境——深地震反射剖面的揭示被引量:15
2019年
为揭示"松科二井"邻域岩石圈精细结构特征,布设了一条过井近南北向的深地震反射剖面,采用多尺度药量结合的激发技术,长排列、重点段加密接收高次覆盖的采集方式,通过高保真、高保幅的处理流程获得高分辨率、高信噪比的叠前时间偏移剖面.结果显示:T4反射轴之下沉积岩层状反射与火成岩杂乱反射相间,有两处疑似上古生界地层,分别位于松科二井下方(双程走时,Two way travel time,TWT,3.5~4s)和任民—永安断隆下方(CDP,3500~4500,TWT,3~4s);中下地壳可观察到近平行的北倾反射,中和断陷下方存在上下关联的透镜状强反射,整体轮廓呈蘑菇云状,解释其为岩石圈伸展构造中发育的深部热流底辟体;北部莫霍面呈近水平连续强反射,南部徐家围子断陷区域莫霍面反射较弱,同时剖面上存在3种明显的岩石圈上地幔反射,包括倾斜地幔反射、近水平地幔反射和超深地幔反射,推断其分别为早期俯冲遗迹、早期增厚地壳底界面以及现今岩石圈底界面.本文利用过松科二井地震剖面的最新成果,揭示出古亚洲洋、蒙古—鄂霍茨克洋和古太平洋三大构造域先后作用下,保留在松嫩地块岩石圈内的结构特征,为探讨松辽盆地形成原因、构造背景及动力学因素提供新视野.
符伟侯贺晟侯贺晟刘财高锐刘财
关键词:松辽盆地深地震反射莫霍面
基于L1正则化的地震谱反演方法被引量:4
2015年
将L1正则化方法应用到地震谱反演的实现中,验证了谱反演方法在拓宽频谱宽度、提高分辨率上的可行性。对谱反演中L1正则化解的稀疏性和应用矩形窗造成结果不稳定的现象做了详细讨论,提出自动选择窗口长度进行谱反演的算法模式,并基于该模式对地震模型进行了试算。该方法有效地拓宽了数据的频谱宽度,提高了反射地震勘探的精度,为薄层的识别和更加复杂的地震勘探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符伟刘财
关键词:窗函数分辨率L1正则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