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东
- 作品数:17 被引量:43H指数:5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理学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更多>>
- 水溶液的化学方法生长ZnO纳米棒的研究被引量:1
- 2007年
- 用直接共沉淀法从水溶液中直接合成了ZnO纳米棒,用X射线衍射谱(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了ZnO纳米棒的结构、形态.研究了金属离子和稳定剂浓度及相对比例、生长衬底和生长时间对纳米棒形态和尺寸的影响.用直接共沉淀法从水溶液中在玻璃衬底上生长的纳米ZnO基本都为棒状结构,在Si衬底上生长的纳米ZnO出现了棒状、十字架状和树枝状等多种形状,而在石英衬底上生长的纳米ZnO,出现对称性非常好的球形的ZnO.改变稳定剂HMT与醋酸锌的比例,发现ZnO的平均尺径主要和醋酸锌的浓度有关,随着醋酸锌浓度的降低,纳米棒的尺寸减小,相应的纳米棒的密度随之降低.在生长过程中,开始生长1~2分钟,衬底上只有一层形貌不明显的泥状ZnO,生长延长到10分钟后,出现垂直衬底生长的ZnO纳米棒,同时周围存在一层泥状物,1小时后的纳米棒与生长10分钟的没有发生改变,只是泥状物消失.
- 林传金王引书郑东
- 关键词:ZNO纳米棒形貌
- 《二氧化硅孔材料的模板合成》化学综合实验的建设
- 2011年
- 化学综合实验"二氧化硅孔材料的模板合成"是为大学化学专业本科生开设的一个实验教学课程。其实验的主要内容是,首先合成制备单分散的聚苯乙烯乳胶粒子,然后以此单分散的聚苯乙烯乳胶粒子为初始材料,利用胶体晶模板法制备二氧化硅三维有序孔材料。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所制备的各级样品进行表征。教学实践发现,当作为初始材料的聚苯乙烯乳胶粒子尺寸较大时,三维有序孔材料的制备成功率高。文中介绍了此实验的建立以及对其进行改进的过程。
- 贺昌城刘正平郑东武英申秀民
- 关键词:实验教学教学研究
- 聚焦离子束电子束系统及其在生物学和医学上的应用
- 2007年
- 聚焦离子束电子束系统在材料失效分析、纳米材料结构表征与性能分析以及纳米器件研制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该系统在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的应用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介绍聚焦离子束电子束系统的组成、性能、相关功能及其在生物学和医学上的若干应用,包括透射电镜生物样品制备、细胞和组织内部结构观察与三维重构等。
- 郑东
- 氟氧化物玻璃陶瓷中铒激活中心的双光子三光子与四光子近红外量子剪裁发光(英文)
- 2017年
- 研究了掺铒的氟氧化物玻璃陶瓷的双光子、三光子与四光子近红外量子剪裁发光。我们测量了掺铒的氟氧化物玻璃陶瓷的X射线衍射谱、吸收谱、从可见到近红外的发光光谱与激发光谱。当Er3+浓度从0.5%增加到2.0%,发现铒离子的~4I_(15/2)→~2G_(7/2),~4I_(15/2)→~4G_(9/2),~4I_(15/2)→~4G_(11/2),~4I_(15/2)→~2H_(9/2),~4I_(15/2)→(~4F_(3/2),~4F_(5/2)),~4I_(15/2)→~4F_(7/2),~4I_(15/2)→2 H11/2,~4I_(15/2)→~4 S_(3/2) ,~4I_(15/2)→~4F_(9/2),与~4I_(15/2)→~4I_(9/2)红外激发谱峰的强度增加了大约5.64,4.26,2.77,7.31,6.76,4.75,2.40,11.14,2.88,和4.61倍,同时,铒离子的~4I_(15/2)→~2G_(7/2),~4I_(15/2)→4 G9/2,~4I_(15/2)→4 G11/2,~4I_(15/2)→2 H9/2,~4I_(15/2)→(~4F_(3/2),~4F_(5/2)),与~4I_(15/2)→~4F_(7/2)的可见激发谱峰的强度减小了1.36,1.93,3.43,1.01,2.24和2.28倍。也就是说我们发现红外发光与激发的强度都增强了2~11倍,与此相伴的可见的发光与激发强度都减小了一到三倍。而且,1 543.0与550.0nm发光的激发谱不仅在峰值波长而且也在波峰形状上非常相近。上述实验结果证实了所看到的现象为多光子近红外量子剪裁发光现象。为了更好的分析量子剪裁的过程与机理,还测量了主要的可见与红外发光强度随激发强度的改变;发现所有可见和红外发光强度都基本上是随激发强度成线性变化关系;其中,可见的发光强度随激发强度的改变呈略大于线形一次幂的变化关系,它是由于小的激发态吸收造成的;而1 543.0nm红外发光强度随激发强度的变化呈略小于线形一次幂的变化关系,它即是量子剪裁发光的特征现象。还发现~4I_(9/2)能级的双光子量子剪裁主要由{~4I_(9/2)→4 I_(13/2),~4I_(15/2)→~4I_(13/2)}ET^(r31)-ET^(a01)交叉能量传递所导致;~4 S_(3/2) 能级的三光子量子剪裁主要由{~4 S_(3/2) →~4I_(9/2),~4I_(15/2)→~4I_(13/2)}ETr53-ETa01和{~4I_(9/2)→~4I_(13/2),~4I_(15/2)→~4I_(13/2)}ET^(r31)-ET^(a01)�
- 陈晓波李崧郭敬华周固樊婷婷于春雷郑东赵国营陶京富林伟陈鸾胡丽丽
- 关键词:太阳能电池
- 紫外辐射ZnO纳米棒的生长及性能被引量:2
- 2007年
- 用退火法在玻璃、硅片衬底上先生长ZnO籽晶,然后在90℃下在醋酸锌和六亚甲基四胺溶液中生长了直径约为17 nm的ZnO纳米棒。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了不同衬底上生长的ZnO纳米棒的结构和择优生长取向,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ZnO的形态,用荧光光谱仪分析了纳米棒的发光特性,讨论了籽晶、衬底类型和衬底放置方式对纳米棒的尺寸、排列趋向性和光学性能的影响。纳米棒的直径和排列依赖于衬底的初始状态,籽晶可以减小纳米棒的尺寸,增强纳米棒的排列有序性;一旦衬底上生长了籽晶,后续生长的纳米棒的尺寸、排列和性能与衬底的类型无关,纳米棒都具有强的紫光发射。但衬底的放置方式会影响其上纳米棒的形态,竖直放置的衬底易生长尺寸分布均匀的准有序排列的纳米棒。
- 别亚青叶英博詹自敏林三井郑东王引书
- 关键词:ZNO纳米棒紫外辐射
- 纳米氧化锌颗粒的荧光光谱特性及测试条件的影响被引量:6
- 2006年
- 分别用沉淀法和有机物单源的热分解方法从溶液中生长了不同尺寸的氧化锌纳米晶体,研究了纳米晶体的荧光特性及其对测量样品状态的依赖关系.尺寸比较大的ZnO纳米晶体在固态下其荧光光谱为宽阔的发光带,并在宽阔发光带上出现一系列明显的精细结构,而分散于有机溶剂中时其荧光由激子复合发射和通过氧空位的复合发射组成.分散于有机溶剂中的中等尺寸的表面包裹的纳米ZnO晶体的荧光由激子荧光、通过浅杂质的发射和通过本征缺陷复合的荧光组成,其强度随着测量浓度的升高而增强,并且激子的荧光发生红移;尺寸比较小的表面包裹的纳米晶体的荧光为激子复合和通过氧空位复合的荧光组成,激子荧光强度、通过氧空位的发光强度及其相对强度随着纳米晶体浓度的变化而变化,测量浓度的升高,激子发光峰没有位移,但与缺陷态相关的激发光荧光发生红移.
- 林传金王引书郑东刘惠民丁凤莲樊洁平
- 关键词:荧光特性
- LEO SUPRA系列热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
- 2005年
- 本文介绍LEOSUPRA系列热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的性能及特点 ,主要包括肖特基场发射电子源、电子光学系统以及检测器等。
- 郑东
- 关键词:扫描电子显微镜场发射LEO电子光学系统电子源肖特基
- 玻璃中CdSeS纳米晶体的室温光致发光谱被引量:5
- 2003年
- 对掺有过饱和的镉、硒和少量硫的玻璃在500~800℃分别退火4h,生长了不同尺寸的CdSe1-xSx纳米晶体。测量了纳米晶体的室温吸收光谱和光致发光(PL)光谱,550℃生长的样品在300~800nm的范围没有观察到吸收和发光峰,表明温度低于550℃玻璃中不能形成纳米晶体。生长温度在600~650℃,纳米晶体的PL光谱主要为两个宽的发光带,即带边激子发光带和通过表面态复合的发光带。随着生长温度的升高,带边复合发光的蓝移减小,通过表面态的发光逐渐消失,并出现了叠加于宽发光带上的一系列明显的弱发射峰。不同温度生长的样品中,叠加峰的能量相同。同一样品中叠加峰的能量不随激发光波长的变化而变化。
- 王引书郑东孙萍王一红刘惠民桑丽华王若桢
- 关键词:纳米晶体室温光致发光谱
- 激光共聚焦显微成像技术在植物细胞微丝骨架三维动态观察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10年
-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aser scanning confocal microscope,LSCM)是目前生物学领域应用最广泛、分辨率高的仪器。可用于细胞内形态结构观察及三维重建、组分空间定位、实时动态变化监测等研究,图像分析软件还能提供荧光强度、空间距离定量测定的丰富信息。本文以携带GFP融合拟南芥丝束蛋白1(AtFIM1)的肌动蛋白结合结构域2(fABD2)基因的B Y-2转基因细胞系为材料,运用LSCM技术观察到间期细胞的网络状微丝结构并重构出胞内微丝的三维网络结构;实时动态监测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微丝骨架的动态变化;通过细胞内荧光强度的分布直观地看出BY-2细胞胞质分裂过程中微丝骨架的动态变化。这些结果显示出LSCM在研究植物细胞微丝骨架的三维网络动态结构及图像荧光强度分析与统计方面的优越性。
- 薛秀花张晓嫣郑东任海云
- 关键词: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微丝骨架肌动蛋白结合蛋白胞质分裂
- 受激发射损耗显微术及其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
- 2011年
- 由于受到光学衍射的限制,均匀照明宽视场荧光显微术和激光共焦扫描显微术的分辨率约为200~300nm。近年来受激发射损耗显微术在突破衍射极限以及应用方面取得许多令人瞩目的成果。本文简要介绍受激发射损耗显微术的原理、方法及其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
- 郑东
- 关键词:衍射极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