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桂
- 作品数:21 被引量:25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 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融合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 <正>第一部分: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与意义(一)选题背景我们都知道,在这些年中,我国的信息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我们现在已经处于信息技术的时代背景之下了,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时候都不离不开信息技术,我们工作和生活...
- 周协军张永桂陈培锋
- 文献传递
- 实施体教融合促进普通高中学生运动员和学校体育共同发展--以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女子垒球业余训练为例被引量:5
- 2021年
- 南京市江宁高级中学是一所以女子垒球项目为特色的省级四星级高中,学校女子垒球队在省级、全国以及洲际比赛中曾多次取得优异成绩,为国家队和江苏省队输送了多名高水平垒球人才。在体教融合方面,学校敢于先行先试,多年来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在垒球运动的带动下,学校的其他体育运动项目也得到了推动与发展,起到了辐射和带动作用。本文基于体教融合,从学校垒球运动的校本教材编制、校内二级联赛的开展以及学生运动员的纵向、横向发展等方面入手,简要阐述在体教融合背景下,如何促进学生运动员和学校体育共同发展,希望能为基层学校在未来发展实践“体教融合”以及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提供借鉴。
- 张永桂包德明
- 关键词:学校体育
- 发展学生体能游戏二则
- 2016年
- 一、贪吃蛇游戏目的:发展学生耐力素质,提高心肺功能。游戏准备:足球场一块、短绳若干根。游戏方法 :全班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甲、乙两队,每人腰间系一根短绳(绳结打在背后),两队队员分别站在足球场半场各条线的交叉点上(包括中线与边线、中圈的交叉点)充当"食物",且每个点站1-2人。游戏开始后,"蛇头"从规定地点出发,在本队半场内沿线跑动,依次"吃"(击掌)掉站在交叉点的"食物"。
- 张永桂
- 关键词:游戏
- 信息技术与体育教学融合的现状与对策研究
- 第一部分: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与意义(一)选题背景我们都知道,在这些年中,我国的信息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我们现在已经处于信息技术的时代背景之下了,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时候都不离不开信息技术,我们工作和生活的时候...
- 周协军张永桂陈培锋
- 关键词:教学融合教学背景初中思想品德课程信息技术中学体育教师教学论
- 高中生体能发展的“二化三性”教学策略——以发展力量素质为例
- 2020年
- 体能模块是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中必修必学的内容之一,占有1个学分18课时,充分显示了其在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科学有效地发展学生的体能,不仅能促进高中学生运动技术水平的提升,对培养学生的体育与健康学科核心素养也具有重要的价值。
- 张永桂包德明
- 让体育课堂教学中的“课课练”真的发生——以“江苏省第三届高中青年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为例被引量:1
- 2019年
- 为了遏制我国青少年体质下降的趋势,体育课堂教学中的“课课练”再次被广大体育教师所重视。本文针对“江苏省第三届高中青年体育教师基本功比赛”教学环节中的“课课练”内容和练习时间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改进策略。
- 张永桂
- 关键词:体育课堂课课练
- 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易犯错误及改进策略
- 2017年
- 篮球比赛的胜负取决于得分的多少,而得分的唯一手段是投篮。投篮是一项较为复杂的技术动作,它主要由持球方法、瞄准点、投篮力量的运用、出手角度、球的旋转、抛物线和入篮角度等环节组成。在所有的投篮技术中,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是基础,它具有出手点高、便于结合和转换其它攻击动作,如果能正确掌握并运用好该项技术,将会获得最大的效益。
- 张永桂
- 关键词:投篮易犯错误
- 利用篮球发展学生耐力素质游戏三则
- 2017年
- 游戏目的:发展学生速度耐力,提高身体的灵活性。
游戏准备:在篮球场的一条底线(起点)处放四个篮球,两条罚球线、中线和另一条底线上各放一个球托。
- 张永桂陈戴军李路
- 关键词:篮球
- 以“2+3”模式促体育课堂“学、练、赛、评”一体化实施——以高中体育足球选项之运动技能有效运用与提升教学为例被引量:16
- 2021年
- 王登峰司长在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新闻发布会上指出,当前学校体育改革的目标就是要瞄准教会、勤练、常赛的模式推进,促进青少年体质增强和运动技能的有效运用。基于此,本文以高中体育足球选项教学之运动技能有效运用与提升为例,从建立课堂任务清单、设置技能提升自助“超市”、开展校内二级联赛和制定“捆绑考核”评价等四个方面着手,深入探析高中体育课堂的“学、练、赛、评”一体化实施路径。
- 张永桂包德明
- 篮球选修班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设计(水平五)
- 2015年
- 设计思路 本节课是双手胸前传接球单元的第三次课,授课对象是水平五高一年级篮球选修班学生(男生班)。通过前两节课的学习,绝大多数学生对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动作有所了解,但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他们对技术掌握的程度参差不齐,有的学生传球动作和准确度都好。
- 张永桂
- 关键词:篮球选修课双手胸前传接球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