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永杰

作品数:22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农业科学
  • 5篇文化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5篇动物
  • 5篇动物解剖学
  • 4篇山羊
  • 4篇教学
  • 3篇应激
  • 3篇实验教学
  • 3篇猪流行性腹泻
  • 3篇流行性
  • 3篇流行性腹泻
  • 3篇免疫
  • 3篇肌电
  • 3篇腹泻
  • 3篇病毒
  • 3篇超微
  • 3篇超微结构
  • 2篇畜禽
  • 2篇畜禽产品
  • 2篇畜禽健康
  • 2篇药物预防
  • 2篇十二指肠

机构

  • 21篇西北农林科技...
  • 3篇榆林学院
  • 3篇陕西省动物疫...
  • 3篇陕西诺威利华...
  • 1篇福建农林大学

作者

  • 22篇武永杰
  • 15篇徐永平
  • 10篇马琳
  • 5篇陈树林
  • 5篇李贤
  • 4篇赵慧英
  • 3篇赵光明
  • 3篇冯平
  • 3篇杨文欢
  • 2篇逄国梁
  • 2篇杨海花
  • 1篇李志西
  • 1篇孙曼
  • 1篇黄双
  • 1篇杜双奎
  • 1篇范宁娟
  • 1篇李强

传媒

  • 5篇动物医学进展
  • 2篇中国动物检疫
  • 1篇黑龙江畜牧兽...
  • 1篇解剖学报
  • 1篇山东农业科学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甘肃畜牧兽医
  • 1篇畜牧兽医学报
  • 1篇云南农业大学...
  • 1篇科教导刊
  • 1篇科教导刊(电...
  • 1篇高教学刊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年份

  • 8篇2024
  • 1篇2022
  • 2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08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视频辅助教学应用于动物解剖学实验教学的效果及分析被引量:7
2015年
为了探讨在动物解剖学实验教学中加入视频辅助教学的效果,本学期增加了视频辅助教学环节,并与传统的浸制标本教学同时应用于动物解剖学实验教学。通过教学观察,问卷调查以及成绩分析,考查视频辅助教学应用于动物解剖学实验教学的效果。结果显示,通过在动物解剖学实验教学中加入视频辅助教学,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降低实验教学中甲醛对师生的毒副作用,进而对动物解剖学实验教学产生促进作用。
马琳武永杰徐永平赵慧英李贤陈树林
关键词:动物解剖学实验教学
奶山羊睾丸支持细胞分离培养与鉴定
2024年
本研究以2月龄莎能奶山羊为实验动物分离睾丸支持细胞(SCs),比较三种酶消化法(胰酶消化法、两步酶消化法和两步混合酶消化法)的分离效率,并采用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技术评估培养效果。结果显示,两步酶消化法和两步混合酶消化法获得的细胞数量以及细胞活率和增殖力均显著高于胰酶消化法。形态学观察两步酶消化法分离的细胞符合典型SCs形态,并能稳定传代至第5代。HE染色可观察到细胞核中的双极小体,油红O染色可见细胞核周围大小不一的脂滴。免疫荧光染色显示SCs特异蛋白WT1和Vimen-tin抗体免疫阳性率大于96%。超微结构观察发现细胞结构完整,细胞器丰富,细胞核呈不规则形状,符合SCs超微结构特征。综上,两步酶消化法操作简单、成本低,且分离的SCs数量多、活力好、纯度高,能在体外稳定培养,为最佳的奶山羊SCs分离方法,可为深入开展奶山羊雄性生殖机能研究提供良好的细胞学模型。
武永杰刘耿辰黄雨祺马琳陈鸿徐永平
关键词:奶山羊睾丸支持细胞分离培养方法超微结构
β_(2)-肾上腺素能受体与神经丝在山羊脾中的分布和共定位研究
2024年
为探讨肾上腺素能神经与脾功能联系,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和免疫荧光双标记法观察β_(2)-肾上腺素能受体(β_(2)-AR)和羊脾神经丝(NFs)在山羊脾中的表达分布特点。结果显示,β_(2)-AR免疫反应阳性产物在山羊脾中分布广泛,白髓、红髓、中央动脉、被膜、小梁、边缘区均有不同程度的着色,白髓中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红髓(P<0.01),极极显著高于边缘区和被膜(P<0.001);红髓中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边缘区和被膜(P<0.01);NFs免疫反应阳性产物在山羊脾中红髓、被膜、小梁、小血管、白髓和边缘区均有不同程度的着色,红髓中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白髓(P<0.05),极显著高于边缘区(P<0.01);被膜中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边缘区和白髓(P<0.01)。共定位研究表明β_(2)-AR和NFs在3个区域存在共定位关系,在平滑肌细胞构成的被膜和小梁中存在,在富含平滑肌细胞的小血管(如中央动脉)中存在,在T、B淋巴细胞丰富区域(如白髓、红髓和边缘区)存在。表明交感-肾上腺素能神经系统对机体免疫具有调控作用。β_(2)-AR和NFs共定位结构证明脾受到交感-肾上腺素能神经的调控,交感神经纤维通过释放神经递质-去甲肾上腺素,作用于脾上的肾上腺素能受体实现功能调控。
李晓萌窦体馨李志伟叶守冲杨松桦徐永平武永杰
关键词:神经丝蛋白山羊
畜禽机体散热指数及畜禽气候应激风险防范方案
本发明公开了畜禽机体散热指数及畜禽气候应激风险防范方案。所公开的畜禽机体散热指数CTI=C<Sub>0</Sub>‑(0.026+0.564W+0.0181Δt*W)*Δt*V。本发明根据温度、湿度、风力三种主要物理因素...
徐永平武永杰逄国梁张金杨鹏超李贤
猪流行性腹泻灭活疫苗佐剂筛选
2024年
为探究不同佐剂对猪流行性腹泻灭活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选用水包油佐剂A(O/W)、油包水佐剂B(W/O)和双相佐剂C(W/O/W)3种不同佐剂配制疫苗,分别接种3~5日龄仔猪后攻毒,综合评价不同佐剂的免疫效果。结果显示:A、B佐剂组疫苗免疫猪的抗体水平低于C佐剂组;攻毒后进行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检测发现,仅C佐剂组试验猪全部呈阴性;剖检所有疫苗免疫组试验猪均未发现脏器病变。结果说明:双相佐剂制备的灭活疫苗免疫效果明显优于水包油和油包水佐剂疫苗,且安全性较高,可优先选择双相佐剂制备猪流行性腹泻灭活疫苗。本研究为猪流行性腹泻疫苗制备、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沈娜麻文静苏红萍陈瑞肖普辉武永杰代德华李准赵光明杨文欢吴艳马飞王峰张磊冯平
关键词:猪流行性腹泻灭活疫苗佐剂
γ干扰素与乙酰胆碱对家兔十二指肠肌电活动的协同作用研究被引量:1
2020年
通过系统地研究γ干扰素-乙酰胆碱对家兔十二指肠肌电活动的协同作用规律,为探索IFN-γ影响十二指肠运动的作用机制及其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按正交试验设计分组,采用BL-420F生物机能试验系统实时监测不同剂量的IFN-γ联合乙酰胆碱对家兔十二指肠肌电活动的影响。在单因素IFN-γ的作用下,十二指肠肌电活动指数随着IFN-γ剂量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而在氯化氨甲酰胆碱的作用下,随着IFN-γ剂量的增加,十二指肠肌电活动指数整体上呈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当且氯化氨甲酰胆碱的浓度越大,十二指肠肌电活动指数下降的幅度也越大。细胞因子IFN-γ可能是通过胆碱能神经这条途径发挥对十二指肠的调节作用,这是除经典内分泌调节、下丘脑-垂体-靶腺轴外,一种通过神经系统作用间接支配靶器官活动的神经传导作用模式。
赵建帅张金辛先萌武永杰杜宜楠郭雅茹张莹利徐永平
关键词:Γ干扰素乙酰胆碱十二指肠家兔
一种原花色素多聚体的制备方法及原花色素多聚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花色素多聚体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准备原料,所述原料为杨梅叶或葡萄籽;对原料进行预处理得到原料粉;将原料粉与丙酮水溶液混合得到混合溶液,然后向混合溶液中加入抗坏血酸,避光间歇震荡提取得到混合料液;对得...
杨海花 姜坤 叶焕峰武永杰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YL株分离鉴定及仔猪感染试验被引量:1
2024年
从腹泻仔猪肠道组织中分离获得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地方分离株,并对其致病性进行初步分析。对陕西某养殖场采集有腹泻症状3~5日龄仔猪的十二指肠,经RT-PCR检测为PEDV核酸阳性。将阳性样品处理后接种Vero细胞进行病毒分离,并对分离毒株进行病毒含量测定、致病性试验。结果显示,分离到1株PEDV毒株(命名为YL株)。将分离的PEDV病毒液以不同滴度口服接种健康仔猪,2.0 mL/头,发现10^(5.5)TCID_(50)/mL剂量组接种1日后,100%(3/3)试验猪出现腹泻症状。
苏红萍沈娜麻文静陈瑞肖普辉武永杰赵光明杨文欢吴艳张磊冯平
关键词:猪流行性腹泻病毒
3种生物样本透射电镜OTE染色效果
2024年
为探究乌龙茶提取物(OTE)取代醋酸双氧铀(UA)在畜牧生物样本透射电镜制样中的染色效果,选取畜牧业中3种常见的生物样本即山羊坐骨神经、酵母菌及苜蓿叶片组织为测试对象,经多聚甲醛-戊二醛PBS混合溶液预固定后制备超薄切片,采用OTE染色,再用透射电镜观察样品反差情况,并与传统UA染色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3种生物样品的OTE单染组和双染组(OTE-Pb双染)在反差对比度、图像清晰度、结构辨识度等方面均与对应的UA单染组和双染组(UA-Pb双染)相当,甚至更佳。结果说明OTE染色在畜牧生物类样品透射电镜制样中的染色效果稳定,反差良好,而且比常规使用的UA安全性高,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武永杰马琳赵慧英周若言陈鸿徐永平
关键词:超微结构透射电子显微镜
回归分析法研究大黄素对家兔十二指肠肌电作用的机制被引量:1
2021年
通过建立家兔耳缘静脉注射大黄素的剂量和十二指肠肌电活动指数之间的回归方程,为探究大黄素对十二指肠平滑肌运动的作用机制提供依据。选用体重2 kg左右的青年健康家兔42只,雌雄各半,通过手术埋置电极建立肌电活动监测动物模型;33只家兔随机分为对照组和1 mg/kg~15 mg/kg等10个给药剂量组,每组3只,通过回归分析所得数据建立数学模型;通过统计学分析取促进或抑制作用最明显的剂量组,进行阿托品阻断试验设计,用于评价胆碱能神经在大黄素影响十二指肠平滑肌运动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随着剂量增加,大黄素对十二指肠平滑肌有先促进后抑制的一正一反双峰型趋势,1 mg/kg~5 mg/kg各剂量均有促进作用,6 mg/kg~15 mg/kg各剂量均有抑制作用;利用Origin 2017采用双峰拟合并引入的阶跃函数a(x)与b(x)建立数学模型为F(x)=3.693+a(x)×4.608×exp{-exp[-(x-1.821)/1.023]-(x-1.821)/1.023+1}+b(x)×(-2.386)×exp{-exp[-(x-7.832)/1.945]-(x-7.832)/1.945+1},a(x)=1,x≤5.1890.x>5.189,b(x)=0,x≤5.1891.x>5.189,该函数的拟合精度R 2=0.9685,P<0.01,说明函数拟合精度高;阻断试验表明,注射阿托品后,0、2、8 mg/kg大黄素剂量组均显著降低,且3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阿托品能阻断大黄素对十二指肠平滑肌的影响;当剂量达到10 mg/kg及以上时,家兔出现焦躁不安,严重者甚至出现抽搐、角弓反张、血便等症状。研究结果为阐明大黄素对十二指肠运动的调节机制和大黄素类药物研发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
万仕成赵建帅肖妍王莹刘晨熙崔伊檬张金惠乔岳杨松桦张莹利武永杰徐永平
关键词:大黄素十二指肠家兔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