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宁表

作品数:16 被引量:131H指数:6
供职机构:香港城市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10篇催化
  • 7篇加氢
  • 7篇催化剂
  • 6篇配合物
  • 4篇选择加氢
  • 4篇水溶
  • 4篇水溶性
  • 3篇钌膦配合物
  • 3篇甲醇
  • 3篇CU-ZNO
  • 2篇氧化物
  • 2篇氧化锆
  • 2篇三嗪
  • 2篇柠檬醛
  • 2篇钯配合物
  • 2篇钯配合物催化
  • 2篇两相体系
  • 2篇均三嗪
  • 2篇加氢反应
  • 2篇合成甲醇

机构

  • 16篇香港城市大学
  • 8篇四川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工程物理...
  • 1篇电子工业部

作者

  • 16篇黄宁表
  • 12篇田金忠
  • 6篇李贤均
  • 5篇陈华
  • 4篇胡家元
  • 3篇梁东白
  • 3篇孙孝英
  • 3篇丛昱
  • 3篇黎耀忠
  • 3篇张涛
  • 2篇郑文旭
  • 2篇李国卿
  • 2篇田安民
  • 2篇包信和
  • 2篇张家良
  • 2篇牟宗信
  • 2篇王欣
  • 2篇程溥明
  • 1篇李述汤
  • 1篇陈骏如

传媒

  • 4篇分子催化
  • 4篇Chines...
  • 2篇燃料化学学报
  • 1篇半导体情报
  • 1篇核技术
  • 1篇四川大学学报...
  • 1篇石油学报(石...

年份

  • 2篇2005
  • 5篇2000
  • 1篇1999
  • 5篇1998
  • 1篇1997
  • 2篇1996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溶性钯配合物催化柠檬醛的选择加氢反应研究 Ⅰ.反应条件的影响被引量:6
1998年
研究了在水/有机物两相体系中水溶性钯-膦配合物催化柠檬醛的加氢反应.考察了反应温度、氢气压力、底物和催化剂浓度、反应时间、水相pH值等对该反应的影响,并与几种柠檬醛衍生物的加氢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仅用蒸馏水作水相,则主要产物是二氢香茅醛(>93%);而水相中加入Na2CO3后,则主要产物为香茅醛(97%),且加氢速度比同样条件下使用Pd/C催化剂快得多.
黎耀忠陈华胡家元李东文李贤均田金忠黄宁表李瑞祥
关键词:加氢柠檬醛香茅醛
水溶性钌-膦配合物催化肉桂醛和4-苯基-3-丁烯-2-酮的选择加氢被引量:9
1998年
水溶性钌┐膦配合物催化肉桂醛和4┐苯基┐3┐丁烯┐2┐酮的选择加氢胡家元陈华王祥智李贤均*(四川大学化学系络合催化研究室,成都610064)田金忠黄宁表(香港城市大学生物及化学系,香港九龙)关键词钌配合物,肉桂醛,苯丁烯酮,选择加氢分类号O643/O...
胡家元陈华王祥智李贤均田金忠黄宁表
关键词:肉桂醛加氢钌膦配合物
加氢催化剂程序升温硫化的研究被引量:5
1997年
用程序升温硫化(TPS)技术研究了NiO-MoO3/Al2O3加氢精制催化剂。结果表明,Ni-MoS是该催化剂的主要活性相;预处理焙烧温度是影响生成NiMoS前身物NiMoO(或NiMoOA1)的重要因素之一;当焙烧温度为550℃时,有利于NiMoS相生成,且NiMoS量和加氢脱硫有很好的对应关系。
施力田金忠黄宁表李承烈
关键词:石油炼制催化剂硫化加氢
水溶性钯配合物催化柠檬醛的选择加氢研究 Ⅱ.催化剂的循环使用被引量:1
1998年
研究了以水溶性PdCl2(TPPTS)2为催化剂,在水/有机物两相体系中,添加TPPTS、CTAB、PVA、明胶和碳酸钠对柠檬醛加氢反应及催化剂稳定性的影响.添加配体TPPTS、明胶或表面活性剂CTAB有利于减少钯黑的形成,但会引起催化活性的降低;而添加PVA和Na2CO3,虽然都不能抑制钯黑的形成,但后者的添加会明显提高加氢速度;发现,明胶加碳酸钠的体系不仅可以稳定催化剂的活性物种,避免钯黑的析出,而且催化反应的转化率及选择性都较高.
黎耀忠程溥明陈华李贤均田金忠黄宁表
关键词:水溶性钯配合物加氢柠檬醛催化剂
超细Cu-ZnO-ZrO_2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CO_2加氢合成甲醇的性能被引量:66
2000年
采用溶胶 凝胶法、共沉淀法和共沸蒸馏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粒度范围的超细Cu ZnO ZrO2 催化剂 ,并应用BET ,XRD ,TEM和TPR等物理化学方法对催化剂的结构和物化性质进行了表征 ,同时考察了催化剂上CO2 加氢合成甲醇的反应性能 .结果表明 ,超细Cu ZnO ZrO2 催化剂具有粒度小、颗粒分布均匀和稳定性好的特点 ,并发现超细Cu ZnO ZrO2 催化剂比大颗粒的工业Cu ZnO Al2 O3 催化剂具有更高的催化活性 ,而且随着催化剂粒度的减小 ,甲醇合成活性进一步增大 .研究还发现 ,ZrO2 具有稳定反应活性中心的作用 .
丛昱田金忠黄宁表徐长海张涛孙孝英关文梁东白
关键词:催化剂氧化锆加氢甲醇
三氨基取代三均三嗪系列氧化物分子结构和性质的密度泛函研究
在合成含嗪环类高氮含能材料分子中,对其嗪环上的氮进行氧化将有助于提高分子的生成热和改善氧平衡比。本文在近年来我们对三均三嗪类衍生物高能量密度物质性质研究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对三氨基取代三均三嗪系列氧化物作为高能量密度物质的可...
王欣郑文旭黄宁表田安民舒远杰
关键词:密度泛函均三嗪
文献传递
两相体系中钌膦配合物催化4-苯基-3-丁烯-2-酮加氢反应的研究被引量:9
1999年
研究了水和有机物组成的两相催化体系中,由RuCl3-TPPTS(TPPTS:P(m-C6H4SO3Na)3)原位反应生成的催化活性物种对4-苯基-3-丁烯-2-酮(又名苄叉丙酮)的催化加氢反应.考察了钌浓度(1.0×10-3~6.0×10-3mol/L)、氢压(1.0~6.0MPa)、反应温度(30~70℃)、配体浓度(1.2~7.2×10-2mol/L)、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AB: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及反应时间等对加氢反应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并与以配合物RuCl2(TPPTS)3为催化剂前体生成的催化活性物种对加氢反应的活性及选择性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分别由配合物RuCl2(TPPTS)3及RuCl3-TPPTS原位反应生成的催化活性物种,都只催化4-苯基-3-丁烯-2-酮的C=C键选择加氢.由配合物RuCl2(TPPTS)3形成的催化体系的加氢活性及选择性均优于RuCl3-TPPTS原位反应生成的催化活性物种.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加入,使加氢反应活性下降。
胡家元陈华李贤均田金忠黄宁表
关键词:选择加氢苄叉丙酮
水溶性钯-膦配合物催化1-己烯加氢反应研究被引量:7
1996年
研究了水溶性钯-膦配合物PdCl2(TPPTS)2催化1-己烯加氢反应,考察了两相催化体系中添加表面活性剂CTAB,膦配体TPPTS,以及溶液pH值等对反应的影响,证明了1-己烯加氢反应中有一诱导期.反应中涉及两种催化活性物种.一种是由PdCl2(TPPTS)2还原生成的低氧化态催化物种,它在一定的CTAB浓度下,可以保持相当的稳定性.另一种是被TPPTS或H2还原形成的钯黑.根据PdCl2和TPPTS反应过程的31PNMR研究。
田金忠黄宁表刘强黎耀忠程溥明扶晖李贤均
关键词:水溶性己烯催化
三取代三均三嗪类分子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及非线性光学(NLO)性质的理论预测研究
在近年来我们对三均三嗪类化合物的分子构型、电子结构、振动频率、高能量密度性质、热分解反应机理及其与阴离子(F-、Cl-、N3-、N4-、N5-)之间的分子间相互作用的研究基础上,我们系统地对这些分子的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及...
郑文旭王欣黄宁表田安民
关键词: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均三嗪非线性光学NLO
文献传递
共沉淀法制备甲烷部分氧化制甲醇用多元复合氧化物催化剂被引量:4
1998年
采用三种共沉淀工艺制备了甲烷部分氧化制甲醇用MoCrVBiSi多元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发现不同共沉淀工艺过程对催化剂体相中Mo,Cr,V,Bi的含量及催化剂的活性有一定影响.XRD结果表明,与Cr相比,Bi与V及Mo之间有更强的结合能力.非催化与催化条件下的动力学评价结果表明,甲烷的深度氧化产物CO主要是通过甲醛生成的,而MoCrVBiSi多元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对控制甲醛的氧化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制备过程中加入适量的草酸,对提高催化剂活性有利.在甲烷转化率为10%时,醇醛总选择性可达80%.
韩占生潘卫潘伟雄赵炀李晋鲁朱起明田金忠黄宁表
关键词:甲烷部分氧化催化剂甲醇合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