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媛媛 作品数:39 被引量:250 H指数:10 供职机构: 东华理工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东华理工大学放射性地质与勘探技术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开放基金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环境科学与工程 天文地球 文化科学 核科学技术 更多>>
利用时序InSAR技术监测南水进京后北京平原地区的地面沉降 被引量:18 2021年 南水北调项目的开通,使北京市的用水结构发生明显改变,北京平原地区的地下水开采量相对减少.本文旨在利用时序InSAR技术对覆盖北京平原地区的升轨Sentinel-1A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南水进京后北京平原地区地面沉降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2017年5月到2019年12月北京朝阳地区与通州地区的最大年沉降速率分别为115 mm/a和120 mm/a,相比于南水进京前,最大年沉降速率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2)大兴区南部地区沉降速率比北部地区快30~50 mm/a;(3)石景山东部、丰台区西部等地区略有地面抬升现象,约为0~15 mm/a;(4)地面沉降速率较高地区与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吻合性达到80%以上,表明研究区内地面沉降可能成为导致地质灾害的主要诱因.总体而言,随着地下水位的逐渐上升,北京平原地区的地面沉降速率呈现逐渐减少的趋势. 晏霞 刘媛媛 赵振宇关键词:地面沉降 南水北调 某尾矿库周边稻田土对钍的吸附行为研究 2023年 研究了用某尾矿库周边稻田土吸附废水中的钍,通过静态吸附试验考察了废水初始pH、吸附时间、初始Th(Ⅳ)质量浓度、有机酸-无机酸盐对废水中钍的吸附行为,并进行了吸附动力学模型和等温吸附模型拟合,探讨了吸附机制。结果表明:针对初始Th(Ⅳ)质量浓度为100 mg/L的含钍废水,在废水初始pH=4~5、吸附时间6 h适宜条件下,Th(Ⅳ)吸附量达1.99 mg/g,吸附率达99.59%;稻田土对废水中Th(Ⅳ)的吸附过程为物理-化学吸附,吸附机制主要是均一的单分子层吸附和非均一的多分子层吸附共存。 翁兴潘 刘媛媛 宋勇 高柏 文琪 陈功新 张春艳 吴琳伟关键词:稻田土 废水 钍 动力学 基于CRITIC算法的开放街道地图面实体匹配方法 2025年 为了克服开放街道地图数据的空间异质性特征对其在数据匹配、更新等方面应用所造成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指标相关性的指标权重确定算法(Criteria Importan ce Through Inter-criteria Correlation,简称CRITIC)的开放街道地图面实体匹配方法。该方法充分考虑开放街道地图数据的空间异质性,在开放街道地图中面实体与其他数据进行匹配时,引入CRITIC算法计算开放街道地图数据中每个面要素几何相似因子的权重,避免了对匹配数据集中的所有面实体采用相同的相似因子权重,减少了人为定权方法所带来的主观性及局限性,提高了开放街道地图面实体与其他数据集的匹配精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地克服了开放街道地图数据的空间异质性特点对匹配精度的影响,提升了开放街道地图中面实体与其他面实体数据的匹配精度,匹配的准确率、召回率和F1分数分别达到97.56%、98.04%和97.80%,均优于对比方法。 刘波 吴昊雄 张子厚 张黔龙 刘媛媛 刘媛媛关键词:匹配方法 地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路径的探索 被引量:15 2021年 创新创业教育是综合型人才培养和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重要途径。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地方高校在创新创业教育实施中面临诸如“双创”理念落后、体系不科学、师资队伍不完善以及实践平台缺失等困境。在充分分析现状的基础上,文章从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教学改革路径着手,从顶层设计、教学体系、实践平台和师资队伍等多维度提出改革措施,以此保证“双创”教育在地方高校高质量开展。 刘媛媛 曾华 高柏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 专业教育 教育改革 利用渐进式SBAS-InSAR监测分析北京平原地区地表形变 被引量:8 2023年 以SBAS-InSAR解算结果为基础,采用融合序贯平差思想的渐进式SBAS-InSAR处理新增影像。在绝大部分已有数据形变参数和已有数据参数矩阵不变的情况下,仅将新增影像与较新的少部分已有影像进行增量解算,以获取所有影像时刻的地表形变结果,并以2019-06~2020-04北京平原地区地表形变为例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利用渐进式SBAS-InSAR及SBAS-InSAR获取的地表形变速率之差的平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0.01 mm/a和0.1 mm/a,且渐进式SBAS-InSAR的解算时间仅为SBAS-InSAR的1/5~1/2。 刘媛媛 晏霞 夏元平 夏元平关键词:北京平原 地表形变 序贯平差 劳模精神引领下测绘类专业“五维一体”的劳动教育新途径 2024年 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重视劳动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方针的基本要求。针对以往大学教育中存在的“重德育、智育,轻劳动教育”这一问题,该文以东华理工大学测绘类专业为主要研究对象,将新时代劳模精神与劳动教育相结合,构建劳模精神引领下测绘类专业“五维一体”的劳动教育新途径。该途径从测绘类专业的特点出发,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知识维度、能力维度、品质维度、情感维度和创新维度五个方面的能力,致力于培养具备广泛知识和创新能力、适应社会需求的新时代劳动者。 刘波 刘华 余美 惠振阳 刘媛媛 邹时林关键词:劳模精神 测绘类专业 劳动教育 铀矿区周边水体典型核素污染特征及风险评价 被引量:13 2019年 为研究铀矿区周边水体中典型放射性核素分布特征及其潜在的健康风险,对该地区周边浅层地下水及河水中放射性活度浓度进行分析测定.运用改进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和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放射性污染及不同年龄段人群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地下水与河水中放射性核素^238U、^226Ra、^232Th活度浓度(地下水:0.012~0.102,0.013~0.036,0.002~0.033Bq/L,河水:0.001~0.066,0.013~0.034,0.001~0.013Bq/L)均未超过WHO饮用水水质准则规定的标准限值,但远远高于江西省水体背景值.河水中各核素活度浓度随水流流向呈递减趋势,地下水中各核素空间分布无明显规律性特征.河水中综合污染指数高于地下水,最高值分别为9.21和6.83,属严重污染和中度污染.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幼儿和少儿致癌风险要高于成人,幼儿终身致癌风险均超过ICRP最大可接受风险值5.0×10^-5,少儿和成年超标率为33.3%和16.7%,即使未超标但也高于USEPA推荐可忽略风险水平10^-6,具有潜在致癌风险.各核素致癌风险水平呈现为^226Ra>^232Th>^238U,因而对于铀矿区周边饮用水中^226Ra和^232Th要更加重视研究. 易玲 高柏 刘媛媛 杜超超 樊骅 邝倩源 郭小凤关键词:铀矿区 放射性核素 污染特征 某铀矿山及其周边地下水中放射性核素污染调查与评价 被引量:7 2017年 为了解某铀矿山及周边地区地下水中放射性核素的污染特征及其影响,分别对研究区于丰水期、平水期和枯水期各采集了20个钻孔地下水样品进行测试,分析了^(238)U、^(230)Th、^(226)Ra、^(210)Pb和^(210)Po五种放射性核素的含量,并采用国标推荐的公式对周边居民因饮水所导致的内照射剂量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研究区地下水中未检出^(230)Th,^(238)U、^(226)Ra、^(210)Pb和^(210)Po的平均检出浓度分别为1.31μg/L、28.09mBq/L、13.98mBq/L和12.68mBq/L,由放射性核素所导致的总待积有效剂量为2.44×10-5 Sv,不会对人群构成明显危害。 徐魁伟 高柏 刘媛媛 张春艳关键词:铀矿山 地下水 放射性核素 内照射剂量 临水河放射性核素的分布特征及评价 被引量:6 2017年 研究临水河河水中放射性核素铀、钍含量的分布特征,对河水进行污染评价并估算其放射性核素所致居民剂量。结果表明,河水中铀、钍核素浓度分别在1.1~8.2、0.5~8.18μg/L范围内,距离铀矿田越近的采样点铀、钍含量越高,总体上,河水中铀、钍含量沿程呈递减趋势。采用处于铀矿田上游且距离铀矿田较远的1号采样点作为背景值,通过内梅罗污染指数法对研究区河水进行污染评价,发现临水段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放射性污染,污染指数最高为10.37,属严重污染。饮水摄入的放射性核素铀、钍浓度所致居民剂量最大值为8.84×10^(-6) Sv,低于WHO推荐的指导水平,暂时对人体健康没有危害或危害较轻。由于核素的迁移与累积特性,建议对该河水仍需持续监测与研究。 丁小燕 张春艳 高柏 刘媛媛 蒋亚飞关键词:放射性核素 污染评价 人工快速地下渗滤系统处理农村生活污水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2014年 以河砂、粉煤灰、钢渣和煤渣为渗滤介质,模拟研究了人工快速地下渗滤系统在不同水力负荷条件下对农村生活污水中主要污染组分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系统对污染物的平均去除率随水力负荷的增加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在水力负荷为1.6 m/d时,系统对污染物的平均去除效果最佳,对总磷、氨氮和COD的去除率分别为66.73%-90.06%、26.04%-89.32%和11.76%-91.51%。 马文洁 张卫民 戴强 刘媛媛关键词:地下渗滤系统 水力负荷 总磷 COD 农村生活污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