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长武
- 作品数:50 被引量:261H指数:9
- 供职机构: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浦东新区科技发展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卫生局青年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左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纠治一例
- 本文通过一例左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纠治的临床案例。分析了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的病理生理基础为锁骨下动脉起始部或无名动脉自推动脉起始部近侧端发生高度狭窄乃致闭塞,提出恢复或减轻脑缺血症状,防止脑卒中,同时改善肢体缺血症状,...
- 阮长武陈锐李志平袁培屹李谨
- 关键词:锁骨下动脉窃血综合征
- 内皮素对大鼠培养心肌细胞肥大及肌球蛋白基因表达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7
- 1997年
- 为探讨内皮素(ET)在大鼠培养心肌细胞肥大及肌球蛋白(MHC)基因表达中的作用,采用心肌细胞培养及斑点杂交的方法,同时测定心肌细胞直径、数目及3H亮氨酸(3H-Leu)掺入率,观察ET耐心肌细胞肥大及肌球蛋白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ET(10-7mol/L)作用培养心肌细胞24h后,细胞直径明显增大(P<0.01),细胞数目无明显增加(P>0.05);不同浓度ET(10-10~10-7mol/L)可刺激心肌细胞3H-Leu掺入率呈明显剂量依赖性增加;随ET浓度(10-9~10-7mol/L)增高,β-肌球蛋白重链(β-MHC)mRNA表达呈剂量依赖性增加,α-MHCmRNA表达相应减少。提示:①ET可促进心肌细胞肥大,而不诱导心肌细胞增殖;②ET促使心肌细胞由α-MHC向β-MHC转化,说明ET促心肌细胞肥大是病理性的,此作用发生在翻译前水平。
- 阮长武戴闺柱屈伸张建明
- 关键词:内皮素肌球蛋白重链基因表达
- 黛力新对心肌梗死后心衰患者焦虑的疗效及血清因子的影响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黛力新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后心力衰竭伴焦虑、抑郁患者临床症状及内皮素-1(ET-1)、人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因子-1(PAI-1)、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的影响。方法将80例AMI心力衰竭伴焦虑、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潘立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黛力新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变化;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量患者心搏量(SV)、心输出量(CO)、射血分数(EF);治疗前后应用ELISA法测定两组血清ET-1、PAI-1及AngⅡ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HAMA、HAMD评分和血清ET-1、PAI-1、AngⅡ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SV、CO、EF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左心室舒张早期/晚期速度峰值比值(VA/VE)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黛力新能有效改善AMI心力衰竭伴焦虑、抑郁患者临床症状,降低患者ET-1、PAI-1、AngⅡ水平,改善心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 沈艳阮长武魏盟
- 关键词:黛力新焦虑内皮素-1
-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TG、TC、HDL相关性研究被引量:7
- 2011年
- 目的研究国人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与TG、TC、HDL是否存在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Hp检测阴性、弱阳性、阳性组之间TG、TC、HDL差别。结果各组间性别、体质量指数没有明显差异,但阳性组TG、年龄大于阴性组,经校正年龄对血脂的影响后发现3组之间TG、TC、HDL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p感染与TG、TC、HDL均无独立相关性,这与以前国外类似研究明显不一致。
- 赵清海阮长武石益海耿一波王占成陈锐
- 关键词: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
- 慢性心衰患者外周血管功能改变及厄贝沙坦干预的影响
- 2009年
- 目的:旨在探讨血管病变检测系统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外周血管结构和功能评价中的价值,并了解厄贝沙坦干预的效果。方法:运用血管病变检测系统对35例正常人和47例CHF患者外周血管功能进行测定,并将47例CHF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和厄贝沙坦组,观察治疗前后两组外周血管功能指标[四肢血压SBP、DBP、PP、MAP、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及踝臂指数(ABI)]和心脏射血分数(EF)改变的情况。结果:常规治疗组和厄贝沙坦组四肢血压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治疗后两组血压均显著下降,厄贝沙坦组下降更为突出。两组BaPWV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分别为(1731.63±263.20)cm/s比(1426.35±312.47)cm/s,P〈0.05;(1716.50±320.40)cm/s比(1426.35±312.47)cm/s,P〈0.05];两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治疗后分别为(1610.42±278.26)cm/s,(1482.70±306.21)cm/s,P均〈0.05]。两组ABI和EF均较正常对照组下降,治疗后均明显升高,厄贝沙坦升高更显著。结论:血管病变检测系统对于CHF患者外周血管结构和功能评价很有价值。CHF患者外周血管功能早期明显异常,常规抗心衰治疗和厄贝沙坦治疗均能明显改善CHF患者外周血管功能,厄贝沙坦治疗效果更优。
- 阮长武陈锐李志平沈艳李谨蒋云
- 关键词:慢性心力衰竭厄贝沙坦
- 阿托伐他汀对血脂正常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踝血管指数的影响被引量:8
- 2010年
-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血脂正常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脉功能及血压的影响。方法 75例不伴高脂血症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6,常规降压治疗)和治疗组(n=39,常规降压治疗加阿托伐他汀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脉压(PP)及心-踝血管指数(Cardio-ankle vascular index,CAVI)在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治疗3个月末时,他汀治疗组的DBP下降不明显(P>0.05),SBP、PP及CAVI均有明显降低,与基线值及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可改善血脂正常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动脉功能和血压控制。
- 龚成云阮长武胡洋扬王占成陈锐
-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高血压心-踝血管指数
-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诊治进展被引量:5
- 2009年
- 阮长武陈锐
-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非ST段抬高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非Q波型心肌梗死诊治临床综合征
- 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术后肾功能的影响
- 2011年
-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能否减少造影剂对肾功能的影响和减少对比剂肾病(CIN)的发病率。方法选取行冠心病介入治疗(PCI)术患者80名,随机分为强化治疗组(给予阿托伐他汀40 mg·d^(-1))和常规治疗组即对照组(阿托伐他汀20mg·d^(-1)),观察2组患者(PCI)术前术后肾功能情况并作统计学处理。结果 80例患者发生CIN 15例,其中治疗组5例(12.5%),对照组10例(25%)。治疗组术后各项指标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术后尿素氮、肌酐、肌酐清除率、肾小球滤过率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有着心血管保护作用之外的肾脏保护作用,对于拟行PCI术的冠心病患者合并肾功能异常时,术前1周给予阿托伐他汀强化治疗,术后给予充分的水化治疗,可减少CIN的发病率及减少造影剂对肾功能的损害。
- 陈锐阮长武王占成李志善沈艳袁柳
- 关键词:阿托伐他汀冠心病介入治疗肾功能
- 左室肥厚与室性心律失常关系探讨
- 2004年
- 探讨左室肥厚与室性心律失常发生的关系。采用心脏超声检查及 2 4h动态心电图监测对 10 5例患者作左室肥厚及室性心律失常监测分析。结果 :左室肥厚组 (n =5 5 )室性心律失常发生较非肥厚组 (n =5 0 )明显增多 ( 67.3 %vs 2 8.0 %,P <0 .0 1)。结论
- 张建忠阮长武汪俊军张代富
- 关键词:心血管病学左室肥厚室性心律失常
- 黄芪对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40
- 2003年
- 目的 探索黄芪对大鼠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结扎大鼠左冠状动脉法制备心肌缺血再灌注 (IR)模型 ,分别以地高辛随机引物法及免疫组化法检测心肌凋亡细胞、心肌细胞bax、bcl- 2基因的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缺血再灌注心肌细胞凋亡数量显著高于假手术组 (P <0 .0 1) ,黄芪治疗组心肌细胞凋亡 (P <0 .0 5 )明显受到抑制。IR组和黄芪组bax和bcl- 2基因蛋白表达均明显增加 (P均 <0 .0 1) ,黄芪明显抑制bax基因表达 (P <0 .0 5 ) ,但对bcl- 2基因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 急性心肌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细胞凋亡加剧 ,bax、bcl- 2参与了缺血再灌注时心肌细胞凋亡凋控 ,黄芪可抑制凋亡加速基因bax的表达 。
- 阮长武张代富汪姗姗王娟方红贤
- 关键词:细胞凋亡心肌缺血再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