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7篇鼻咽
  • 6篇鼻咽癌
  • 5篇调强
  • 3篇调强放疗
  • 3篇调强放射
  • 3篇咽肿瘤
  • 3篇远期
  • 3篇肿瘤
  • 3篇疗法
  • 3篇化疗
  • 3篇放疗
  • 3篇鼻咽肿瘤
  • 2篇调强放射治疗
  • 2篇鱼类
  • 2篇远期疗效
  • 2篇适形
  • 2篇晚期
  • 2篇晚期鼻咽癌
  • 2篇疗效
  • 2篇颈部

机构

  • 9篇中山大学

作者

  • 9篇曾雷
  • 6篇韩非
  • 6篇卢泰祥
  • 5篇孙学明
  • 5篇陈春燕
  • 3篇邓小武
  • 2篇肖巍魏
  • 2篇李桂峰
  • 2篇关莹
  • 2篇周磊
  • 1篇黄劭敏
  • 1篇黄莹
  • 1篇李嘉欣
  • 1篇赵充
  • 1篇刘帅

传媒

  • 3篇中华放射肿瘤...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国癌症防治...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16
  • 3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不同剂量顺铂同步联合调强放射治疗鼻咽癌的Ⅱ期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被引量:9
2014年
目的 比较不同剂量顺铂(DDP)同步适形调强放射治疗鼻咽癌患者的急性毒副反应和近期疗效差异.方法 88例接受适形调强放射治疗和单纯同期DDP化疗的Ⅱ~Ⅲ期初治鼻咽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标准组(DDP 100 mg/m2,每3周1次,44例)和研究组(DDP 80mg/m2,每3周1次,44例).比较完成治疗方案的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急性毒副反应和治疗后3个月的近期疗效.结果 标准组同期放化疗过程中出现3~4级毒副反应32例(72.7%),研究组26例(59.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标准组和对照患者出现的急性毒副反应中,仅上消化道反应和贫血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放疗结束后3个月,全组患者鼻咽及颈部MRI检查达完全缓解(CR)者80例.标准组达CR者40例,肿瘤残留4例;研究组达CR者40例,肿瘤残留4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1).结论 在适形调强放射治疗模式下,对于中国高发区Ⅱ~Ⅲ期初治鼻咽癌患者,采用单纯同期DDP 80 mg/m2,每3周1次治疗方案,出现3~4级急性毒副反应相对较轻,患者更易耐受.单纯同期DDP 80 mg/m2,每3周1次与DDP 100 mg/m2,每3周1次方案治疗的近期疗效相似.
刘帅韩非陈春燕曾雷孙学明卢泰祥
关键词:鼻咽肿瘤顺铂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颈部淋巴结阴性鼻咽癌调强放疗远期结果
目的 评价调强放疗对颈部淋巴结阴性鼻咽癌的远期疗效和晚期毒副反应以及探讨颈部预防照射方式。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了从2003年1月至2008年10月在本中心连续接受调强放疗的270例颈部淋巴结阴性鼻咽癌患者的远期疗效和晚...
曾雷孙学明陈春燕肖巍魏李嘉欣韩非邓小武卢泰祥
文献传递
鼻咽癌综合治疗策略被引量:13
2012年
鼻咽癌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高发区主要位于南方,其中广东省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是最为高发的地区,广东省世界人口标化发病率男性为30/10万和女性13/10万,香港地区1993年至1997年新发病例为5835例,世界人口标化发病率达男性26.1/10万和女性10.1/10万。放疗是鼻咽癌最主要的治疗手段,早期病例采用单纯放疗可以取得较好疗效,5年生存率达90%以上。
曾雷卢泰祥
关键词:鼻咽肿瘤
局部晚期鼻咽癌诱导化疗加IMRT同期化疗与IMRT同期化疗的远期疗效比较被引量:16
2014年
目的 比较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诱导化疗+IMRT同期化疗与IMRT同期化疗的远期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01-2008年收治的278例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资料,其中IMRT同期化疗133例,诱导化疗+IMRT同期化疗145例.结果 随访率为96.6%.全组患者5年OS为78.1%,DMFS为78.0%,LRFS为90.6%,PFS为72.0%.IMRT同期化疗和诱导化疗+IMRT同期化疗的5年OS、DMFS、RFS、PFS分别为79.9%和76.4% (P =0.443)、77.1%和78.9% (P=0.972)、91.6%和89.8% (P =0.475),71.6%和72.2% (P=0.731).亚组分析显示T3 ~4 N0 ~1期患者诱导化疗+IMRT同期化疗并未明显改善LRFS (90.7%∶86.9%,P=0.376),N晚期患者诱导化疗+IMRT同期化疗也并未明显改善MFS (57.6%∶69.7%,P=0.275).诱导化疗+IMRT同期化疗的中性粒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减少和上消化道反应明显增加(100∶52,P=0.000;64∶35,P=0.010;90∶63,P=0.044).结论 对局部晚期鼻咽癌患者,与IMRT同期化疗相比,诱导化疗+IMRT同期化疗并未明显改善患者预后,且≥3级中性粒细胞减少、血红蛋白减少和上消化道反应明显增加.诱导化疗在局部晚期鼻咽癌治疗中的作用仍需进一步研究.
关莹孙学明曾雷陈春燕韩非卢泰祥
关键词:放化疗法
N晚期鼻咽癌调强放疗远期疗效评价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评价N晚期鼻咽癌根治性调强放疗(IMRT)的远期疗效及IMRT联合不同化疗模式对N晚期鼻咽癌患者预后影响。方法回顾分析2001--2008年间收治的179例N晚期鼻咽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单纯IMRT33例,放化疗146例(同期放化疗71例、诱导化疗加同期放化疗66例,同期放化疗加辅助化疗9例)。结果随访率96.5%,随访时间满5年者133例。全组5年总生存率为69.0%。单纯IMRT和放化疗的5年总生存率、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无复发生存率、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47.7%和73.7%(X2=13.91,P=0.000)、49.2%和68.3%(X2=4.97,P=0.026)、74.5%和92.4%(X2=9.87,P=0.002)、37.5%和65.1%(X2=11.65,P=0.001),放化疗中同期放化疗、诱导化疗加同期放化疗、同期放化疗加辅助化疗的生存率相似,但诱导化疗加同期放化疗的无远处转移生存率比单纯IMRT的高(X2=4.65,P=0.031)。结论N晚期鼻咽癌患者单纯IMRT后远处转移率仍较高,诱导化疗加IMRT联合同期化疗也许是较为合理的治疗手段。
孙学明黄莹陈春燕曾雷韩非卢泰祥
关键词:鼻咽肿瘤调强放射疗法鼻咽肿瘤放化疗法
局部复发鼻咽癌再程适形调强放射治疗的
目的 回顾分析局部复发鼻咽癌再程适形调强放射治疗(IMRT)的长期疗效、远期毒副反应以及独立预后因素.材料和方法共345例诊断为局部复发鼻咽癌且接受再程IMRT纳入分析.男性268例,中位年龄45岁(21-75岁),T1...
田允铭关莹肖巍魏曾雷黄劭敏邓小武赵充韩非
大坝、外来物种、理化因子对珠江主要江河鱼类群落结构的趋同/趋异效应
获悉珠江流域广西主要江河鱼类群落结构特征,探究在过去几十年间,生境变迁对珠江主要江河鱼类群落结构的趋同/趋异效应。参照20世纪80年代珠江流域渔业资源调查站点设置,本研究于2013年10月至2015年9月在桂江、郁江、右...
曾雷周磊郭丁力李桂峰
基于调强放疗N0期鼻咽癌颈部预防照射的选择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慕于调强放疗(IMRT)N0期鼻咽癌患者颈部预防照射的方式。方法回顾分析2003--2008年本中心IMRT的270例N0期(第6版AJCC/UICC分期)初治鼻咽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71例接受上半颈预防照射,99例接受全颈预防照射。所有患者均接受鼻咽原发灶、上颈部淋巴引流区(包括双颈Ⅱ、Ⅲ、VA区)6MVX线IMRT,鼻咽原发灶剂量为68Cy分30次,上颈剂量为54Gy分30次,疗程6周。全颈预防照射者下颈部及锁骨上采用颈前半野常规技术,剂量为50Gy分25次。结果中位随访65.1个月,随访率为93%。上颈、全颈预防照射的5年肿瘤相关生存率分别为95.3%、91.9%(X2=0.76,P=0.384),颈部无复发生存率分别为99.4%、99.0%(X2=1.18,P=0.278),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98.8%、94.9%(X2=2.31,P=0.128)。咽后淋巴结阴、阳性患者5年无远处转移生存率分别为99.4%、93.7%(X2=8.96,P=0.003)。急性不良反应主要为1、2级黏膜炎和咽喉炎,无3+4级张口困难和口干等晚期不良反应。结论N0期鼻咽癌患者IMRT时行卜半颈预防照射也许是可行的,第7版AJCC/UICC将颈淋巴结阴性而咽后淋巴结阳性鼻咽癌上调为N0是合理的。
曾雷陈春燕孙学明韩非邓小武卢泰祥
关键词:放射疗法放射疗法调强
百色水库海南似鱎行为与鱼类资源时空分布的水声学研究
通过对百色水库鱼类优势群体海南似鱎昼夜行为的探究与鱼类资源时空变动规律的分析,以期为百色水库鱼类资源的管理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本研究主要利用科研鱼探仪SIMRAD ey60(200KHz),于2013年10月至2015年...
曾雷周磊郭丁力李桂峰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