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文明
- 作品数:12 被引量:10H指数:1
- 供职机构:宁波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更多>>
- 一种用于医用神经网络芯片的传输保护电路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用神经网络芯片的传输保护电路,包括只读存储器、计数器、比较器和交叉互换模块,只读存储器用于保存医用神经网络芯片的所有输入数据和所有权重数据,每次将医用神经网络芯片的一个输入数据和一个权重数据输出给交叉互...
- 陈志康张跃军何文明夏东豪郭伊婷
- 高血压与恶性肿瘤的因果关系:一项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 2024年
- 目的评估14种恶性肿瘤与高血压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使用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的公开数据集,从中提取与高血压、14种恶性肿瘤强相关的独立遗传变异作为工具变量进行双向孟德尔随机化(Mendelian randomization,MR)分析,包括随机效应逆方差加权(inverse variance weighted,IVW)、简单模式、加权中位数、加权模式和MR-Egger评估因果效应,通过敏感度分析检验分析结果的有效性和稳健性,并通过多变量MR分析进一步控制混杂因素的影响。结果在恶性黑色素瘤与高血压的MR分析中,共纳入11个与恶性黑色素瘤强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经Bonferroni校正,基于IVW的结果显示,恶性黑色素瘤与高血压的发生具有因果关系(OR=1.67,95%CI:1.27~2.21,P<0.001)。经Cochran’s Q检验、孟德尔随机多效性残差和异常值检验及MR-Egger截距测试显示工具变量之间均不存在离群值及水平多效性,留一法敏感度分析显示不存在对整体结果有较大影响单个SNP。高血压与白血病的初步分析结果显示二者可能存在关系,但在逐次调整混杂因素后高血压对白血病发生风险的影响不再具有显著性。结论恶性黑色素瘤可能是发生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 毛若馨赵希雅陈钰丹陈欣怡杨茜雅顾嘉静何文明
- 关键词:高血压恶性肿瘤单核苷酸多态性
- 机器学习在心血管疾病辅助诊断中的研究:现状与未来进展被引量:1
- 2023年
- 心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住院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等特征,伴随高额的治疗疾病负担,早期准确诊断心血管疾病意义重大.以机器学习(ML)为代表的人工智能心血管疾病辅助诊断技术为诊断心血管疾病提供了新方法.基于ML疾病诊断技术日趋成熟,且在各类心血管疾病中取得诸多进展,包括冠心病、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等.本文综述了ML在心血管疾病辅助诊断中的技术背景和研究现状,分析了该领域在临床转化应用方面的挑战,并对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 王丽计礼丽陆浩轩谢燕青何文明
- 关键词:心血管疾病人工智能
- 阿利吉仑对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患者疗效观察
- 目的:评估阿利吉仑对射血分数正常的心力衰竭(HFPEF)患者的有效性和不良反应。 方法:收集NYHA心功能II-IV级,LVEF≥50%,舒张早期二尖瓣血流速度/瓣环速度(E/E’)≥8,BNP≥200ng/L的心力衰竭...
- 何文明
- 关键词:阿利吉仑肾素
- 一种基于面部特征分析的冠心病初筛方法、装置及介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面部特征分析的冠心病初筛方法、装置及介质,涉及图像理解技术领域,包括步骤:提取人脸各部位子区域并通过子区域堆叠获取各样本数据的张量图像;获取各张量图像展平后的特征图,并通过对特征图进行整合获取对应样本...
- 何文明杨博文范后礼郭立君陆浩轩谢燕青陈欣怡
- 血液-血管耦合特性与脉搏波传播特性的关系被引量:9
- 2020年
- 脉搏波既不可简单地理解为可压缩血液流体中的压力纵波,也不可简单地理解为沿固体血管传播的涨缩位移横波,而是超乎普通想象的流-固耦合和纵波-横波耦合的复杂波。从分析耦合本构关系的新途径出发,本文中提出了一个流-固耦合/纵波-横波耦合的串联模型,可为解读"位数形势"中医脉诊提供更丰富的信息。结果表明,脉搏波耦合系统的等效体积压缩模量Ks以及相应的耦合系统脉搏波传播速度cs主要依赖于两个无量纲参数:血液-血管模量比Kb(p)/E(p)和薄壁血管径厚比D(p)/h0,它们因人而异、因人的不同脉搏位置而异。文中定量分析了它们对cs的影响,显示人体的Kb/E值在103数量级,从而cs值在100~101m/s数量级,以适应人体生理生化反应。由临床有创测量,证实脉搏体积横波与脉搏压力纵波是相耦合地以相同速度传播;还显示脉搏波是在其波阵面上具有氧合生化反应的"生物波"。此外,还讨论了"脉压放大"现象与非线性本构关系和与血管分叉处加载增强反射之间的关系,并讨论了Lewis关于重搏波形成的假设。
- 缪馥星王晖王礼立何文明陈霞波龚文波丁圆圆浣石徐冲谢燕青卢意成沈利君
- 关键词:脉搏波流固耦合有创动脉压监测生物波
- 一种基于多区域感知的人脸部位定位方法、装置及介质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区域感知的人脸部位定位方法、装置及介质,涉及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包括步骤:提取输入图像中人脸区域的矩形边界图像,并基于人脸关键点对矩形边界图像中的人脸区域进行子区域划分;通过提取各子区域的多尺度特征并...
- 何文明郭立君徐杰杨博文谢燕青陈欣怡陆浩轩
- 机器学习在缺血性卒中诊治中的应用与展望
- 2024年
- 缺血性卒中有高死亡率、高致残率和高复发率的特点,临床上常出现漏诊、误诊现象.而基于机器学习的计算机辅助技术能够通过对医学文本、影像等资料的特征挖掘,辅助医生快速、准确地提高诊疗效率.本文通过梳理机器学习的不同方法,及其在缺血性卒中预测、诊断、治疗和预后的应用,对未来机器学习在该领域的预测、诊断、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以及医疗资源合理性配置等方面进行展望.
- 徐瑾妍陆浩轩谢燕青计礼丽何文明
-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人工智能影像诊断
- 视网膜血管特征与冠心病相关性研究现状及展望
- 2024年
-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一种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心血管疾病,早期准确预测对延缓疾病进展、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视网膜血管作为人体唯一可直接、无创观察的微小血管,与冠状动脉具有相似的解剖结构和生理特点,在共同基因表型和环境影响下均会发生动脉粥样硬化,为视网膜血管和冠状动脉疾病的共病研究提供了潜在可能.眼底视网膜血管作为良好的观测窗口,借助眼底血管特征预测冠心病一直是研究的焦点.眼底影像和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可为冠心病评估提供客观的视网膜血管量化特征,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本文全面回顾了视网膜血管特征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现状,并分析了该研究领域的最新挑战和前景.
- 计礼丽陆浩轩谢燕青何文明
- 关键词: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 基于动态血压监测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预测模型构建和验证
- 2025年
- 目的基于动态血压监测(ABPM)构建并验证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7月至2021年10月于宁波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期间接受冠状动脉造影及ABPM检查的274例可疑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Gensini评分作为评估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标准,将患者分为轻度病变组(<16分)和重度病变组(≥16分)。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实验室检查指标、超声心动图指标和ABPM参数。采用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回归进行预测参数筛选,并将筛选后的参数用于构建预测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临床参数预测模型和临床参数结合ABPM参数预测模型,比较两种模型的预测性能及净重分类能力。结果重度病变组患者糖尿病史、高血压史比例均高于轻度病变组,白细胞计数、肌酐、空腹血糖、室间隔厚度均高于轻度病变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均低于轻度病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重度病变组患者24 h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收缩压、夜间平均舒张压、夜间平均动脉压、夜间平均脉压均高于轻度病变组,24 h收缩压变异系数、白天收缩压变异系数均低于轻度病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收缩压昼夜节律方面,重度病变组患者非杓型及反杓型血压比例均高于轻度病变组,杓型血压比例低于轻度病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在舒张压昼夜节律方面,重度病变组患者反杓型血压比例高于轻度病变组,杓型血压比例低于轻度病变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ASSO回归共筛选出23项参数,其中ABPM参数4项,据此构建预测模型。ROC曲线分析显示,临床参数结合ABPM参数预测模型的AUC高于临床参数预测模型的AU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通过Bootstrap重抽样1000次获得相对净重新分类指数(NRI)(95%CI)和绝对NRI
- 贺甫威王丽盛柳芳缪萍唐文斌陆浩轩谢燕青朱德才何文明
- 关键词:冠状动脉病变程度GENSINI评分动态血压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