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斌
-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1
- 供职机构: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联合核磁共振减少前列腺活检穿刺针数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 2016年
-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联合磁共振在减少前列腺活检穿刺针数方面的可行性。方法:选取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4 ng·ml-1的疑为前列腺癌的患者399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 3组,各133例。A组采用经直肠灰阶超声引导下前列腺10针穿刺;B组采用经直肠灰阶超声引导下前列腺10针穿刺,另行实时弹性成像和(或)MRI,对可疑前列腺癌灶穿刺2针;C组采用经直肠灰阶超声引导下前列腺传统6针穿刺,另行实时弹性成像和(或)MRI,对可疑前列腺癌灶穿刺2针。结果:B、C组的前列腺癌穿刺活检阳性检出率分别为52.63%、48.87%,均显著高于A组的31.58%,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的灵敏度分别为95.89%、91.55%,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24%、91.18%,均显著高于A组患者的65.63%和75.82%(均P<0.05);B、C组的漏诊率分别为4.11%、8.45%,显著低于A组的34.38%(P<0.05);C组穿刺后疼痛不适的发生率显著低于A、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经直肠灰阶超声引导下前列腺传统6针穿刺,另行实时弹性成像和(或)MRI寻找可疑前列腺癌灶,在该处穿刺2针与12针穿刺效果相当,优于经直肠灰阶超声引导下前列腺10针穿刺,且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 韩友东李开龙张磊王少春颜斌张春梅何敬海
- 关键词: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磁共振前列腺活检
- 高频超声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
- 2025年
-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在2023年1月至10月期间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共60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将其归入观察组,纳入患儿均经过病理诊断确诊。同时选择同期于同院进行健康体检的60名儿童纳入对照组。两组均行高频超声检查,记录两组儿童的腹部淋巴结纵横径比、肠系膜淋巴结最大径、血流分级以及观察组阳性检出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儿童的脐周部位、脐周至右下腹部和右下腹部位的淋巴结纵横径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脐周部位、脐周至右下腹部和右下腹部位的肠系膜淋巴结最大径分别为(20.12±2.51)、(17.32±3.32)、(2.71±0.41)mm,均高于对照组[(2.67±0.33)、(2.59±0.37)、(4.15±3.27)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血流分级0占比有38.33%,低于对照组(100%),Ⅰ、Ⅱ、Ⅲ级占比分别为36.67%、20.00%、5.00%,均高于对照组(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高频超声检出阳性患儿57例,检出阳性率95.00%,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超声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能够有效区分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与健康儿童,阳性检出率高,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
- 韩友东张春梅赵传武颜斌张承正吕英功李朝密
- 关键词:儿童肠系膜淋巴结炎高频超声
-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实时引导前列腺活检应用价值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实时引导前列腺活检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3年4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134例行前列腺活检检查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有67例患者。观察组患者行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直肠超声引导,比较两组患者的检出率。结果 134例前列腺癌疑似患者经检查后,检查结果显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的检出率高于常规直肠超声的检出率,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即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实时引导前列腺活检具有创伤口小、操作简便、经济适用等优点,有较高的前列腺癌检出率,适用于前列腺癌的早期筛查。
- 韩友东李开龙张磊王少春颜斌张春梅宋兵毛森何敬海
- 关键词: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前列腺活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