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勇
- 作品数:36 被引量:169H指数:8
- 供职机构: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南通市科技局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调查分析被引量:7
- 2003年
- 目的 :了解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近两年使用抗菌药物情况 ,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电脑编程对抗菌药物的品种、金额、用药频度的变化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 0 0 0年 1 1月和 2 0 0 1年 1 1月应用抗菌药物主要为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 ,用药方式以单种和二联为多。DUI≥ 1分别为的 2 4和 2 9种。结论 :抗菌药物使用率偏高 ,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应用欠合理 ,剂量偏大。
- 陈桂平詹少卿陈勇
- 关键词:抗菌药物合理用药
- 我院2006~2010年特殊药品使用分析
- 目的:对我院2006-2010年特殊药品用量进行分析。方法:以我院2006年至2010年特殊药品使用监控记录为调查资料,结合HIS提供的数据进行统计。结果:我院麻醉药品的应用基本合理,但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 陈勇
- 关键词:特殊药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
- 一种尿液采集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尿液采集装置,包括采集装置本体,所述采集装置本体的底部固定有集料斗,所述采集装置本体的外侧壁下方固定有定位套,所述定位套的一侧固定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定位套的连接处固定有转轴,所述定位套...
- 陈勇杨燕
- 临床合理应用抗肿瘤中成药的评估及干预措施分析被引量:11
- 2017年
- 目的:评估临床合理应用抗肿瘤中成药情况并分析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肿瘤科2015年4月至8月(干预前)以及2016年4月至8月(干预后)出院病历各179例。统计分析中成药用药金额、DDDs以及临床用药不合理情况。结果:干预前抗肿瘤中成药消耗金额、人均用药费用分别为201.88万元、5078.33元,均明显高于干预后的188.74万元、4498.71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注射剂型的DDDs相比干预前明显下降,而口服剂型相比干预前有所上升。干预后抗肿瘤中成药使用不合理率为11.18%(19/170),显著低于干预前的38.24%(65/1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有效的措施干预,可显著降低抗肿瘤中成药的消耗金额以及不合理用药现象,提高医院的合理用药水平。
- 陈勇杨燕陈霞徐红青
- 关键词:合理用药用药频度
- 近年来药品降价对医院药品使用的影响分析
- 目的:分析近年来国家药品价格控制对医院药品使用的影响。方法:通过每次大规模药品调价前后用药量分析、医院药品收入和患者费用等方面的数据汇总,分析药品降价对医院及患者用药的影响。结果:国家药品价格控制对医院及患者的远期影响不...
- 陈勇
- 关键词:用药量医院药品收入
- 南通地区12家二级医院2007年6~12月门诊处方评价被引量:8
- 2008年
- 目的:了解实施《处方管理办法》后南通地区二级医院的用药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南通地区12家二级医院2007年6~12月各月某日30张(共计2520张)普通门诊处方指标进行评价。结果:该地区普通门诊每张处方平均用药品种数为2.1种,抗菌药物应用比例为37.0%,注射剂应用比例为21.2%,基本药物占处方用药的比例达78.6%,药品通用名占处方用药的比例为80.0%,每张处方平均用药金额约为101.3元。结论:处方评价工作对于提高医疗机构合理用药水平有一定促进作用。
- 何振伟张冬梅朱美红袁文华陈勇徐红青
- 关键词:处方评价合理用药
- 探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数据填报工作
- 2014年
- 探讨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数据填报工作。从申报的过程和数据的汇总分析等方面对现行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优化意见。现行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如能进行优化升级,改进不足。
- 杨燕陈勇
- 关键词:抗菌药物监测网
- 一种医疗车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疗车,包括医疗车本体,所述医疗车本体的一侧连接有车头,所述车头的一侧连接有车厢,所述车厢的内部放置有空气净化器,所述空气净化器的内部连接有滤芯,所述空气净化器的一侧连接有按键盘,所述车厢的顶部连接有...
- 陈勇杨燕
- 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与药剂科管理被引量:20
- 2003年
- 医院信息管理系统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 HIS)已经成为医院现代化管理的标志.我院从 2001年开始与南京兰德公司合作实施 HIS系统,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医院管理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尤其是药剂科应用 HIS系统成效不菲.
- 陈勇
- 关键词:医院信息管理系统HIS药剂科科室管理药库管理
- 二种预混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强化治疗初诊2型糖尿病对比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不同治疗方案的效果和经济学评价的差异。方法 9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成甲、乙、丙三组,各30例。甲组采用门冬胰岛素30(诺和锐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乙组采用重组人胰岛素30/70(甘舒霖30R)治疗,丙组单用生物合成人胰岛素(诺和灵R)治疗,比较三组总住院天数、血糖达标时间、胰岛素用量及成本-效果比。结果甲乙两组总住院天数、全天血糖达标天数、达标时胰岛素总用量均明显少于丙组,血糖达标时间明显低于丙组,成本-效果明显低于丙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强化治疗适用于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值得临床推广。
- 杨燕陈勇
- 关键词:门冬胰岛素30成本-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