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洁
- 作品数:10 被引量:51H指数:5
-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理学水利工程更多>>
- 呼伦湖沉积物中金属元素的沉积记录及其污染评估
- 呼伦湖是大洋洲及东北亚候鸟迁徙的驿站,也是调节我国北方气候的"草原明珠"。然而,随着人类社会和经济水平的高速发展,呼伦湖水环境的日益恶化,已经影响到湖泊生态系统的健康。沉积物作为湖泊中污染物的重要载体,可以记录较长时间序...
- 王静洁
- 关键词:沉积物金属元素污染评价
- 文献传递
- 呼伦湖沉积物中环境敏感粒度组分提取被引量:2
- 2017年
- 2015年3月在中国北方呼伦湖采集100 cm湖泊沉积物岩芯并进行粒度分析,揭示了呼伦湖岩芯粒度参数的垂向分布序列。研究区柱状沉积物粒度组成以18 cm、60 cm和86 cm为界限分4个主要的阶段,并且小于16μm组分含量和大于32μm组分含量基本呈反向变化趋势,中值粒径的变化趋势和砂质组分含量的变化趋势一致。通过粒径-标准偏差法,获得了呼伦湖沉积物岩芯中对沉积时期环境变化较为敏感粒度组分范围约为大于30μm。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两个主控因子F1和F2,它们贡献了湖泊沉积物近88.12%的粒度变化特征。这两种方法相互结合,可以有效的探讨呼伦湖沉积物沉积时的古气候(降水,季风等)信息,同时其它一些环境要素也有较好地体现。
- 王静洁李畅游赵胜男梁丽娥郭金燕付尧
- 关键词:湖泊沉积物
- 内蒙古呼伦湖氮、磷时空分布及其对叶绿素a浓度的影响
- 本文采用2012-2014年的水质监测数据,对水体中Chla、TN、TP浓度的时空分布进行分析,并对Chla浓度与TN、TP浓度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时间上,Chla、TN、TP浓度均表现为7、8月份>9月份>...
- 梁丽娥李畅游孙标王静洁韩知明
- 关键词:富营养化
- 2015年8月呼伦湖水化学特征被引量:7
- 2016年
- 2015年8月14日,在呼伦湖设置采样点,采集水样,分析呼伦湖水体的化学特征,以揭示呼伦湖水化学特征、水体中的离子来源及控制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呼伦湖湖水的p H为9.06~9.23,湖水为弱碱性水,湖东南部水体的p H相对较大;湖水中总溶解固体质量浓度为670~843 mg/L,平均值为784.17 mg/L,总体上东北部和中部湖水中的总溶解固体质量浓度较大;以CaCO_3计的水总硬度为141.80~250.36 mg/L,平均值为210.20 mg/L,湖水属于硬水;湖水中的优势阳离子为Na^+,其占阳离子总数的80%;优势阴离子为HCO_3^-,其占阴离子总数的73%;呼伦湖水体水化学类型为[C]NaⅠ型或HCO_3^--Na^+型;湖泊水体水化学特征受蒸发岩盐和碳酸盐岩的控制,水体离子来源不受大气降水控制,主要受蒸发—结晶和岩石风化共同作用,且日益加剧的人类活动对离子组成和来源也有影响;自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以来,呼伦湖呈现淡水湖、微咸水湖不断交替的特征,与区域气候特征存在良好的响应关系。
- 梁丽娥李畅游史小红孙标王静洁王朋
- 关键词:水化学特征
- 不同放牧制度草场产流产沙过程模拟试验被引量:7
- 2016年
- 为研究不同降雨条件下不同放牧制度对水土流失的影响,通过在呼伦贝尔沙质草原不同放牧制度草场进行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得到产流及产沙过程的变化特征,同时测定土壤流失的主要成分,并对产流量及产沙量进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休牧、轮牧、自由放牧草场的产流率随降雨历时的增加而逐渐增大,并最后达到稳定状态,产沙过程与产流过程相反,3种放牧草场的径流总量及产沙总量均为自由放牧草场>轮牧草场>休牧草场,放牧制度及雨强与产流率、产沙量间存在显著的正效应。3种放牧草场的产流量与泥沙含量间存在二项式相关。在相同降雨强度下,休牧草场对水土流失的调控能力明显优于轮牧及自由放牧草场,但随降雨强度增加,但其调控优势随降雨强度的增加在逐渐变弱。放牧制度对土壤流失的质地产生显著影响,自由放牧草场粉粒及粘粒流失严重,容易出现土壤沙化现象。
- 樊才睿李畅游孙标史小红赵胜男付尧王静洁
- 关键词:放牧制度人工模拟降雨产沙量
- 人工降雨模拟系统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人工降雨模拟系统,包括:供水装置、降雨器、支架及回水装置,该供水装置包括供水水箱、泵机、进水管及两根供水管路;该降雨器架设在该支架顶端,该降雨器包括两根主管及至少一根支管,该支管上设有多个出水孔;该回...
- 赵胜男高宏斌李畅游孙标樊才睿王静洁
- 文献传递
-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湖水质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被引量:7
- 2017年
- [目的]对内蒙古呼伦湖水质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呼伦湖富营养化机理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2012—2014年的水质监测数据,对水体中TN,TP和叶绿素a(Chla)浓度的时空分布进行分析,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对水质进行富营养化评价,并对影响水质变化的因素进行探讨。[结果]在时间上,Chla,TN,TP浓度均表现为:7,8月>9月>1月;在空间上,TN的浓度的范围为1.70~2.31mg/L,均值为1.94mg/L。TP的浓度的范围为0.15~0.25mg/L,均值为0.19mg/L。呼伦湖水质已经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Ⅳ,Ⅴ类水体标准,是磷限制性湖泊。叶绿素a与总氮表现为:西南、东北两端>中部,总磷浓度除一个水质观测点较高外,其他各观测点变化不大。呼伦湖水体夏季已经呈现中度富营养化水平,而冬季和秋季呈轻度富营养化水平。[结论]呼伦湖已经处于富营养化状态,丰富的外源输入为非冰封期呼伦湖发生富营养化提供了一定的物质基础。
- 梁丽娥李畅游孙标王静洁韩知明
- 关键词: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影响因素
- 1963—2014年呼伦湖流域降水对径流量变化的影响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分析呼伦湖流域降水对径流量变化的影响,为流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高效配置提供可参考依据。[方法]根据呼伦湖流域阿拉坦额莫水文站1963—2014年水文气象数据,采用累积距平法和Mann-Kendall法结合对呼伦湖流域50a径流和降雨年际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确定出2个拐点年份,用累积量斜率变化率比较法评估降水对呼伦湖流域径流变化的影响。[结果]拐点年出现在1972,1999年,以初始研究阶段T_1(1963—1972年)为基准期,不考虑潜在蒸散量变化的影响,T_2(1973—1999年)和T_3(2000—2014年)时期的降水量减少对于径流量减少的贡献率分别为0,40.70%。[结论]21世纪年代以后降水与径流明显偏少,年径流量与降水量有很好的线性相关关系,降水减少是径流减少的主要原因。近年来人口增多,畜牧业发展昌盛,也对径流有一定的影响。
- 王静洁李畅游孙标樊才睿梁丽娥韩知明
- 关键词:降水径流贡献率
- 内蒙古呼伦湖流域地表水与地下水氢氧同位素特征及湖水来源分析被引量:16
- 2017年
- 以内蒙古呼伦湖流域为研究对象,对其湖水、河水和井水样品中的氢氧同位素特征、地下水中的总溶解性固体含量与氘盈余值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呼伦湖湖水的来源。结果表明,呼伦湖流域的蒸发趋势线方程为δD=5.53δ18O-27.39(n=31,R2=0.98),蒸发线明显偏离全球大气降水线(GMWL),表明呼伦湖流域干旱的气候特征。湖水中的氘盈余值偏负程度最大,表明湖水的蒸发最强烈。除采样点W9和W15外,其它各采样点地下水中总溶解性固体含量与氘盈余值负相关,说明呼伦湖流域的地下水也存在蒸发作用。在蒸发强烈的夏季,呼伦湖的湖水来源为大气降水、河流水和地下水。
- 梁丽娥李畅游史小红孙标王静洁周杰
- 关键词:氢氧同位素
- 不同放牧制度对呼伦贝尔草原径流中磷流失模拟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为了探究不同放牧制度对干旱半干旱地区草原土壤磷元素流失的影响,以呼伦贝尔砂质草原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不同降雨强度,选择自由放牧、轮牧、休牧草场进行人工模拟降雨试验,利用混合深度模型模拟磷流失过程。结果表明:在4种雨强下,自由放牧草场总磷流失量最大,是休牧草场的1.31~1.50倍,是轮牧草场的1.59~1.74倍。颗粒态磷为草场土壤磷素的主要流失形式,其含量为溶解态磷的2.2~3.7倍。混合深度模型模拟结果显示,不完全混合模型的优于完全混合模型,并且在雨强较高情况下的模拟效果较好。在雨强小于1.5mm/min降雨事件中,放牧制度对磷元素流失影响显著(p<0.05),轮牧草场磷流失最少。因此,适当的将呼伦贝尔草原自由放牧草场向休牧和轮牧草场转变,将有利于减少草场磷元素流失及草原生态可持续发展。
- 樊才睿李畅游孙标史小红杨芳王静洁韩知明
- 关键词:不同放牧制度总磷颗粒态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