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郑佳佳

作品数:8 被引量:36H指数:3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 2篇机械工程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4篇细胞
  • 3篇血液
  • 3篇血液病
  • 3篇PH
  • 2篇血培养
  • 2篇药敏
  • 2篇造血
  • 2篇造血干
  • 2篇造血干细胞
  • 2篇造血干细胞移...
  • 2篇体外
  • 2篇体外药敏
  • 2篇临床相关性分...
  • 2篇基因
  • 2篇降钙素
  • 2篇降钙素原
  • 2篇干细胞
  • 2篇干细胞移植
  • 2篇ALL
  • 1篇心理

机构

  • 8篇苏州大学
  • 1篇徐州医科大学

作者

  • 8篇郑佳佳
  • 6篇孙爱宁
  • 3篇吴德沛
  • 2篇张彤彤
  • 2篇陈苏宁
  • 1篇冯宇峰
  • 1篇高苏
  • 1篇常伟荣
  • 1篇仇惠英
  • 1篇张险峰
  • 1篇胡星星

传媒

  • 2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中国感染与化...
  • 1篇徐州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16
  • 2篇2015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Ph样ALL体外药敏筛选方法的建立及初步临床应用研究
郑佳佳孙爱宁
降钙素原监测与恶性血液病合并感染患者的临床相关性分析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PCT)定量检测及监测其动态变化在恶性血液病化疗及移植相关感染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497例常规化疗后血清PCT阳性(>0.5ng/mL)的恶性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PCT水平与感染...
郑佳佳孙爱宁
关键词:降钙素原血培养恶性血液病
造血干细胞移植期间患者焦虑抑郁的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
2022年
目的探索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患者移植期间焦虑、抑郁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12月—2021年11月徐州市和苏州市2所综合性三甲医院内82名拟行HSCT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和量表收集患者的一般人口学资料与心理学资料,运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广义估计方程进行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患者焦虑水平在整个HSCT期间呈缓慢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郁水平在整个HSCT期间先缓慢上升,随后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SCT期间患者发生焦虑的危险因素为宗教信仰(P=0.024)和抑郁(P<0.05),发生抑郁的危险因素为性别(P=0.007)、婚姻状况(P=0.035)和焦虑(P=0.001),发生抑郁的保护性因素为年龄(P=0.018)、家庭月收入(P=0.001)、宗教信仰(P=0.004)。结论患者刚进入层流室时是控制焦虑的关键时期,进行化疗后的骨髓抑制期则是控制抑郁的关键时期。临床护士要以人口学特征为基础加强HSCT期间对患者焦虑抑郁的评估,以家庭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可能是日后对HSCT患者心理干预的一个新方向。
秦明钱韦韦冯媛媛袁久莲郑佳佳高立艳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焦虑抑郁
降钙素原监测与血液病合并感染患者的临床相关性分析被引量:15
2016年
目的探讨降钙素原(PCT)定量检测及监测其动态变化在血液病化疗及移植相关感染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并回顾性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科497例血清PCT阳性(>0.5μg/L)的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PCT水平在感染性休克、血流感染及不同菌种之间的差异。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进行评价,明确PCT在血流感染中的诊断价值。检测患者第一次发热时、使用抗菌药物治疗后第3、7、14、21、28天血清PCT水平,比较感染控制组和感染迁延组及感染恶化组间PCT的变化规律以及PCT变化在预测感染控制中的作用。结果 497例PCT阳性患者中421例(84.7%,421/497)为实验室或临床确诊感染,其中发热24 h内PCT即阳性的有296例(70.3%,296/421);发生感染性休克(14.0%,59/421)和未发生感染性休克(86.0%,362/421)患者PCT中位值分别为6.29μg/L和1.16μg/L,两者P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421例感染患者中有408例同时行血培养检查,其中血培养阳性167例(40.9%,167/408),血培养阴性240例(58.8%,240/408),1例曲霉污染,两组PCT中位值分别为2.47μg/L、1.15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167例血培养阳性患者中,革兰阴性菌感染(64.7%,108/167)和革兰阳性菌感染(22.2%,37/167)患者PCT中位值分别为4.32μg/L和1.39μ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CT诊断血流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是0.670,PCT取2.05μg/L为截点时诊断性能最高,其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54.3%,70.0%。289例动态监测抗感染治疗后的PCT水平患者中感染控制组192例,感染迁延组71例,感染恶化组26例,3组在抗感染治疗后前3 d的PCT水平无差异,但3 d后PCT水平差异显著。结论 PCT可作为感染尤其血培养阴性感染发热患者较优的快速辅助实验室诊断指标之一,其动态变化对判断感染控制情况及抗菌药物使用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郑佳佳孙爱宁张彤彤陈苏宁常伟荣张险峰吴德沛
关键词:降钙素原血液病血培养
替加环素治疗107例粒细胞缺乏合并感染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4
2015年
目的 观察替加环素治疗粒细胞缺乏合并感染血液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07例使用替加环素治疗粒细胞缺乏并感染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替加环素初始剂量100mg,维持剂量50 mg,每12h1次,30~60 min静脉滴注完毕,患者体温正常5~7 d后开始予抗菌药物降阶梯治疗或停药.结果 107例患者住院期间共分离出病原菌104株,其中多重药耐菌株(MDR)60株,泛耐药菌株(XDR)2株.全部107例患者中,30例单用替加环素,21例初始单用替加环素后联合其他抗菌药物,56例初始即替加环素联合其他抗菌药物,3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别为63.3%、61.9%及6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94),替加环素治疗总有效率为62.6%.39例分离出MDR的患者中,22例体温得到控制,8例体温未得到控制,9例死亡,临床有效率为56.4%.替加环素起效的中位时间为3d.不良反应以恶心(11.2%)、呕吐(8.4%)为主,均可以耐受.结论 替加环素治疗粒细胞缺乏血液病患者耐药菌感染具有较好的疗效,引发的不良反应少,安全可耐受.
胡星星孙爱宁郑佳佳张彤彤仇惠英高苏冯宇峰吴德沛
关键词:替加环素粒细胞缺乏
慢性疾病轨迹模式的护理干预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
目的:评价对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进行慢性疾病轨迹模式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5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慢性疾病轨迹模式护理,对比组间患者的生活质量、心理状态和护理满...
郑佳佳
关键词: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生活质量心理状态
Ph样ALL体外药敏筛选方法的建立及初步临床应用研究
郑佳佳孙爱宁
伴EBF1-PDGFRB融合基因的Ph样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一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6
2016年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是儿童的主要恶性肿瘤之一。随着芯片和新测序技术的应用,在ALL中发现了很多具有预后意义的重现性遗传学异常,如超二倍体、亚二倍体、
郑佳佳陈苏宁孙爱宁吴德沛
关键词: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文献复习融合基因PH遗传学异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