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宗浩

作品数:18 被引量:87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石油与天然气...
  • 8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3篇盆地
  • 13篇准噶尔盆地
  • 6篇勘探
  • 5篇二叠系
  • 4篇石炭
  • 4篇凸起
  • 4篇成藏
  • 4篇成藏模式
  • 3篇油气
  • 3篇山岩
  • 3篇石炭系
  • 3篇火山
  • 3篇火山岩
  • 3篇发育
  • 3篇凹陷
  • 3篇巴松
  • 3篇储层
  • 2篇地球化
  • 2篇地球化学
  • 2篇地球化学特征

机构

  • 18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吉林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新疆...
  • 1篇中国石油
  • 1篇成都师范学院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18篇李宗浩
  • 6篇李辉
  • 5篇卞保力
  • 5篇王学勇
  • 4篇黄志强
  • 4篇刘海磊
  • 3篇陈洪
  • 3篇李卉
  • 3篇王泽胜
  • 2篇陈静
  • 2篇樊向东
  • 2篇尤新才
  • 2篇朱永才
  • 2篇王春利
  • 2篇蒋文龙
  • 2篇阿布力米提·...
  • 2篇苏东旭
  • 1篇李啸
  • 1篇杨和山
  • 1篇戚艳平

传媒

  • 2篇石油学报
  • 2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石化技术
  • 1篇地球化学
  • 1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沉积学报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新疆地质
  • 1篇断块油气田
  • 1篇特种油气藏
  • 1篇油气地质与采...
  • 1篇沉积与特提斯...
  • 1篇地学前缘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年份

  • 4篇2024
  • 5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1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1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达巴松凸起石炭系火山岩油气勘探技术研究被引量:5
2021年
准噶尔盆地下组合火山岩发育,受埋深大、构造运动活跃且持续时间长等客观因素影响。研究区深层断裂系统复杂,火山岩体的识别与刻画存在诸多困难。为此,运用GeoEast解释系统提供的构造导向滤波、基于特征结构的相干结合体曲率等技术对断层进行识别;通过已钻井资料与地震相属性结合的方法,明确不同火山岩性地震反射特征,建立研究区火山岩岩相识别模式。利用GeoEast解释系统进行多属性模式识别及波形聚类分析,能够在平面上快速有效预测深层火山岩岩性展布,落实和优选深层火山岩有利勘探目标。明确了研究区全新层系火山岩目标发育,是下一步寻找规模油气藏的重要勘探领域。
李宗浩王春利李卉陈静王忠泉
关键词:多属性分析
阜康凹陷上乌尔禾组层序格架建立及有利砂体分布被引量:1
2023年
为明确新疆阜康凹陷上乌尔禾组砂体展布及勘探前景,结合野外露头、钻井资料、地震响应特征,利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划分方法,划分上乌尔禾组层序。通过物源及沉积体系分析,明确砂体垂向叠置及平面展布特征,刻画上乌尔禾组有利砂体目标。井震结合、单井-连井分析、系统搭建地层格架大剖面,识别层序地层等时界面,划分出一个长期旋回和3个中期旋回,明确了上乌尔禾组三分模式。受三大古凸控制、物源及沉积特征影响,乌一段以填平补齐方式发育在凹槽区,规模砂体叠置连片发育。结合高密度三维资料,识别有利目标,近一步扩大阜康凹陷勘探规模。
陈梦娜刘超威李宗浩刘佳邹志文李树博李辉朱永才刘新龙潘进黄志强王秋玉
关键词:层序地层物源分析
准噶尔盆地阜康凹陷二叠系深层岩性油藏成藏条件及模式
2024年
利用有机碳、岩石热解、质谱-色谱、岩石薄片、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等实验,以准噶尔盆地阜康凹陷二叠系上乌尔禾组油藏为研究对象,文中通过对油藏类型及各控藏条件开展研究,揭示了阜康凹陷上乌尔禾组成藏模式。结果表明:1)芦草沟组咸水还原环境下沉积的Ⅰ类烃源岩水生生物供给充足,有机质丰度较高,成熟度高,具备良好生油潜力,为后期油气成藏提供了丰富的物质来源。2)上乌尔禾组为扇三角洲-湖泊沉积体系,埋深大,压实作用强烈,溶蚀孔和裂缝是深层特低孔特低渗储层的主要类型及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3)乌三段泥岩盖层给油气保存创造了良好条件,通源断裂及伴生缝网给油气运移聚集提供最便利的通道,在超压体系作用下,油气源源不断地聚集成藏。4)各个成藏条件相互配置,形成“源储一体、断裂输导、超压聚集”成藏模式,油气不断聚集,形成现今的二叠系上乌尔禾组深层大型岩性油藏。该研究成果可为阜康凹陷上乌尔禾组深层油藏及国内其他岩性油藏的勘探提供参考依据。
王秋玉闫文琦李辉陈洪刘超威谢知益李宗浩陈梦娜
关键词:岩性油藏成藏模式
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掩伏带构造特征及勘探潜力分析被引量:12
2018年
前陆盆地掩伏带是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针对掩伏带构造特征及成藏富集规律不清的问题,运用构造解析、油气地球化学等研究方法,通过构造演化、成藏期次分析手段,明确了西北缘掩伏带构造及演化特征、成藏模式。研究结果表明,西北缘构造具有东西分带、上下分层的特点,掩伏带地层分布与后期逆冲推覆构造是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构造型掩伏带的源-储-盖层分布对于形成高效疏导体系和大规模地层油气藏十分有利。该研究推动了风险探井的部署实施,为该地区的勘探提供理论支撑。
李宗浩刘海磊卞保力陈刚强王春利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前陆盆地
准噶尔盆地乌尔禾沥青矿脉走滑断裂体系特征及形成机制被引量:11
2019年
乌尔禾沥青矿处于断层破裂的初始阶段,露头观测条件好,有三维地震资料覆盖,是研究走滑断裂体系发育特征和形成机制的经典实例。通过露头观测、卫片、三维地震资料解释、同位素测年综合分析,乌尔禾沥青矿脉是在单剪作用力下形成的,最大主应力方向为NE6.5°~SW186.5°,发育P剪切、R剪切和Y剪切作用形成的3组断裂,平面上呈帚状,剖面上呈“负花状构造”,为典型张扭断裂体系。南缘天山隆起造成的近NS向的挤压激活了西北缘的达尔布特断裂,使其左旋走滑,形成左旋剪切应力场,乌尔禾鼻隆深层断裂弧形弯曲造成的应力集中是浅层断裂体系形成的根本原因。围绕深层断裂断错、弯转和非连续里德尔破裂处刻画浅层断裂,是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寻找浅层断控“小而肥”油气藏的重要方向。
陈刚强王学勇刘海磊戚艳平李宗浩卞保力
关键词:走滑断裂
准噶尔盆地玛东斜坡区百口泉组–下乌尔禾组混源油地球化学特征及定量判识被引量:2
2021年
混源油的定量判识是当前石油地质地球化学研究的热点与难点。本次研究以准噶尔盆地玛东斜坡区百口泉组–下乌尔禾组的混源油为典型研究实例,通过有机地球化学与化学计量学相结合的方法,对研究区混源油进行了定量研究,取得良好效果。原油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原油混源现象普遍存在。综合分析后认为,现今混源油中可划分出3个端元,其中端元A和B可能主要代表了二叠系风城组早期和晚期烃源岩的贡献,并以晚期充注原油为主,而端元C差异较大,可能为二叠系下乌尔禾组烃源岩生烃或风城组不同岩相、不同沉积环境的烃源岩生烃。研究区以风城组生烃聚集为主,虽然晚期生烃占比不高,但对油气运聚成藏却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这一综合对比研究表明,化学计量学方法在混源油的比例计算、端元分析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对传统地球化学方法研究的有效补充,值得推广应用。此外,研究认识还为区域油气勘探提供了新的参考信息。
蒋文龙阿布力米提·依明李卉陈静李宗浩
关键词:混源油化学计量学准噶尔盆地
准噶尔盆地达巴松凸起石炭系油气成藏与盆北1井勘探突破
2024年
准噶尔盆地西部古隆起邻近生烃灶,石炭系具有良好的油气勘探潜力。为探索石炭系的勘探潜力,先后部署莫深1井、达探1井和盐探1井等多口风险井,均未获得勘探突破。2023年,盆北1井获得高产工业气流,证实了准噶尔盆地西部古隆起大型构造内的石炭系具备天然气高产条件,这对进一步推动盆地西部古隆起的石炭系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为深化石炭系油气成藏的整体研究,基于对达巴松凸起石炭系油气藏形成的地质条件开展的系统梳理和分析认为,石炭系油气藏中的天然气主要来自石炭系和二叠系烃源岩,原油主要来自二叠系烃源岩。盆北1井石炭系上段主要发育含角砾岩屑凝灰岩,其储集空间以晶内溶蚀孔最为发育,为高孔、中—低渗储层。盆北1井石炭系气藏为构造背景控制下的层状气藏,油气沿构造顶部的高孔隙度火山岩富集,油气充注期次多、强度大。建立了盆北1井“石炭系—二叠系双源供烃、古凸起富集、构造-岩体共同控藏”的成藏模式,该成藏模式显著拓宽了研究区石炭系的勘探领域。盆北1井的勘探突破和相关研究为深化油气藏认识和持续开展准噶尔盆地西部深层古隆起领域风险探井部署奠定了基础。
阿布力米提·依明刘海磊蒋文龙潘进丁修建王学勇苏东旭朱永才李宗浩王江涛蒋中发李昂钱亮蓉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成藏模式
准噶尔盆地风城组烃源岩生气潜力与天然气勘探领域被引量:15
2022年
准噶尔盆地天然气探明率低,亟需寻找战略接替领域。下二叠统风城组是盆地最重要的一套烃源岩,但对其生气潜力研究较少。利用最新钻井和地震资料,通过生烃动力学、同位素动力学、有机岩石学和盆地模拟,系统分析了风城组的生气潜力。研究表明,该套烃源岩岩性复杂,除暗色泥页岩外,还包括沉凝灰岩、含凝灰白云质泥岩、钙质泥岩、硅化白云质页岩、硅硼钠石岩等,其有机质为Ⅰ型—Ⅱ_(1)型,总体属于中等—好烃源岩。风城组烃源岩单位总有机碳甲烷产率高,最高可达650 mL/g。在沙湾凹陷和盆1井西凹陷,该套烃源岩在早、晚白垩世先后进入生气高峰,生气强度大于20×10^(8)m^(3)/km^(2)的面积达13000 km^(2),具备形成大—中型气田的资源潜力。在2大凹陷周缘发现大量来自风城组的高熟油型气,也发育近源和源内有利勘探目标,有望成为准噶尔盆地天然气勘探的新领域。
龚德瑜刘海磊杨海波李宗浩王瑞菊吴卫安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二叠系天然气勘探
阜东斜坡芦草沟组岩相组合特征及展布规律被引量:2
2023年
准噶尔盆地阜康凹陷进入深层油气勘探阶段后,在芦草沟组首次钻遇厚层砂砾岩,打破了凹陷区芦草沟组储层不发育、整体为细粒沉积的认识。现阶段的油气勘探迫切需要对芦草沟组岩相的类型特征与展布规律开展系统研究。通过岩心、薄片、录井、测井资料对阜康凹陷芦草沟组砂砾岩储层的岩石学特征与岩相类型进行识别和区分,并对岩相在垂向和横向上的叠置类型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阜东斜坡芦草沟组纵向发育一套湖侵背景下的退积序列,下部发育粗粒碎屑岩,包含砂质细—中砾岩、含砾中—粗砂岩、细砂岩,其中砾岩的母岩以凝灰岩为主,砂岩的长石和岩屑含量较高,岩屑以火山岩岩屑为主,芦草沟组上部主要发育泥质粉砂岩和泥岩,厚度大,晚期湖泛泥岩盖层覆盖在早期低位域砂砾岩储层之上,具备形成岩性油气藏的条件。平面上西泉鼻隆北翼、南翼分别发育陡坡近岸水下扇与缓坡辫状河三角洲沉积体系,北翼砂砾岩分选差、砾石颗粒呈棱角状且定向性差、杂基颗粒支撑,呈现搬运距离近、水动力强、重力流沉积的特点,南翼砂砾岩分选好、颗粒支撑且具一定定向性,牵引流特征明显。该区岩相特征及展布规律受控于晚石炭世—早二叠世火山活动、鼻隆南北两翼石炭系顶界古地貌坡度变化、气候条件以及湖平面升降变化。
潘进刘新龙李辉刘超威李树博陈洪王泽胜李宗浩金腾瑞陈美玲朱新亭樊向东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芦草沟组
准噶尔盆地石西凸起晚石炭世火山岩储层发育影响因素被引量:9
2023年
准噶尔盆地石西凸起晚石炭世中酸性火山岩储集性较好,油气显示活跃,是重要的油气储层。该区火山岩储层油水关系复杂,目前对储层发育影响因素认识尚不明确。通过岩心观察、铸体薄片鉴定、元素地球化学及测井等资料,对晚石炭世火山岩储层的岩石成因及储层发育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表明,石西凸起晚石炭世火山岩化学风化(蚀变)指数(CIA)均大于0.50,反映陆上喷发陆上堆积成因。岩浆性质影响储层原生孔缝以及次生溶蚀微孔的发育,中性杏仁状斑状安山岩和斑状安山岩及安山质火山角砾岩原生孔缝及次生溶蚀微孔发育,具有较好的储集性能。油气显示较好的层段主要出现在喷发溢流作用早期与末期的安山岩和爆发作用中后期的火山角砾岩中。物性最好且原生构造缝及成岩缝较发育的是安山岩,其次是火山角砾岩,较差的为英安岩。埋深对安山岩孔隙度影响明显,对火山角砾岩和英安岩孔隙度影响不大,对安山岩、火山角砾岩和英安岩的渗透率影响较小;主干断层对储层裂缝发育密度及渗流能力控制明显,在受主干断层影响的1.5 km半径范围内储层裂缝发育密度大,渗流能力好。风化淋滤及蚀变作用主要影响储层物性,经历强风化淋滤及蚀变的玄武岩、安山岩、英安岩和火山角砾岩均能成为有利储层。
李宗浩侯磊李卉黄志强李娜
关键词:火山岩储层影响因素晚石炭世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