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维

作品数:44 被引量:89H指数:7
供职机构: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理学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专利
  • 18篇期刊文章

领域

  • 18篇轻工技术与工...
  • 16篇农业科学
  • 2篇理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篇茶叶
  • 9篇顶空
  • 9篇顶空固相微萃...
  • 9篇色谱
  • 9篇固相微萃取
  • 8篇萎凋
  • 8篇香气
  • 7篇气相色谱
  • 7篇相色谱
  • 6篇黄化
  • 5篇挥发性
  • 5篇挥发性成分
  • 5篇红茶
  • 5篇白茶
  • 4篇摇青
  • 4篇英红九号
  • 4篇质谱
  • 4篇质谱联用
  • 4篇杀青
  • 4篇气相

机构

  • 44篇广东省农业科...
  • 4篇安捷伦科技(...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作者

  • 44篇马成英
  • 44篇陈维
  • 35篇苗爱清
  • 29篇乔小燕
  • 17篇庞式
  • 9篇陈海强
  • 5篇李波
  • 4篇陈栋
  • 3篇胡海涛
  • 3篇王雯雯
  • 2篇黄华林
  • 2篇操君喜
  • 2篇曾文伟
  • 1篇吕恩利
  • 1篇许靖逸
  • 1篇陈欣
  • 1篇孙世利
  • 1篇王雯雯

传媒

  • 5篇现代食品科技
  • 3篇食品科学
  • 2篇广东茶业
  • 1篇山西农业科学
  • 1篇食品工业科技
  • 1篇山东农业科学
  • 1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食品与机械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茶叶科学
  • 1篇食品与发酵科...

年份

  • 4篇2024
  • 4篇2023
  • 3篇2022
  • 6篇2021
  • 6篇2020
  • 7篇2019
  • 7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评估茶叶滋味、香气和整体感官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评估茶叶滋味、香气和整体感官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对各个茶叶样品对应的光谱预处理数据和对应的滋味品质等级建立滋味关联关系,根据光谱预处理数据和滋味关联关系建立滋味品质模型,对各个茶叶样...
夏红玲马成英郭伟清丘广俊苗爱清乔小燕胡蝶陈维吴淑华
金萱炒青绿茶中挥发性对映异构体分析方法的优化及应用
2024年
为探究挥发性对映异构体在炒青绿茶干燥过程中的变化规律,以金萱炒青绿茶为研究对象,优化了基于顶空固相微萃取-对映选择性-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eadspace solid phase microextraction-enantioselective-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HS-SPME-Es-GC-MS)分析挥发性对映异构体的方法,对120℃不同干燥时间(30、60、90 min和120 min)处理的4个炒青绿茶样品进行了对映异构体定性定量分析和化学计量学分析。结果显示,HS-SPME的最佳条件为添加NaCl(3 mL,3 mol·L^(-1),料液体积比为1︰6)、萃取温度60℃、萃取时间25 min。Es-GC-MS的最佳升温程序为初始温度35℃,保持2 min;以4℃·min-1升温至110℃,保持10 min;以4℃·min-1升温至210℃。采用优化方法分析4个炒青绿茶样品,共检出8种对映异构体,且种类不随干燥时间的延长而发生改变,其中R-(-)-芳樟醇、S-(+)-芳樟醇含量随干燥进程增加,其余6种对映异构体含量在超过60 min或90 min时开始下降。层次聚类分析和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干燥时间样品被明显分成4组,根据变量投影重要性(Variable importance in projection,VIP)>1和差异显著性分析筛选出4种差异对映异构体,按VIP值从大到小分别为R-(-)-芳樟醇、(2R,5S)-茶螺烷B、(2R,5R)-茶螺烷A、S-(+)-芳樟醇。本研究可为炒青绿茶干燥过程中香气品质的提升及干燥工艺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张淑怡马成英陈维苗爱清乔小燕林冬纯夏红玲许靖逸
关键词:炒青绿茶顶空固相微萃取挥发性成分对映异构体
茶花蒸馏酒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茶花蒸馏酒及其制备方法,该茶花蒸馏酒由鲜茶花、纤维素酶、根霉和安琪酒曲制备得到;所述纤维素酶为所述鲜茶花重量的0.05%‑0.2%;所述根霉为所述鲜茶花重量的0.2%‑1.0%;所述安琪酒曲为所述鲜茶花重量...
苗爱清马成英陈维乔小燕胡蝶
一种四没食子酰葡萄糖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四没食子酰葡萄糖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毛叶茶为原料进行提取,毛叶茶提取物经大孔吸附树脂纯化后,采用高速逆流色谱法分离得到四没食子酰基葡萄糖。本发明所述制备方具有法简便,重现性好,四没食子酰基葡萄糖的纯度高,...
乔小燕马成英陈维苗爱清
文献传递
黄化或白化茶树盆景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黄化或白化茶树盆景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树桩的选择:树桩选自树龄5~12年的茶树;(B)移栽:将树桩移植入酸性壤土中;(C)接穗的选择与处理:选无病虫、粗壮、40‑60%木质化的枝条,...
乔小燕李波马成英陈维苗爱清庞式陈海强
文献传递
摇青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摇青机。该摇青机包括机架、摇笼、旋转门、锁紧组件和驱动控制机构;摇笼可转动设在机架上,摇笼具有进出料口和容置腔,旋转门设在摇笼的外侧,旋转门上设有限位孔,摇笼能够相对于旋转门转动以使旋转门封住或打开进出...
马成英陈维苗爱清庞式
文献传递
白茶及其快速陈化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白茶及其快速陈化方法,所述白茶的快速陈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白茶毛茶置于陈化房中陈化6~9个月,陈化过程中采用波长在185~254nm的紫外光照射所述白茶毛茶,所述陈化房中的环境温度控制在45~50℃,相对...
马成英苗爱清胡海涛庞式陈维陈海强
文献传递
广东花香型红茶与单丛茶挥发性成分比较分析被引量:8
2020年
以不同茶树品种加工的红茶和单丛茶为试验材料,采用HS-SPME-GC-MS方法,比较分析同一茶树品种在不同年份、不同季节加工的红茶和单丛茶中挥发性成分差异,探明不同茶树品种红茶和单丛茶的特征性成分,为深入了解茶树品种特性和加工工艺对香气轮廓的影响提供借鉴。结果表明:萜醇是鸿雁12号(HY12)、大叶奇兰10号(QL10)、岭头单丛(LT)和乌叶单丛(WY)中最丰富的挥发性成分。萜醇和芳香醛是HY12和QL10的主体挥发性成分。萜烯、烃类、萜酮和脂肪酮是构成LT和WY的主体挥发性成分,吲哚可区分LT和WY香型。PLS-DA进一步证实,遗传背景相似且加工工艺相同的WY和LT香气轮廓略有差异;遗传背景不同但加工工艺相同的QL10和HY12香气轮廓不同。因此,相同的加工工艺其主体挥发性成分相同,但茶树品种的遗传背景决定茶叶香气轮廓。
梅双陈维马成英马成英乔小燕
关键词:挥发性成分
不同仓储地康砖茶生化成分比较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本研究以同一年份、同一厂家生产的康砖茶为实验材料,分析其常规成分和儿茶素组分,比较两个仓储地康砖茶生化成分差异,为深入了解仓储环境对茶叶品质的影响提供借鉴。结果表明:两个不同仓储地的DG2001和GZ2001含水量有显著差异。茶多酚、游离氨基酸和水浸出物没有显著差异,GZ2001中没食子酸和类黄酮极显著高于GD2010,DG2001中可溶性糖和儿茶素组分含量极显著高于GZ2001。到。茶黄素和茶红素在DG2001和GZ2001中没有显著差异,但GZ2001中茶褐素极显著高于DG2001。相关性分析表明,含水量与类黄酮有显著正相关,但与可溶性糖、儿茶素极显著负相关。含水量与茶色素(茶红素、茶黄素和茶褐素)没有显著相关性。主成分分析表明,DG2001和GZ2001分为两个不同的类群。因此,同一年份的康砖茶在不同仓储地存放10年以上后,可形成不同的品质风格。
乔小燕陈维陈维操君喜马成英
关键词:黑茶主成分分析
黄化变异对英红九号红茶香气的影响被引量:8
2018年
英红九号的黄化变异植株嫩梢存在叶绿体发育缺陷,叶片光合作用与代谢积累的改变或会影响茶叶品质。为明确黄化变异对红茶香气的影响,本文分别以黄化变异和叶色正常英红九号为原料加工试验和对照红碎茶,比较样品间感官香气与化合物的变化。感官审评结果表明,黄化红碎茶的香气浓度整体弱于对照,尤其在甜度与鲜度上。利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从两组样品中鉴别出56种香气化合物。依据出现频次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筛选出49种差异成分,随后进行化学计量分析与基于衍生途径的分类。结果表明,利用49种化合物作为主成分能清晰区分两组样品;10种化合物有组成差异,其中黄化样品的香气种类较少;39种化合物有含量差异,其中28种化合物在黄化样品中显著下降,11种上升。差异香气主要涉及脂肪酸、类胡萝卜素氧化和萜类代谢相关的衍生途径。
陈维祁丹丹王雯雯苗爱清庞式马成英
关键词:红茶香气化合物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串联质谱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