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
- 作品数:42 被引量:144H指数:7
- 供职机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一种防吐咬口器
- 本实用新型涉及咬口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防吐咬口器,包括面罩部分、咬合部分和固定带,固定带的两端分别与面罩部分的两端连接,咬合部分与面罩部分固定连接,咬合部分上设置有轴向贯穿咬合部分的通孔,通孔用于供胃镜通过,咬合部分包...
- 段玲玲李相林朱跃杨媛杨鹏程王静张小丹
- 腹腔间隙综合征
- 王静
- ICU镇静深浅谈被引量:8
- 2017年
- 最初重症监护病房的镇静实践源于麻醉,容易导致深镇静或过度镇静。但随着研究进展,学者们逐步认识到深镇静对患者带来的危害,故提倡浅镇静。但对一些特定目标人群,如严重颅脑损伤、癫痫持续状态、治疗性低温以及严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患者,则必须给于较深度的镇静。对大多数重症患者实行浅镇静是有益的。为避免不必要的过度镇静,目前推荐采用镇痛性镇静、以浅镇静为靶目标的程序化镇静以及早期目标指向性镇静等策略。
- 王静李建国
- 关键词:重症监护病房
- 血液灌流HA380联合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在脓毒症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4
- 2023年
-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HA380联合静脉-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治疗脓毒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2021年7月至2022年4月就诊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重症医学科的60例脓毒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是否同意HA380治疗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在CVVHDF基础上联合HA380治疗,对照组接受CVVHDF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炎症指标白细胞(WBC)、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肝素结合蛋白(HBP)、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去甲肾上素(NE)使用剂量变化,同时记录治疗0、24、48 h的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SOFA)评分变化及7 d和28 d临床结局。结果试验组血液灌流后炎症指标逐渐下降且第2次血液灌流后IL-6(t=13.424,P<0.05)、第3次血液灌流后PCT/IL-6/CRP(t=2.423、6.529、2.234,P<0.05)、第4次血液灌流后PCT/IL-6/HBP/CRP(t=2.861、12.534、3.387、7.270,P<0.05)的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血液灌流后NE使用剂量明显少于前一次,且第2、3、4次血液灌流后NE使用剂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t=2.186、5.001、3.349,P<0.05)。患者血液灌流48 h的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较血液灌流24 h比较均改善且优于对照组(t=3.556、4.086,P<0.05)。试验组机械通气时间、住院重症监护室(ICU)费用及7 d死亡率均较对照组显著改善(t=3.610、9.066、4.811,P<0.05),但ICU治疗时间及28 d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液灌流HA380联合CVVHDF治疗脓毒症能够提高治疗临床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炎性反应,促进患者的早日康复。
- 刘园园张雪王静饶歆刘星
- 关键词:脓毒症血液灌流
- 重症患者早期“高”蛋白供给的证据是否充分?被引量:1
- 2018年
- 在重症患者早期足量热卡供给的同时,如何保证蛋白充分、合理的供给成为当前营养支持治疗讨论的热点。由于目前临床医师关注的重点为热卡而常常忽视蛋白质需求,大多数患者实际得到的都是高热卡、低蛋白质营养治疗方案,而这已被证明无益于患者的临床结局。另一方面,有研究显示早期给予1.5 g/(kg·d)蛋白质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结局和预后,包括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减少重症监护病房(ICU)住院天数、降低病死率,但目前循证医学证据级别均不高。因此,迫切需要大样本、高质量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来证实早期高蛋白供给和重症患者良好预后之间的关系。
- 王静胡波
- 关键词:重症监护蛋白质肠道营养胃肠外营养
- 一种口鼻交换器
-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口鼻交换器,包括钢丝环、套筒、拉手和软管,套筒内开设有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软管与套筒的一端固定连接,且软管与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均连通;拉手为带缺口且中空的第一圆环;套筒上开设有与...
- 张小丹段玲玲王静
- 重症监护病房中心静脉置管术的并发症调查研究
- 目的 调查重症监护病房(ICU)中心静脉置管术的并发症.方法 选取2011年6月-2012年6月我院接受中心静脉穿刺置管术的553例患者,根据科室不同分为ICU组265例,非ICU组288例.调查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统计...
- 王静邓彬蔡书翰饶歆卢章洪杜朝晖李建国周青胡波李璐刘畅甘泉罗云
- 中国大陆中南地区ICU医护职业倦怠现状及危险因素被引量:5
- 2020年
- 目的调查在中国大陆中南地区ICU医师和护士职业倦怠现状及其危险因素。方法基于网络电子问卷选取国内中南地区在ICU工作的医师和护士,问卷包括职业倦怠量表及一般人口学特征量表,对收集的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此次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表1389份,返回合格问卷1369份,回收率98%。其中医师687名,护士682名。中国大陆中南地区ICU医师和护士职业倦怠的总体阳性率为86.19%,严重职业倦怠阳性率为41.86%;逻辑回归结果显示职业倦怠的独立危险因素包括收入不满意、担心自身安全、治疗选择有困难、不了解职业倦怠;而职称为中级、不热爱ICU工作、夜班频率<7 d、节假日值班无补偿、担心自身安全是严重职业倦怠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ICU医师和护士职业倦怠阳性率较高,职业倦怠的发生与多因素有关;提高医师和护士人身安全保障可能会降低职业倦怠发生率,职业倦怠者离职意愿较强,建议对其加强心理疏导和普及职业倦怠相关知识。
- 王静宋慧敏彭志勇胡波饶歆李建国
- 关键词:医师护士职业倦怠
- 术后限制性液体管理对结肠部分切除术后患者胃肠功能恢复的影响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探讨保证组织灌注前提下的术后限制性液体管理对结肠部分切除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30例结肠部分切除术后患者,经6h复苏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限制性液体管理组(限制组)和常规液体管理组(对照组),每组15例。自手术结束当日至术后4d,限制组和对照组患者液体总入量分别控制于25—35ml·kg^-1·d^-1和40~50ml·kg^-1·d^-1,监测两组患者液体平衡、组织灌注、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水、电解质紊乱发生情况。结果限制组患者液体总入量(ml/d)和液体净平衡(ml/d)明显少于对照组(总人量:1782.56±258.38比2707.50±294.64,净平衡:316.67±202.86比623.33±244.38,均P〈0.05),中心静脉压(CVP,mmHg,1mmHg=0.133kPa)明显低于对照组(4.03±1.81比6.47±3.09,P〈0.05),心率(HR,次/min)、平均动脉压(MAP,mmHg)与对照组比较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85.03±13.49比81.44±12.49,MAP:80.65±11.39比82.38±8.28,均P〉0.05)。限制组患者术后第1个24h乳酸清除率高于对照组[35(17,53)%比17(-6,33)%,P〈0.05],患者肠鸣音及肛门排气、排便恢复时间(h)均明显短于对照组(肠鸣音:37.43±24.97比46.36±19.34,排气:53.63±12.78比75.43±20.07,排便:78.73±46.48比93.40±41.08,均P〈0.05),发生术后呕吐的例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2比7,P〈0.05)。而限制组和对照组患者出现电解质紊乱(5比3)、容量缺乏(2比0)、容量过多(0比1)的例次数则无差异。结论对行结肠部分切除术的患者,术后保证组织灌注前提下减少液体正平衡,可以缩短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不增加水、电解质紊乱的发生。
- 刘畅饶群李建国杜朝晖周青梁辉胡波李璐王静蔡书翰
- 关键词:组织灌注结肠部分切除
- 视频反馈法在糖尿病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 2016年
- 目的:探讨视频反馈法在护理实习生糖尿病专科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在我科实习的护理专业实习生50名,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人,观察组进行“操作并录像-反馈分析-操作”模式的视频反馈法教学,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教学授课模式;授课内容均为糖尿病专科护理操作。比较两组护理实习生对糖尿病专科护理的掌握情况以及实践演练中的操作表现。结果观察组糖尿病专科护理的理论测试成绩(83.16±4.56)高于对照组(76.10±6.18)(P 〈0.05);观察组操作测试成绩和实践操作考核的表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自我练习操作的次数(2.57±0.82)明显高于对照组(1.51±0.71)(P 〈0.05)。结论视频反馈法在糖尿病专科护理实习生的教学中有显著成效,值得在糖尿病专科临床护理教学中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 王静张岩
- 关键词:糖尿病临床护理护理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