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妍

作品数:4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市顺义区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抗体
  • 2篇类风湿
  • 2篇类风湿关节炎
  • 2篇关节炎
  • 2篇风湿
  • 2篇风湿关节炎
  • 1篇胆汁
  • 1篇胆汁性
  • 1篇多血管炎
  • 1篇性关节炎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炎
  • 1篇血清
  • 1篇血清趋化因子
  • 1篇阴性
  • 1篇原发性
  • 1篇原发性胆汁性
  • 1篇肉芽
  • 1篇肉芽肿
  • 1篇肉芽肿性

机构

  • 3篇北京市顺义区...
  • 3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4篇张妍
  • 3篇刘晓敏
  • 3篇柯丹
  • 3篇李丽
  • 2篇赵学刚
  • 2篇闫蕊
  • 1篇梁波
  • 1篇张丽霞

传媒

  • 1篇浙江临床医学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 1篇中华临床免疫...
  • 1篇中文科技期刊...

年份

  • 3篇2024
  • 1篇2014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抗线粒体2型抗体阴性的PBC患者的临床分析
2024年
统计分析抗线粒体2型抗体阴性的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患者的临床症状以及实验室特点,为临床疾病的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8年1月到2021年12月在北京市顺义区医院明确诊断的PBC患者179例并将其分成两组,AMA-M2阴性组和AMA-M2阳性组,同时对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临床特征、生化及免疫学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79例患者中,男女比例为1:10.1,年龄(59.1±11.86)岁。常见的临床症状中AMA-M2阴性组患者皮肤瘙痒率(3.85%)明显低于AMA-M2阳性组。AMA-M2阴性组中ALP、GGT、ALT和AST四项生化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与AMA-M2阳性组比较,结果基本一致。AMA-M2阴性组中ANA阳性13例占50.00%,核型主要以核膜型为主;AMA-M2阳性组中ANA阳性58例占37,91%,核型主要以胞浆型和颗粒型为主。AMA-M2阴性组中抗SP100抗体7例阳性,占26,92%,抗GP210抗体8例阳性,占30,76%;AMA-M2阳性组中有17例抗GP210抗体阳性,占11.11%,有21例抗SP100抗体阳性,占13.7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BC患者常伴有ALP、GGT、AST以及ALT一项或多项的水平升高,AMA-M2阳性可作为疾病的特异性抗体,AMA-M2阴性时ANA核型和SP100抗体以及GP210抗体对于PBC的诊疗具有重要的辅助诊断意义,多项血清学指标联合检测可大大提升临床检出率。
苏焕然张妍刘晓敏
关键词:抗线粒体抗体
肉芽肿性多血管炎相关垂体炎一例报告
2024年
肉芽肿性多血管炎(granulomatosis with polyangiitis,GPA)是以毛细血管、微小动静脉受累为主的全身性坏死性肉芽肿性血管炎。主要侵犯上、下呼吸道和肾脏,累及垂体罕见。本文报道一例57岁女性患者,以呼吸道症状伴发热为首要表现,抗感染治疗效果欠佳,病程中渐出现口干多饮多尿,检查发现鞍鼻畸形,中枢性甲减、性腺激素水平下降,c-ANCA阳性,垂体增大、垂体柄增粗、垂体后叶高信号消失,诊断GPA相关垂体炎。
闫蕊柯丹张妍李丽赵学刚孙明霞刘晓敏
关键词:垂体炎
抗CCP抗体AKA及RF检测在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14年
类风湿性关节炎(RA)是一种以对称性、多关节炎为主要表现的慢性致残性免疫性疾病。1987年美国风湿病协会(ARA)修订的RA分类标准认定通过临床表现、X线及血清类风湿因子(RF)的检测进行诊断。但实践中,早期RA临床表现和X线特征性常不典型,且RF的特异性较差。近年来,国外研究表明,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检测对RA诊断、鉴别诊断及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抗角蛋白抗体(AKA)也能辅助诊断RA。本文拟探讨抗CCP抗体、AKA及RF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在RA诊断中的意义。
张妍柯丹李丽张丽霞赵学刚梁波
关键词:抗CCP抗体类风湿关节炎AKA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类风湿性关节炎
血清趋化因子CXCL-10和涎液化糖链抗原6水平在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病变患者中的诊断和病情评估价值
2024年
目的:检测CXC趋化因子配体10(CXC motif chemokine 10,CXCL-10)和涎液化糖链抗原6(Krebs von den lungen-6,KL-6)在类风湿关节炎合并肺间质病变(rheumatoid arthritis associate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RA-ILD)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分析其与RA-ILD的相关性,探讨CXCL-10和KL-6对RA-ILD患者病情评价的意义。方法:选择2021年5月至2023年10月在北京市顺义区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及门诊治疗的169例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是否合并ILD分为RA-ILD组82例和RA-non-ILD组87例,根据入排标准最终筛选出两组各8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所有患者血清CXCL-10和KL-6水平,通过1∶1倾向性评分匹配法(propensity score matching,PSM)对两组患者进行匹配,得到组间协变量均衡的样本。比较匹配后的组间差异,分析血清CXCL-10、KL-6与ILD评分(Warrick评分)、临床实验室及肺功能参数之间的相关性,利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RA患者发生ILD的危险因素,并判断CXCL-10、KL-6对RA-ILD的预测价值。结果:经1∶1 PSM匹配出RA-ILD组和RA-non-ILD组患者各49例。RA-ILD组血清CXCL-10、KL-6水平显著高于RA-non-ILD组[CXCL-10水平64.36(34.01,110.18)ng/L vs.29.80(16.89,40.55)ng/L,P<0.001;KL-6水平360.70(236.35,715.05)U/mL vs.210.69(159.98,255.50)U/mL,P<0.001]。RA-ILD患者血清CXCL-10水平与Warrick评分呈正相关(r=0.378,P=0.007),与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占正常预计值的百分比(FVC%)呈负相关(r=-0.338,P=0.018);KL-6与类风湿因子(rheumatoid factor,RF)呈正相关(r=0.296,P=0.039),与FVC%(r=-0.436,P=0.002)和一氧化碳弥散量(diffusion lung carbon monoxide,DLCO)占预计值的百分比(DLCO%,r=-0.426,P=0.002)呈负相关。单因素和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均提示CXCL-10(OR值分别为1.035、1.023,P均<0.05)、KL-6水平(OR值分别为1.004、1.005,P均<0.05)与ILD呈正相关。分别用CXCL-10和KL-6绘制ROC曲线,曲线下面积分别
闫蕊柯丹张妍李丽苏焕然陈伟孙明霞刘晓敏罗靓
关键词:趋化因子类风湿关节炎肺间质病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