逄玉万 作品数:29 被引量:257 H指数:9 供职机构: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更多>> 相关领域: 农业科学 环境科学与工程 经济管理 生物学 更多>>
广东省主流肥料质量与环境风险分析 被引量:7 2014年 为了调查当前广东省农资市场上主流肥料产品的分类、流通及质量现状,并评估其环境风险,笔者抽样调查了广东省市场流通中的常见肥料。调查结果显示,广东省肥料市场主流商品肥料养分合格率较高,达到了88.9%,其中进口肥料全部合格,且养分超量明显,但平均价格高于国产肥料约20%。复合肥料重金属含量普遍较低,没有超标现象。有机肥料类商品整体价位较高,有机质和水分含量全部达标,重金属超标率较低,仅为7.7%,养分配比差异较大。过磷酸钙和土壤改良剂类商品养分含量偏低,重金属含量偏高,是所有类别商品中品质最不稳定的类型。 逄玉万 唐拴虎 张发宝 李苹 付宏婷 黄旭 黄巧义关键词:肥料市场 合格率 重金属 硫磺和双氰胺配施对尿素在滇池北岸菜地土壤中转化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0 2007年 采用恒温土壤培养实验的结果表明,尿素在滇池北岸蔬菜地土壤中转化速率非常快,培养3天尿素水解了90%左右。施用硫磺2周后,土壤pH从8.15下降到7.5左右,施S0对减少土壤氨挥发可能是有利的。DCD对尿素在土壤中水解具有显著抑制作用,但S0、DCD对尿素水解协同效应不明显,主要是由于该类型土壤中尿素水解和S0分解不同步,前者显著快于后者。为了发挥施S0在减少氮素流失效果,建议S0施用时间比尿素早2周左右。S0施用能显著延缓土壤铵态氮的硝化作用。因此,S0与DCD合理配合施用,对减少氮素向滇池水体迁移可能具有实践意义。 逄玉万 胡正义 谷思玉 庄舜尧 林天关键词:硫磺 双氰胺 滇池 蔬菜地土壤 尿素 氮肥施用水平及种类对生菜产量及菜地N2O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18 2016年 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研究了氮肥施用水平及种类对生菜产量和土壤N_2O排放的影响。试验设7个处理:不施氮肥(N0),施氮112.5 kg N·hm^(-2)(N1),施氮225 kg N·hm^(-2)(N2),施氮337.5 kg N·hm^(-2)(N3),控释氮肥(CRU-N2),稳定性氮肥(SN-N2),有机无机氮肥配施(MN-N2)。对比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和等氮量不同氮种类处理对N_2O排放特征和生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N_2O排放通量增加。在试验条件下,生菜获得最高产量时的施氮量为125 kg N·hm^(-2),适量降低生菜施氮水平能有效降低N_2O气体累积排放量。相同氮水平下,SN-N2与MN-N2处理较N2处理分别增产达13.3%和17.2%,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SN-N2处理N_2O排放总量和N_2O排放系数仅为0.80 kg N·hm^(-2)和0.36%,较常规施肥处理分别降低了84.8%和1.97个百分点。综上,在不降低生菜产量的前提下,优化氮肥施用水平并采用稳定性氮肥技术是菜地N_2O减排和减少蔬菜种植氮素损失的重要途径。 易琼 黄旭 张木 黄巧义 逄玉万 唐拴虎关键词:生菜 氧化亚氮 施氮量 减排措施 施肥对稻田甲烷与氧化亚氮排放的影响 被引量:45 2013年 大气温室气体浓度的升高引起太阳辐射加强,导致全球变暖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农田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探讨不同氮肥类型与施氮水平对华南稻田甲烷(CH4)与氧化亚氮(N2O)排放的影响。试验共设置5个处理,每处理3次重复,分别(以N计)为U6(90 kg·hm-2),U10(150 kg·hm-2),U12(180 kg·hm-2),SR10(150 kg·hm-2,缓释肥),CR10(150 kg·hm-2,控释肥)。各处理磷钾肥用量一致,分别为45 kg·hm-2(以P2O5计)和127.5 kg·hm-2(以K2O计)。研究结果表明:稻田CH4与N2O排放量随氮肥用量的增加呈增加趋势。晚稻CH4排放呈单峰型,其峰值出现在水稻移栽后16~23 d,N2O排放并未出现明显的排放峰。CH4累积排放主要发生在返青-分蘖初期和分蘖盛期-幼穗分化期两个时段,而N2O的累积排放主要集中在灌浆-成熟期(U6处理除外)。不同氮肥类型处理CH4季节排放总量与平均排放量表现为:处理SR10〉处理U10〉处理CR10,其中,控释肥处理甲烷排放总量较常规尿素处理减少了11.3%;而N2O季节排放总量与平均排放量表现为:处理CR10〉处理U10〉处理SR10。综上,初步认为氮肥的施用能够促进CH4与N2O的释放,缓释肥处理能有效减少稻田N2O的排放,而控释尿素处理能明显降低稻田CH4气体的排放,且稻田CH4与N2O的排放存在一定的互为消长关系,因此如何平衡稻田甲烷与氧化亚氮释放,使稻田增温潜势最小化是下一步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易琼 逄玉万 杨少海 卢钰升 付弘婷 李苹 蒋瑞萍 唐拴虎关键词:施肥 甲烷 氧化亚氮 稻田 广东省复混肥市场分析 被引量:3 2008年 通过对1995~2005年10年间的国际化肥供求状况、国内外复混肥市场现状及广东省肥料市场特点的分析,提出了广东省复混肥的发展方向以及复混肥企业市场导向,为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可行性建议。 张政勤 罗文贱 逄玉万 文伟发关键词:复混肥 华南稻区不同施肥模式下土壤CH_4和N_2O排放特征 被引量:6 2014年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模式对华南稻田CH4和N2O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水稻生育期内,CH4排放呈单峰曲线,不同水稻季CH4排放峰出现的时间和峰值不同,晚稻CH4排放峰出现的时间早于早稻,且峰值明显高于早稻。由三季水稻观测数据可知:稻田CH4排放通量范围分别为-0.29~14.83、-6.09~31.54、-0.11~22.87 mg·m-2·h-1,而不同生长季N2O排放数据表明稻田N2O排放通量非常小且N2O排放规律不明显;稳定性氮肥结合甲烷抑制剂(SN)处理CH4季节排放总量最低,与农民习惯施肥处理(FP)相比,SN处理均能明显降低CH4季节排放量,降幅分别达34.1%、28.4%和7.7%。分析单位产量CH4和N2O增温潜势可知,两季水稻SN处理较FP处理全球增温潜势分别降低了31.0%和17.8%。综上认为,华南稻-稻连作种植体系下,CH4气体是稻田全球增温潜势增加的主要温室气体,SN施肥模式可作为该区域稻田温室气体减排的一项重要措施。 易琼 唐拴虎 逄玉万 黄旭 黄巧义 李苹 付弘婷 杨少海关键词:施肥模式 双季稻 氧化亚氮 冷浸田水稻重基攻苗施肥技术规程 田为我国主要中低产田之一,采取针对性的技术措施,提升其土地生产力,必将成为我国粮食生产的巨大战略资源.本文从肥料运筹及总量控制、肥料品种的选择、施肥方法以及其他配套技术等方面,详细介绍了冷浸田水稻重基攻苗施肥技术规程.结... 徐培智 解开治 逄玉万 顾文杰 卢钰升关键词:水稻 技术规程 冷浸田 酸性土壤改良剂与生防制剂协同防控香蕉枯萎病的效果 被引量:11 2017年 将酸性土壤改良剂分别与生防制剂结合,通过温室盆栽试验研究其防控香蕉枯萎病的效果。酸性土壤改良剂分别与放线菌菌剂处理(Act A)和生物有机肥处理(BIOA)的协同防效(61.1%和58.3%)均高于单独施用酸性土壤改良剂(ASA)(49.7%)、放线菌菌剂(Act)(55.6%)和生物有机肥(BIO)的处理(52.8%)。至试验结束时,各处理土壤的p H值显著高于对照(CK)(p<0.05);Act和BIO处理显著降低了香蕉根际尖孢镰刀菌数量(p<0.05);Act A和BIOA处理能显著提高香蕉根际细菌和放线菌数量并降低真菌数量。各处理显著促进香蕉生长,且能提高土壤有机质、有机碳、全氮、速效钾含量和电导率。结果表明,酸性土壤改良剂和生防制剂可有效协同防控香蕉枯萎病。 黄建凤 张发宝 逄玉万 黄巧义 付弘婷 李苹 杨苞梅 唐拴虎关键词:香蕉枯萎病 生物有机肥 广东省有机肥料市场现状及发展方向分析 被引量:6 2011年 当前广东省有机肥料产业发展迅速,在提高农产品质量、资源化利用工农业固体废弃物、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然而在产业化发展的同时,仍存在许多需要优化改进的方面。通过分析近年来广东省有机肥料产业化特点,提出了当前有机肥料企业发展的可行性建议。 罗文贱 逄玉万 欧俊 文伟发 张政勤 李国富关键词:有机肥料 滇池北岸居民-农田混合区域农田土壤氮素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7 2010年 土壤氮含量空间分布特征对评价氮迁移风险和合理施肥具有重要意义。以滇池北岸大清河流域下游46.7 hm2韭菜田与花卉地为对象,于2006年8月通过网格法(40 m×(80~90)m)布点采集112个表层土样,研究了土壤氮素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调查区土壤TN为1.28~6.17 g.kg-(1均值3.36 g.kg-1)、NO3--N为3.7~691.7 mg.kg-(1均值89 mg.kg-1)。调查区东北部韭菜种植区由于接受生活污水、养殖废水,土壤总氮含量最高,而西南部韭菜、花卉种植区土壤总氮含量相对较低,高浓度养殖和生活污水的排放是导致土壤总氮含量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土壤硝氮含量则以西南部花卉大棚区最高,不同的种植方式(花卉大棚栽培)是土壤硝氮含量差异的主要原因。夏季高温多雨,花卉揭棚将增加土壤硝酸盐淋溶/径流的迁移风险,蔬菜田块土壤氮矿化也可能加剧土壤氮的淋溶/径流迁移。因此,在滇池流域湖滨区居民生活污水、养殖污水的排放,作物种植方式与布局,对农田氮的迁移及水体污染具有重要的影响。 陆海燕 胡正义 张瑞杰 逄玉万 殷小锋 吴永红关键词:滇池 蔬菜地 面源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