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熊雯雯

作品数:23 被引量:100H指数:5
供职机构:江西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科技厅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6篇肝病
  • 4篇中医
  • 3篇师承
  • 3篇慢性
  • 2篇医经
  • 2篇用药规律
  • 2篇数据挖掘
  • 2篇疗效
  • 2篇临证
  • 2篇结肠
  • 2篇结肠炎
  • 2篇溃疡
  • 2篇溃疡性
  • 2篇溃疡性结肠炎
  • 2篇肝炎
  • 2篇肝硬化
  • 2篇感冒
  • 2篇辨治
  • 2篇处方
  • 1篇电针

机构

  • 22篇江西中医药大...
  • 10篇南昌市第九医...
  • 3篇江西省中医院
  • 1篇南昌大学
  • 1篇江西中医学院

作者

  • 22篇熊雯雯
  • 10篇徐如龙
  • 10篇江一平
  • 3篇刘永芬
  • 3篇朱雪虹
  • 3篇朱慧
  • 2篇任玉玺
  • 2篇许嵩
  • 2篇陈爱民
  • 2篇江一平
  • 1篇洪滔
  • 1篇朱文娟
  • 1篇王瑾
  • 1篇杨海燕
  • 1篇刘翔
  • 1篇程绍民
  • 1篇李学勇
  • 1篇王木兰
  • 1篇王萍
  • 1篇汪灿华

传媒

  • 5篇江西中医药
  • 3篇实用中西医结...
  • 2篇中西医结合肝...
  • 2篇新中医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民族民间...
  • 1篇光明中医
  • 1篇中药新药与临...
  • 1篇世界科学技术...
  • 1篇中医药临床杂...
  • 1篇亚太传统医药
  • 1篇中医临床研究
  • 1篇江西中医药大...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09
  • 1篇2007
2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江一平教授临证心法及继承人创新观点在肝病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3年
江一平教授是江西省名中医,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长期从事脾胃肝胆疾病的中医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笔者有幸跟师临证学习,受益匪浅,将江一平名老中医的临证经验进行继承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创新观点。现对江一平教授治疗肝病的学术思想及临证心法总结如下,并针对“气血通化”创新观点进行初步探索及临床应用。
徐如龙李晓玲江一平熊雯雯
关键词:中医肝病临证心法
江一平教授治疗肝病经验及临床应用
江一平教授长期从事肝病临床实践,论治肝病经验丰富;笔者亦从事肝病临床,总结师承导师经验,利于指导临床。论治乙肝江老师认为中医对于慢性乙肝的优势在于护肝降酶,恢复肝功能,但不足点是"抗病毒"。出现肝功能异常无外是疫毒内侵移...
徐如龙江一平熊雯雯
关键词:温药和之
江一平辨治肝病传脾经验介绍被引量:3
2019年
江一平教授,主任中医师,江西省名中医,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工作4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及临床实践经验。笔者有幸跟师临证学习,现将其肝病传脾的临证经验介绍如下。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生气之后出现不思饮食的表现。在诊治肝病患者的临床实践中亦发现,肝炎发病时常以食纳减退、腹部饱胀不适、恶心呕吐等脾胃症状为突出表现,尤其是肝硬化患者,常有大腹肿满、肢体浮肿等中土斡旋不利的表现,甚至终末期肝病患者,多有胃气衰败。此种种现象均与肝病传脾相关。
徐如龙熊雯雯江一平
关键词:肝脾相关肝病传脾肝病实脾
嵌入式音乐电针治疗仪音乐处方设计与疗效评估被引量:7
2014年
目的:设计一种新型音乐电针治疗仪及音乐处方,克服传统电针的穴位电刺激适应效应,并提高电针的疗效。方法:采用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统构建音乐电针治疗仪,为使患者能较为舒适地接受电信号刺激,提出选用功率谱满足1/f波动规律的音乐作为音乐处方的必要条件,并设计一种治疗失眠症的音乐处方,最后以失眠症患者为对象,设计3组实验,验证疗效。结果:采用设计的音乐电信号,能够很好地克服穴位电刺激适应性,疗效明显优越于普通电针。结论:本文所设计的音乐电针治疗仪及音乐处方疗效显著,具有很好的临床意义。
汪灿华毕圣昭何扬名熊雯雯
关键词:电针嵌入式音乐治疗
流感解毒汤治时行感冒90例
2009年
朱雪虹熊雯雯王瑾
关键词:时行感冒流感
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血瘀证目征改变的临床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血瘀证目征改变特点,探讨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硬化血瘀证与血瘀证目征、病情等指标的关系。方法:选择病例共126例,分为非血瘀证组、血瘀证轻度、中度和重度四组,拍摄球结膜图像。结果:(1)四组的血瘀证积分和目征积分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慢性乙肝及肝硬化的目征主要表现为球结膜微血管增粗、扭曲、网状畸形、报伤点、血管瘤、陈旧性出血、血管色调变暗等,单个项目在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3)血瘀证目征对是、非血瘀证判别符合率为85.7%,对是、非血瘀证及血瘀证轻、中、重度的判别符合率为63.5%;血瘀证积分与病情轻重有相关性(r=0.790,P=0.000)。结论:(1)血瘀证目征是判断慢性乙肝及肝硬化是、非血瘀证及血瘀证轻、中、重度的有效、客观、简便诊断方法。(2)慢性乙肝及肝硬化的球结膜微血管改变具有多样性的特点。(3)瘀血作为病理产物同时也作为病因是慢性乙肝及肝硬化病情加重的关键因素。
朱雪虹熊雯雯朱慧刘永芬
关键词:血瘀证目征球结膜微循环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病情
流感解毒汤防治流行性感冒60例临床观察
2012年
目的:观察流感解毒汤预防和治疗流感的效果。方法:将60例流感轻中证患者分为试验组a和对照组a,试验组a口服流感解毒汤,对照组a口服板蓝根冲剂,两组均以3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疗程结束后,进行统计分析。选择发生流感的班级2个,从中选择未发生流感的学生各30例,分为试验组b和对照组b,试验组b口服流感解毒汤,对照组b口服板蓝根冲剂,两组均服药3d,3d后进行流感发病率比较。结果:流感解毒汤在退热起效时间、缓解流感主要症状、疾病综合疗效及预防流感上效果显著,与板蓝根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结论:流感解毒汤能有效预防和治疗流感。
朱雪虹熊雯雯朱慧杨军平
关键词:流行性感冒疗效
溃疡性结肠炎中医治疗体会被引量:1
2011年
溃疡性结肠炎(UC)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直结肠的表浅性、非特异性溃疡病变为主的疾病,临床表现为腹泻、腹痛、脓血便、血便和里急后重等症状。中医学将其归属为泄泻、肠澼、五更泻、湿热痢等范畴。其迁延不愈和反复发作的特点,又极似休息痢、瘀血痢。
陈爱民刘永芬熊雯雯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中医疗法
芪仙汤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TNF-α,IL-8的影响及疗效观察被引量:35
2011年
目的:观察芪仙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及探讨芪仙汤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5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对照组。分别予芪仙汤煎剂口服灌肠、柳氮磺胺吡啶片口服,结合地塞米松灌肠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并检测治疗前后及25例健康志愿者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8(IL-8)的含量。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西药对照组(P<0.05),治疗组更能显著降低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TNF-α,IL-8水平。结论:芪仙汤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可能通过调节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细胞因子而达到治疗作用。
陈爱民刘永芬熊雯雯江一平洪滔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肿瘤坏死因子白细胞介素-8
正常高值血压青年群体的中医体质分布研究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研究正常高值血压青年群体的中医体质分布特征,并比较男女性别差异的中医体质分布特征。方法:以17~23岁新生体检人群为研究对象,根据正常高值血压标准纳入群体;以中华中医药学会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编制体质自测表,通过网络问卷开展体质调查;根据体质判断流程和标准获得纳入群体的体质,首先对整体人群的中医体质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然后分为男女性别群体,分别比较不同性别群体的中医体质分布特征。结果:研究共纳入正常高值血压青年828人,其中男390人,女438人。纳入群体整体体质分布特征为:平和质为544人,占65.7%,偏颇体质为284人,占34.3%;在偏颇体质中单一体质者136人,占整个偏颇体质人群的47.9%,其中主要体质类型为阳虚质、阴虚质、气虚质、湿热质等;两种及以上体质兼夹者148人,常见有阳虚质+阴虚质+其他、阴虚质+气虚质+其他、阳虚质+气虚质+其他等类型。从不同性别而言,男性平和质为240人,偏颇体质为150人。在偏颇体质中单一体质者63人,占整个偏颇体质人群的42.0%,其中主要体质为阳虚质、阴虚质、气虚质、湿热质;两种及以上体质兼夹者,常见有阴虚质+气虚质+其他、阳虚质+阴虚质+其他、阳虚质+气虚质+其他等。女性平和质为304人,偏颇体质为134人。在偏颇体质中单一体质者73人,占整个偏颇体质人群的54.5%,其中主要体质也为阳虚质、阴虚质、气虚质、湿热质;两种及以上体质兼夹者,常见有阳虚质+阴虚质+其他、阳虚质+气虚质+其他、阴虚质+气虚质+其他等。不同性别比较平和质与偏颇体质的百分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7;两组中单一体质占整个偏颇体质的百分比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36,提示正常高值血压人群中男性的偏颇体质高于女性,在偏颇体质中,女性体质更为单一,男性则倾向于兼夹体质。从偏颇体质的分布特征而�
王萍熊雯雯黄毅勇程绍民杨海燕
关键词:正常高值血压中医体质青年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