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博
- 作品数:83 被引量:115H指数:6
- 供职机构:北京空间机电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载人航天领域预先研究项更多>>
-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更多>>
- 一种空间碎片及弹丸拦阻防护装置及系统
- 一种空间碎片及弹丸拦阻防护系统,包括空间碎片及弹丸拦阻防护装置和充气装置,所述充气装置用于对空间碎片及弹丸拦阻防护装置的充气管进行充气;所述空间碎片及弹丸拦阻防护装置包括前屏、中屏、后屏和充气管;所述前屏、中屏和后屏均采...
- 廖航戈嗣诚王立武竺梅芳李博曹旭冯昊牛国永刘兴华李少腾
- 文献传递
- 电荷累加型TDICMOS探测器测试方法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随着航天遥感领域对分辨率、高速传输、低功耗方面需求的提高,基于电荷累加的TDICMOS探测器应运而生。该探测器无论在工艺上还是探测器结构上均与TDICCD和传统数字累加的CMOS器件有着本质的不同。因此,许多关于探测器性能参数的测试方法无法适用于电荷累加的TDICMOS。本文基于电荷累加TDICMOS的自身特性,先后提出了关于电荷-DN转换因子、满阱电荷、电荷转移效率、读出噪声等参数的新测试方法,同时搭建TDICMOS测试系统进行实验验证。实验证明了上述测试方法的正确性和工程可实现性,为今后TDICMOS工程应用提供了重要依据。
- 梁楠张斐然蔡帅李博李涛
- 基于全链路多要素的Golay-3光学合成孔径对地遥感系统性能评价
- 光学合成孔径技术在未来高分辨率空间对地光学遥感领域中具有重大应用潜力。针对光学合成孔径系统相对于传统单口径系统在对地遥感总体设计中的成像质量预估难题,文章提出基于目标场景、大气传输、卫星平台、光学遥感器的成像全链路多要素...
- 赵号李博张学敏郑国宪王业超张月
- 关键词:光学遥感系统性能评价
- 空间光学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被引量:25
- 2011年
- 文章综述了空间光学在空间天文、深空探测及对地观测等领域的发展现状,介绍了空间光学的未来发展动态,分析了空间光学的技术需求,最后提出了中国空间光学的发展建议。
- 岳涛李博陈晓丽周峰
- 关键词:空间光学
- 火星探测光学有效载荷发展综述
- 火星探测计划将是我国在实现月球探测任务后的下一步深空探测计划,其中光学有效载荷是实现其科学目标的重要的有效载荷,本文综述了国外21世纪以来发射的火星探测卫星的光学有效载荷,对其科学目标和技术指标等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我国火...
- 李博
- 关键词:火星探测
- 文献传递
- 排气式气囊缓冲主动控制技术研究被引量:6
- 2016年
- 气囊缓冲主动控制技术是提高气囊缓冲性能的一项技术,旨在排气阶段通过控制排气口面积的大小来控制囊内气体的压强以保持恒定,从而使得这一过程中的过载得以较为均匀分布。文章通过建立动力学模型和控制系统模型,对气囊缓冲主动控制技术进行了仿真研究。在建立气囊缓冲动力学模型时,没有采用通常的等熵方法来近似求解排气阶段的囊内气体温度,而是考虑了囊内气体的能量变化,并采用龙哥库塔法求解出了囊内气体温度、压强以及缓冲过载等重要变量,将气囊缓冲动力学模型在Simulink软件中写入为自定义函数,建立气囊排气控制系统模型,进行仿真。通过仿真分析了驱动机构响应时间与着陆速度对缓冲效果的影响,并结合主动控制气囊的工作特点尝试给出了合适的排气控制执行机构。文章对气囊排气主动控制技术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研究。
- 李博高树义
- 关键词:气囊仿真回收着陆
- 一种弹道式再入卫星返回舱的定点回收系统及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弹道式再入卫星返回舱的定点回收系统及方法,所述系统包括可控翼伞、稳降伞;可控翼伞使返回舱在回收过程水平运动方向可控,从而使返回舱能够向预定的目标落点飞行,可控翼伞与返回舱可分离,返回舱的高度低于预设稳降高度...
- 刘涛许望晶李博黄明星唐明章滕海山卢齐跃龙龙张丽梅
- 一种载人航天器密封舱应急失压情况下的压力防护装置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载人航天器返回舱密封舱失压情况下的压力防护装置。采用在返回舱侧壁与大底连接区域安装柔性舱内囊,展开后与舱壁赋形,当返回舱密封舱发生失压情况下,通过启动预先安装在返回舱内部的柔性舱内囊,快速将其展开、固定...
- 竺梅芳戈嗣诚王立武李博唐明章廖航甄铎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Fluent-UDF的充气式返回舱气动特性计算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Fluent‑UDF的充气式返回舱气动特性计算方法,包括:求解得到指定温度和压力范围内的各组分数密度,将指定温度范围和压力范围内的各组分数密度带入空气物性计算公式得到指定温度范围和压力范围内的空气的粘...
- 何青松曹旭王奇王广兴鲁媛媛李博许望晶沙治英
- 空间TDICCD相机动态信噪比计算方法研究被引量:7
- 2009年
- 信噪比是空间光学相机系统的主要设计指标之一,可用于表征相机的辐射性能。文章通过建立遥感卫星轨道模型,分析计算一年中任意时刻用太阳高度角和卫星观测角描述太阳、卫星、地面目标点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并将计算得到的卫星观测角和太阳高度角等参数导入大气传输软件MODTRAN,输出在相机入瞳处的地面目标光谱辐亮度,再根据信噪比的计算方法,最后完成TDICCD相机动态的信噪比计算值。通过该方法,可以计算任一时刻任一观测目标的信噪比,这将有利于判断在某一时刻的能量是否满足观测要求,以随时改变TDICCD的探测器级数,使得成像像质达到最佳。
- 阮宁娟苏云张科科李博
- 关键词:太阳高度角信噪比空间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