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鹏飞
- 作品数:23 被引量:61H指数:5
- 供职机构:西北大学地质学系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一种新型软岩剪切流变仪
- 一种新型软岩剪切流变仪,左剪切盒上端设有CCD芯片支架、支架,CCD芯片支架、支架之间连接挡光片,挡光片连接右剪切盒,右剪切盒上方通过杠杆经过杠杆系统支点与杠杆系统支架相连接,杠杆前端通过可移动滑套连接砝码,右剪切盒一面...
- 王新刚王家鼎谢婉丽谷天峰贾鹏飞
- 融合残差与多尺度特征的U-Net泥页岩裂缝分割被引量:1
- 2023年
- 泥页岩CT图像裂缝分割是获取裂缝信息的关键环节,对揭示裂缝空间展布规律和明确储层特征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传统图像处理方法无法自主分割泥页岩裂缝,以及泥页岩CT图像中裂缝形态复杂多样,尺度变化大,细小裂缝与周围岩体的灰度值相似导致分割效率低的问题,通过改进U-Net网络模型,提出一种融合残差网络和多尺度特征的卷积神经网络MCS-Net,用于实现高效的泥页岩裂缝分割。所提网络包括特征提取、特征融合和预测输出3部分,特征提取部分使用残差模块代替常规卷积,充分获取浅层特征信息和高层语义信息;特征融合部分采用多尺度卷积融合模块获取裂缝多尺度特征信息,随后逐层上采样还原图像分辨率并准确定位裂缝位置;预测输出部分最终生成泥页岩二元裂缝分割图。实验在构建的泥页岩裂缝数据集MudshaleCrack上进行测试,并与6种主流的深度学习语义分割网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所提的MCS-Net优于对比网络,评价指标IoU为85.32%,F1值为92.56%,与改进前的U-Net相比,IoU和F1值分别提升了0.0428和0.0903,证明了所提方法对泥页岩裂缝分割的可行性。
- 陈子浩贾鹏飞屈文航王勇
- 关键词:多尺度特征
- 一种用于测定饱和黄土-泥岩接触面的原位剪切实验仪
- 一种用于测定饱和黄土‑泥岩接触面的原位剪切实验仪,下部剪切盒安装在实验基坑内,上部剪切盒安装在下部剪切盒上,上部剪切盒与实验基坑内壁间水平设置水平液压千斤顶;上部剪切盒顶部安装剪切盒压力盖,剪切盒压力盖通过轴向液压千斤顶...
- 王新刚王家鼎朱荣森贾鹏飞刘杰王钰鹏
- 文献传递
- 低幅值高循环荷载作用下土体的应变累积模型被引量:8
- 2013年
- 高速铁路路基上的轨道以及附近区域的结构物承受低幅值、高循环振动荷载的反复作用。在此低幅值、高循环荷载作用下土体会产生不可恢复的应变累积,导致轨道及附近区域结构物发生附加沉降。当前,描述土体的循环变形特征的理论分为两类:一类是基于经典塑性理论的应力-应变滞回模型(例如边界面模型),另一类是基于循环三轴试验经验规律的应变累积模型(例如Bochum累积模型)。为了能够预测土体在低幅值、高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应变累积行为,在前人对土体在低幅值、高循环荷载作用下大量试验研究的基础上,在经典弹塑性理论的框架下,提出一个土体在低幅值、高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应变累积模型。该模型通过用对数律来描述塑性体应变的累积规律,并以此作为应变累积的大小度量,然后通过修正Cam-clay模型的流动准则来描述应变累积的发展方向。最后,通过多组试验结果的模拟,表明所提出的应变累积模型能够较好地预测土体在低幅值、高循环荷载作用下的应变累积行为,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贾鹏飞孔令伟杨爱武
- 一种灌区基础数据采集系统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灌区基础数据采集系统,涉及数据采集技术领域,建立“四源一干”灌溉基础数据采集体系,采集气象、降雨、蒸发、灌区引水量、灌溉定额等监测信息,为灌区水量调度提供数据支持。
- 贾鹏飞王新刚
- 文献传递
-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连续型碳酸盐岩油气藏地质特征及形成原因被引量:13
- 2022年
- 为了获得塔里木盆地的连续型碳酸盐岩内的大量油气资源,研究塔里木盆地连续型碳酸盐岩油气藏地质特征及形成原因,选取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作为研究区域,通过勘探可知该地区连续型碳酸盐岩油气藏地质特征,即油气同时存在于构造高点与构造低点、高压与低压同时存在于含油气层、储层为局部高孔渗发育与普遍致密。分析其形成原因为:充足的油源供给以及良好的物质基础、油气运、聚格局由古斜坡、古隆起以及断裂系统控制、油气相态与分布由多期油气充注所形成。综合研究结果可知,塔里木盆地油气藏由多个烃源岩所提供,在长期低温环境下成藏。
- 常媛贾鹏飞
- 关键词:塔里木盆地碳酸盐岩油气藏地质
- 长江三角洲浅层气地质赋存特征及其对越江隧道工程的影响
- 2024年
- 为研究我国长江中下游沿江、沿海平原赋存的浅层气不良地质及其对工程的影响,以长江崇太隧道遭遇浅层气地质为工程背景,基于长江三角洲地理地貌、沉积历史和沉积相特征,通过专项地质勘察和地球化学分析,研究区域浅层气地质的赋存特征,分析其对工程的不利影响,并提出针对性防治措施。结果表明:长江三角洲区域地层互相叠置、层序完整明显,浅海相淤泥质黏土层既是浅层气的产气层,又是封盖层,下覆厚状砂层是气体的良好储集体。隧址区具备典型的长江三角洲沉积特征,地层中赋存的浅层气属于原生甲烷型生物成因气;喷发性气体赋存于浅海相淤泥质黏土层内部的粉土、粉砂微、薄夹层中,属于未经长距离运移的自生、自储、自盖型生物成因气;隧道越江段主要穿越的厚层河口湾相细、中砂层虽具备良好的储气条件,但未见大量气体储集。从越江隧道段浅层气的赋存特征出发,虽然分析认为其对工程的影响程度有限,但在工程建设中仍不容忽视,需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以避免浅层气地质造成工程危害。
- 郭鹏鹏王勇宋湦陈成贾鹏飞
-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浅层气越江隧道
- 一种软岩剪切流变仪
- 一种软岩剪切流变仪,左剪切盒上端设有CCD芯片支架、支架,CCD芯片支架、支架之间连接挡光片,挡光片连接右剪切盒,右剪切盒上方通过杠杆经过杠杆系统支点与杠杆系统支架相连接,杠杆前端通过可移动滑套连接砝码,右剪切盒一面通过...
- 王新刚王家鼎谢婉丽谷天峰贾鹏飞
- 文献传递
- 杭州湾富浅层气区工程超前排气井井距优化研究
- 2024年
- 对遭遇浅层气灾害地质的工程,一般防治措施多为建设前期布设超前排气井进行控制性排气。深入了解排气过程中气藏内部的气水运移规律,对于排气井井距的设计和高效率排气有重要意义。基于非饱和土两相渗流原理和杭州湾富浅层气区的典型概化地质模型,利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有控排气条件下气藏内部气水界面运移过程,探讨了影响超前排气井布设的因素,提出一种井距优化方法,并在实际工程中应用。结果表明:不同井口排气速率下,气藏内部气水分布形态与气体排放效果显著不同;工程超前排气井井距的设置可以淹井时间最长和剩余气藏厚度最小进行优化;原始气藏压力是影响井距优化的最显著因素,而储气层下部渗水系数、气藏厚度等并不影响最优井距的确定;调节井距对改善竖向排气井的排气效果随原始气藏压力系数减小而减弱;原始气藏压力系数大,井距适当减小,反之,可适度增加;对于气藏压力系数小的工程,建议发展水平排气井布设技术,以改善排气效果。此外,工程超前排气井的井距设置还应考虑与建(构)筑物的合理安全距离,达到高效、安全和避免投资浪费的目的。
- 郭江涛王勇贾鹏飞张军杰陈成
- 关键词:浅层气非饱和土
- 宁明盆地超浅层气地质赋存特征及其工程危害被引量:3
- 2023年
- 浅层气是一种自然资源,同时也是一种地质灾害,在工程卸荷扰动下,浅层气在地层压力作用下逸出,进而诱发工程危害和事故。以广西宁明盆地内纳利大桥建设中遭遇到浅层气地质灾害为研究背景,通过地质钻孔取样和地球化学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手段,对研究区超浅层天然气的赋存特征及其工程危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区域构造活动频繁,裂缝发育,泥岩所夹的薄层粉砂、粉砂岩和粉砂质泥岩厚度2~200 mm不等,实测孔隙度约25.6%,渗透率约37.2~46.8μm^(2),浅层气以相控、缝控、壳控以及它们之间的过渡等形态赋存于各类储层中,呈独立、不连续、交错分布特征;(2)区域内泥岩层深厚,有机碳含量(TOC)为0.61%~1.24%,有机质丰度较高,产气能力良好,是浅层气的烃源岩,泥岩盖层实测孔隙度22.8%~34%,渗透率(2.4~22.2)×10^(-3)μm^(2),封闭能力一般;(3)区域内超浅层天然气的地质赋存特征使得在工程勘探和施工深度(10~100 m)范围内难以形成异常压力,桥梁钻孔灌注桩成桩过程中虽不会出现强烈的井喷事故,但会对桩基混凝土造成气侵危害,影响桩身完整性,建议采用超前排气和改善施工工艺等处置措施。
- 张帆贾鹏飞王勇陈楷文
- 关键词:浅层气烃源岩特征储集特征气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