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璀
-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1
-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更多>>
- 我国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之完善研究被引量:9
- 2013年
- 2012年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正式确立了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随后,最高人民检察院出台了《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的决定》,在相关条款对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进行了细化,这些法律文件的出台对于完善我国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我国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还存在诸多缺陷与不足,例如在适用条件、考察机制、监督制约机制等方面都存在问题,应加以完善。
- 史立梅罗璀
- 车位、车库归属及处分限制——以《物权法》第七十四条为中心被引量:1
- 2013年
- 《物权法》对小区车位、车库的归属语焉不详,产生法律适用难题。本文从解释论的视角对《物权法》第七十四条进行梳理,由于《物权法》对车位、车库的归属采两分法,事实上区分能够成为独立所有权客体的车位、车库与不能够成为独立所有权客体的车位、车库分别决定归属。车位、车库具有一定程度的共益权特征,有必要对配置比例内的车位、车库的处分作出一定限制。
- 晏林欢罗璀
- 关键词:建筑物区分所有权
- 窝藏、包庇罪主体之立法思考——以“亲亲相隐”原则为视角
- 2014年
- 我国现行《刑法》第310条规定的窝藏、包庇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主张大义灭亲,实则与司法正义原则相背离。我国在借鉴国外相关立法的基础上,应当吸取传统法律文化中"亲亲相隐"原则的合理成分,并结合我国现实情况对现行窝藏、包庇罪的主体进行立法完善。应从刑事一体化的角度出发,将亲属窝藏、包庇犯罪分子的行为与社会上一般人窝藏、包庇犯罪分子的行为在实体法和程序法上加以区别对待。
- 李永亚罗璀
- 关键词:犯罪主体
- 电子数据证据能力研究
- 本文拟对电子数据的证据能力制度进行研究。电子数据的证据能力是决定电子数据能否作为证据参加到法庭诉讼中去的关键,因此,电子数据的证据能力有时候甚至能决定诉讼的成败,公平正义得到伸张与否。然而,我国法律和相关法学研究都疏于对...
- 罗璀
- 关键词:诉讼法电子数据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