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玉
- 作品数:85 被引量:551H指数:13
- 供职机构:上海市长宁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长宁区卫生局科研基金上海市残疾人康复科研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高血压发病年龄与糖尿病的关联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讨高血压发病年龄与糖尿病的关联,为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提供依据。方法2016—2020年上海市长宁区和宝山区开展国家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早期筛查与综合干预项目,选择35~75岁常住居民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测收集人口学信息、既往疾病史、高血压发病年龄、血压和空腹血糖等资料。高血压发病年龄按<45岁、45~<55岁、55~<65岁和≥65岁分组,以正常血压为对照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高血压发病年龄与糖尿病前期、糖尿病的关联。结果纳入居民25228人,其中男性8753人,占34.70%;女性16475人,占65.30%。高血压11051例,占43.80%;高血压发病年龄<45岁、45~<55岁、55~<65岁和≥65岁分别为1779、3274、3781和2217例;正常血压14177人。糖尿病前期6056例,占24.01%;糖尿病2849例,占11.2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整性别、婚姻状况和文化程度等变量,与正常血压组比较,高血压发病年龄<45岁(OR=1.345,95%CI:1.164~1.553)、45~<55岁(OR=1.365,95%CI:1.212~1.536)和55~<65岁组(OR=1.376,95%CI:1.239~1.527)糖尿病前期风险较高;高血压发病年龄<45岁(OR=2.302,95%CI:1.906~2.775)、45~<55岁(OR=2.349,95%CI:2.016~2.734)、55~<65岁(OR=1.909,95%CI:1.667~2.184)和≥65岁组(OR=1.315,95%CI:1.131~1.526)糖尿病风险较高。结论高血压发病年龄与糖尿病前期、糖尿病存在统计学关联。
- 高慧朱旭婷张磊夏庆华王英全张艳萍许姜敏施悦史午悦姜玉万金豹
- 关键词:高血压发病年龄糖尿病前期糖尿病
- 老年人跌倒居家危险因素干预效果及需求研究
- 目的 了解入户评估和整改老年人居家环境危险因素的干预效果. 方法 选择一个居委会内居住的所有家中有60岁以上老年人的家庭289户,就家中可能引起老年人跌倒的28项环境危险因素开展上门调查评估和干预.初次上门10个月后,再...
- 夏庆华姜玉
- 关键词:老年人干预
- 上海市城区中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超重和肥胖流行现状被引量:17
- 2018年
- 目的了解上海市城区中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超重和肥胖现状,为制定肥胖和肥胖相关慢性病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利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从上海市某城区10个街道中随机抽取4个街道,将2010-2014年纳入该区慢病管理系统的4 716名50岁及以上的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面对面调查收集人口学资料、既往病史、糖尿病并发症和临床症状、饮食习惯、糖尿病用药及健康教育等信息,采用标准方法测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和血压等指标。采用SAS 9.2软件进行χ~2检验和Cochran-Armitage趋势检验。结果中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男、女性的体质指数(BMI)分别为(24.70±2.94)、(24.87±3.52)kg/m^2,腰围分别为(89.16±9.02)、(85.37±9.26)cm。男性患者的超重率(45.94%)高于女性(41.70%),而女性肥胖率(16.88%)高于男性(12.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性患者中心性肥胖率(49.90%)高于男性(45.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性不同年龄组超重率和肥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0~<55岁组超重率和肥胖率均最高,而男性各年龄组超重率和肥胖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和女性超重率和肥胖率在不同血压情况和饮食情况各组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和女性中心性肥胖率均随血压等级升高而升高,趋势性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上海市城区中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超重率和肥胖率较高,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控制该人群的血压水平,加强饮食干预,降低肥胖相关慢性病的发生风险。
- 刘晓莉张磊张薇姜玉吴婳周鹏项永兵夏庆华
- 关键词:2型糖尿病高血压超重肥胖
- 上海市长宁区新泾镇肢体残疾人居家环境危险因素评估被引量:1
- 2020年
- 多项前瞻性研究结果提示,肢体残疾人是跌倒的高危群体,其跌倒发生率在16.5%—56.1%,跌倒后受伤发生率在26.8%—60.7%,均高于普通社区跌倒发生率[1—3]。居家及医院内环境因素都是导致跌倒及跌倒伤害的一个重要外因[4—5]。目前,针对肢体残疾人跌倒与居家环境危险因素的研究报道较少,所以本文旨在通过对肢体残疾人群的跌倒及居家环境危险因素分析,为肢体残疾人群伤害的预防与控制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 钱蕾姜玉夏庆华张佳蕾戴恒玮
- 关键词:肢体残疾人居家环境环境危险因素高危群体
- 上海市长宁区老年脑卒中患者跌倒与跌伤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13
- 2016年
- 目的了解我国城市社区居住的脑卒中患者跌倒流行病学现状。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居住在上海市长宁区的60岁以上脑卒中患者1 498人,调查过去1年的跌倒和跌伤发生情况。结果脑卒中患者跌倒年发生率为28.91%,其中3.93%因为卒中发作而跌倒。跌伤率为18.22%,骨折率为5.47%。跌倒率随年龄增加而升高,后遗症显著增加跌倒发生率(χ2=14.257,P〈0.01),而不同卒中类型、累及部位、时间间隔卒中患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跌倒最主要的原因是腿发软(34.21%)、头晕(29.73%)、运动中没保持平衡(17.11%)。跌伤后,因卒中跌倒的患者全部住院治疗,36.36%需要120急救服务。非卒中跌倒的患者44.66%到医院就诊,8.40%需要120急救服务。医疗费用中位数为705(80~3 525)元。7.25%的非卒中跌倒的患者因跌倒失去基本生活自理能力。结论社区居住的老年脑卒中现患病例跌倒发生率高,跌倒后果严重。虽然卒中发作可导致跌倒,但其最主要原因是由于卒中后遗症等其他因素导致的跌倒。卒中患者应作为干预的重点人群,采取优先干预措施。
- 姜玉夏庆华胡嘉周鹏胡越李玉华
- 关键词:脑卒中跌倒流行病学
- 上海市长宁区餐饮场所工伤流行病学特征分析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了解上海市长宁区餐饮场所从业人员工伤的流行病学特征和从业人员在伤害方面的知识和行为,为制订相应的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随机选择该区85家餐饮企业中的1 044名从业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餐饮场所工伤发生率为20.7%。烧烫伤和刀或锐器伤是最主要的伤害类型,最主要高发人群是负责烹饪和切配的从业人员。餐饮场所中的厨房是最常发生伤害的地点。调查对象对伤害相关知识的知晓率为71.5%。98.5%的调查对象希望得到伤害防治方面的服务,其中88.4%希望得到伤害预防方面的服务。结论餐饮场所从业人员工伤发生率较高,在伤害预防和急救方面的知识比较欠缺,因而有必要采取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干预措施,以降低餐饮场所工伤的发生,保障从业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 胡越姜玉夏庆华胡嘉周鹏李玉华张云
- 关键词:餐饮场所工伤知识
- 上海市某私营骨科专科医院伤害病例分析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 通过分析某私营骨科医院伤害病例流行病学特征,探讨私营专科医院在伤害监测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为完善伤害监测体系提供依据.方法 以上海市长宁区某骨科医院2012年伤害病例为对象,分析人口学特征、伤害特征、受伤原因、伤后处理及疾病负担.结果 共计监测到伤害病例874例,平均年龄34.3岁,男女性别比2.8∶1.就诊病例中70.8%为非上海户籍人口.主要的受伤类型为跌落(52.4%),其次为钝器伤(23.8%)和交通伤害病例(7.7%).43.8%的病例因骨折就诊该医疗机构,其次是开放性伤害(20.6%)和扭伤(18.6%).54.3%的病例为中等程度伤害,重伤15.7%.35.7%的伤害发生在工业和建筑区域.所有病例受伤后平均需要住院7天,休息30天,平均医药费用为2 000元.结论 专科医院在病例人口学特征和伤害特征等方面不同于社区医疗机构和综合性大医院,是伤害监测系统的有力补充.建议在此监测基础上开展针对性预防措施.
- 姜玉夏庆华胡嘉周鹏
- 关键词:流行病学
- 上海市长宁区社区脑卒中患者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调查被引量:3
- 2015年
- 目的了解上海市长宁区社区脑卒中后抑郁患病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以上海市长宁区心脑血管疾病监测体系中报告的806例脑卒中出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通过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患者抑郁发生情况,并收集患者人口学特征、疾病信息、合并慢性病和日常生活能力等情况并进行分析。结果上海市长宁区社区脑卒中后抑郁患病率为54.59%,抑郁程度以轻、中度为主。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性、合并慢性病、有卒中史和日常生活能力差是脑卒中后抑郁发病的危险因素,而家庭人均收入高是脑卒中后抑郁发病的保护因素。结论上海市长宁区社区脑卒中后抑郁患病率较高,其发病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应引起关注。
- 李玉华周鹏姜玉张云夏庆华
- 关键词:脑卒中抑郁影响因素
- 51家新装修公共场所室内空气污染现状调查被引量:2
- 2010年
- 姜玉夏庆华唐传喜金蓓卞玲娣顾萍
- 关键词:公共场所装修污染现状空气污染状况
- 上海市长宁区居家环境消防安全状况及相关防护情况调查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了解上海市长宁区居民居家环境的消防现状,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选择居住在上海市长宁区的家庭8 997户,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调查对象的居家环境消防安全状况及相关防护情况进行调查。结果楼道内灭火器配置率为33.33%,10.60%的楼道内堆放有杂物,6层以下多层住宅和21年以上房龄的老旧小区情况最差。居民家中灭火器配置率仅15.03%,触电保护装置、灶具自动熄火保护装置配置率分别为75.99%和71.76%,47.24%的家庭每年至少检修一次灶具,仅5.98%的家庭配备了便携逃生设备。53.50%的调查对象表示会使用灭火器,女性、高龄老人及文化程度低者掌握情况最差。结论住户需加强消防意识,公安消防部门需加强监管力度。
- 张磊姜玉周鹏周方家夏庆华
- 关键词:居家环境消防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