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鹏
- 作品数:21 被引量:276H指数:7
- 供职机构:西南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 新农科课程思政建设:价值、遵循及路径被引量:63
- 2022年
- 新农科建设是新时代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重要方面,是构建高水平农科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一环。新农科建设涉及众多领域,其中课程思政建设必不可少,对于履行新时代高等农业教育改革发展使命、促进专业知识教育与知农爱农为农素养相融通、培养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人才队伍具有重要意义。推进新农科课程思政建设,应当遵循“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必然和当然”的基本理路,并借鉴参考农业生产中环境分析、品种选择、耕种栽培、包装加工、产品销售的五步流程范式,在专业课程内部结构和原生内容中梳理育人元素,从而在源头上实现专业知识与育人元素的“天然”融合。此外,还需注重把握有与无、多与少、正与反、融与分四重关系,在教书与育人两者之间达到恰到好处的协调适中,从而实现最佳的课程育人效果。在此基础上,针对一门具体农科专业课程而言,可以按照目标设定、内容选择、教学实施、结果评价的实施路径,对课程教学进行全新开发和重构。
- 易鹏易鹏王进军
- 关键词:高等农业教育立德树人农业人才培养
- 重庆市国家助学贷款中存在问题的实证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通过对重庆市普通高校中申请助学贷款学生的调查,对重庆市国家助学贷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这其中存在着认识上的矛盾,也存在着管理上的烦琐和偿还机制的违约等问题,正是这一系列问题制约了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的进一步实施。
- 唐启华易鹏王佳
- 关键词:助学贷款
- 增强高校辅导员博客、微博影响力研究被引量:6
- 2013年
- 高校辅导员博客、微博是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载体之一,准确了解辅导员博客、微博的影响力现状,不断创新运用辅导员博客、微博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与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增强辅导员博客、微博的影响力必须坚持主体性、功能性、时效性等基本原则,转变工作理念,正确认识并合理定位辅导员博客、微博;创新方式方法,提升运用博客、微博开展思政工作的实效;健全长效机制,增强辅导员建设优秀博客、微博的动力。
- 易鹏李荣华
- 关键词:辅导员
- 高校辅导员博客、微博的影响力调查与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全面了解和把握辅导员博客、微博的影响力,是提高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效性的必要环节,也是进一步做好高校辅导员运用博客、微博开展日常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前提。本文采用随机抽样,了解高校辅导员博客、微博影响力的相关信息。通过数据分析,提出了增强辅导员博客、微博影响力的对策和建议。
- 易鹏李荣华
- 关键词:辅导员
- 基于ELES的重庆市城乡居民生活消费对比研究被引量:5
- 2007年
- 利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模型(ELES)对重庆市城乡居民消费结构作了对比分析,给出了各类消费需求的收入弹性、价格弹性和交叉弹性,指出目前重庆市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并结合实证研究结果归纳出了研究结论。
- 易鹏
- 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传播的功能与实践被引量:14
- 2015年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络传播中承载着价值引领、目标凝聚、道德导向和环境净化功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网络传播应注重一元主导与多元并存相结合、理论宣传与文化引领相结合、突出重点与全员覆盖相结合、协同合作与依法治理相结合,强化正面声音,抑制杂音噪音,提升传播能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网络空间中落地生根。
- 易鹏王永友
-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网络
- 基于AHP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水平评价模型的建立被引量:4
- 2007年
- 在简要介绍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AHP)基本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区域农村系统,重点给出了综合评价指标体系、A-C、C-P单排序,并结合A-P总排序,得出了各个指标的权重值W1以及测算公式,对基于AHP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水平测算模型进行了初步的探索。
- 易鹏段豫川
- 关键词:AHP农村劳动力判断矩阵
- 以“四抓手”做好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被引量:6
- 2019年
- 高校意识形态工作关系到高校办学方向、办学原则与办学立场。高校党委要切实担负起意识形态工作的主体责任,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抓住契机做好顶层设计,抓准思路强化战略推进,抓牢关键注重能力培养,抓好创新实现水平提升,提高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 王永友易鹏
- 关键词:意识形态工作理想信念
- 统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逻辑起点和实践指向被引量:51
- 2021年
- 立德树人是高校立身之本,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必须牢牢抓住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这两个着力点,实现二者之间的紧密协同。推进这项工作,需要把握课程思政的中心命题和思政课程的本体要求,在知识属性层面确认“个体性-社会性”互动是统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逻辑起点,基本前提在于建立起知识与发展的联系,主要方式为个体与社会双向循环互动,最终目标是帮助个体理解社会并进入社会。当前,统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还有一些列突出问题亟待解决,需要以“三爱”构筑高校课程体系、以“三全”加强课程思政建设、以“三变”优化思政课程教学,促进二者之间形成“个体性-社会性”的生动联系,这是当下统筹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实践指向。
- 易鹏王永友
- 关键词:思政课程
- 对传统消费函数模型的比较研究——基于我国农村居民消费行为的实证检验被引量:3
- 2008年
- 利用新古典经济理论框架下的5种传统消费函数模型对我国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进行了实证分析,并从统计学的角度对各个模型的估计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最终判定持久收入假说最符合我国农村居民的实际消费情况。
- 刘占友易鹏
- 关键词:消费函数模型实证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