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琳
- 作品数:16 被引量:58H指数:4
- 供职机构:河海大学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项目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历史地理更多>>
- 溧水水库型饮用水水源地水环境现状及污染源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为研究溧水方便水库的污染情况与环境现状,分析了COD、TN、TP、叶绿素量等指标,发现以农田径流为主的面源污染是最主要的水源地污染源,水源地主要超标污染物为TP及TN,总体属于Ⅳ类水。通过对大量数据进行指数分析发现:方便水库平水期水质最优,基本处于贫-中营养等级;丰水期的水质最差,基本处于中度富营养化状态,水体富营养化严重;枯水期水质良好,存在轻度富营养化趋势。方便水库的底泥重金属污染等级为低风险等级,整个方便水库的底泥属于营养盐污染底泥,有机污染严重,亟需进行适当的清淤处理。本研究对预防和控制水体污染及富营养化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 姜龙杰陈琳邱云鹏邱云鹏朱月华朱亮
- 关键词:饮用水水源地污染源水环境现状富营养化底泥
- 应用ANFIS预测蠕虫反应器的污泥减量速率并优化其运行条件被引量:2
- 2013年
- 利用水生蠕虫的捕食作用可以有效地实现污泥减量.为了研究环境条件波动对蠕虫捕食污泥减量效率的影响,应用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NFIS)和人工神经网络(ANN)模型分别预测蠕虫反应器的污泥减量速率.结果表明,溶解氧浓度(DO)、温度(T)、蠕虫密度和污泥负荷是蠕虫捕食过程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性能比较得出ANFIS模型预测值与实验测定值间具有更好的一致性,其相关系数(r)为0.82,绝对平均误差百分比(MAPE)为71.5%,均方根误差(RMSE)为16.7.根据ANFIS模型的预测结果,得出蠕虫反应器的最适运行条件为:DO1.8~3.1mg·L-1,温度18.4~21.7℃,蠕虫密度低于1.7g·cm-2(以湿重计),污泥负荷563~734mg·g-1(以TSS计),在此操作条件下获得的污泥减量速率均高于100mg·g-·1d-1.
- 田禹张帅陈琳张赛
- 关键词:ANFISANN污泥减量
- 库区植物塘水生植物附着细菌群落季节演替特征及影响因素被引量:8
- 2019年
- 采集天然湿地中的狐尾藻、凤眼莲、睡莲3种水生植物,采用高通量测序分析3种水生植物表面附着细菌群落,探究其细菌群落结构的季节演替,并分析环境因子对群落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a)3种水生植物附着细菌主要有蓝细菌门(Cyan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这3种植物表面附着的细菌群落结构在门水平上类似,在属水平上丰富度及演替特征存在差异,主要与植物茎叶面积、植物分泌物质及植物茎叶光合作用强度等因素有关;(b)在属水平上,这3种水生植物附着细菌群落季节演替是具有一定方向性的自发进行的过程,不受外在单一因子的限制,是宿主植物和外部水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c)通过聚类分析发现,环境变化对附着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程度高于植物种类,环境因子的CCA分析表明温度、pH、TN是水生植物附着细菌群落演替的主要影响因素。
- 朱亮谈悦陈琳赵尚龙艺晴杨智波刘畅
- 关键词:季节演替水生植物环境因子聚类分析CCA
- 纳米氧化锌对厌氧污泥中微生物内源代谢产物和膜污染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 2018年
- 从厌氧污泥的角度,探究ZnO-NPs对微生物内源代谢产物(BAP)产量和膜污染性能的影响。在实验室培养的厌氧污泥中投加不同浓度的ZnO-NP,通过序批式实验和过滤实验,分别考察ZnO-NP作用下BAP的产量和膜污染性能的变化规律。发现在ZnO-NPs的短期暴露下,BAP和胞外聚合物(EPS)的总量都随着ZnO-NPs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当ZnO-NPs浓度为300 mg·L^(-1)时,BAP和EPS的7 d总产量相较于空白对照组,增幅分别为303.4%和112%,远远高于其他实验组。过滤实验发现,随着ZnO-NPs的增加,BAP的膜污染性能不断增加。此外,通过扫描电镜(SEM)和三维荧光光谱(EEM)分别对污泥形态和BAP特性进行研究,发现在ZnO-NPs短期暴露下,ZnO-NPs的浓度越高,其对厌氧污泥的形态和BAP特性影响越大。
- 胡勤政王成燚汪跃陈琳
- 关键词:BAPEEM
- g-C 3N 4基PVDF蒸馏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在水处理领域中,膜蒸馏技术是处理工业废水的一种有效方法,而膜污染问题是制约该技术发展的重要因素。采用非溶剂致相分离法(NIPS),制备出了具有光催化自清洁性能的g-C 3N 4基聚偏氟乙烯(PVDF)蒸馏膜,对其的形貌、晶型构成、疏水性等特性进行了表征分析,通过膜蒸馏和光催化实验测试了所制蒸馏膜的相关性能,考察了其在光催化-膜蒸馏反应器中的运行效果。研究成果如下:优化制备的蒸馏膜(M-2)具有良好的渗透通量和疏水性,其对氯化钠溶液和罗丹明B模拟废水的截留率均高于99%;蒸馏膜在受污染后进行光催化实验可基本消除膜面污染,其通量恢复率可达到95.3%,实现了对膜表面有机污染物的降解,从而为膜蒸馏技术在水处理过程中的高效、稳定运行提供依据。
- 臧斌朱亮陈琳刘畅
- 关键词:膜蒸馏光催化聚偏氟乙烯膜
- 垃圾渗滤液的过硫酸盐高级氧化深度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 2025年
- 垃圾渗滤液是一种同时含有高有机负荷、高浓度氨氮、有害重金属离子、新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复杂废水,其产生量呈逐年攀升趋势,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构成持续性威胁。传统生物法和物理法的发展无法满足复杂的水质组分和日益提升的处理需求,因此寻求高效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方式迫在眉睫。近年来,过硫酸盐高级氧化工艺因其对有机污染物氧化速率快、矿化程度高等优势,以及其耦合工艺在抗干扰性提升的基础上可实现对氨氮同步去除等特点,在垃圾渗滤液处理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阐明了过硫酸盐高级氧化过程的激活方式和对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性能与作用机制,具体分析了硫酸根自由基、羟基自由基主导的自由基氧化路径,以及单线态氧作用的非自由基氧化途径的贡献,系统总结了基于过硫酸盐高级氧化体系及其耦合系统用于垃圾渗滤液处理的研究现状,深入讨论了基于过硫酸盐高级氧化工艺的垃圾渗滤液处理方式所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研究方向,旨在为垃圾渗滤液的过硫酸盐高级氧化深度处理技术的发展提供支持。
- 王大伟李滢滢蒋一兰陈琳陈琳熊怡然
- 关键词:垃圾渗滤液高级氧化技术过硫酸盐
- MBR工艺膜污染物SMP预测模型的建立与探讨
- 物反应器(MBR)污染物去除率高、出水水质好、剩余污泥量少,市场前景广阔.但其运行过程中的膜污染问题,仍制约着该技术的推广应用.近年来研究显示,溶解性微生物产物(SMP)与膜污染具有强相关性,是引起膜污染主要物质之一,因...
- 田禹姜天凌陈琳苏欣颖
- 关键词:膜生物反应器膜污染溶解性微生物产物
- 曝气量控制微絮凝-曝气-超滤工艺膜污染研究被引量:1
- 2019年
- 针对超滤膜污染问题,在微絮凝-曝气-超滤水处理工艺中,以自然水体为研究对象,通过跨膜压差(TMP)的变化趋势来反应超滤膜污染过程,着重考察了在不同曝气量作用对膜污染速率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以氯化铁为混凝剂时,曝气的扰动作用可以促进微絮凝反应的进行,并且曝气的扰动作用可以抑制滤饼层的形成,从而减轻膜污染现象,但曝气量超过100 mL/min时,微絮凝产生的絮体会被气泡打碎,料液侧有机物再释放从而加重膜孔堵塞现象。曝气量100 mL/min的操作条件下,膜污染速率最低,适用于超滤水处理工艺。
- 黄慧慧朱亮刘畅陈琳
- 关键词:超滤曝气量膜污染
- 电容去离子长期运行下脱盐性能及提高脱盐稳定性方法的研究被引量:2
- 2020年
- 电容去离子(CDI)实验中以活性炭纤维毡为电极,在间歇式反接电压脱附(CM-RVD)条件下以NaCl溶液为进水溶液连续循环100个周期。运行初期NaCl去除率逐渐上升并且在第50个周期达到峰值37.1%;随后去除率逐渐下降,在第100个运行周期时降低至7.4%。CDI的脱盐性能和运行稳定性主要取决于电极性能,脱盐率的下降主要是电极氧化所致。通过使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和BET分析发现,电极含氧量逐渐上升并且孔隙结构被破坏,这导致了CDI长期运行下脱盐性能恶化。在此基础上,使用了间歇式零电压脱附(CM-ZVD)和单通式反接电压脱附(SP-RVD)等提高脱盐率的方法。对于CM-ZVD,通过使装置短路进行离子脱附,在无电场的情况下,可减缓电极的氧化;对于SP-RVD,整个装置进水浓度稳定,总电荷量增多,脱盐效率提升,并且进水通道中H2O2的浓度降低,对电极氧化有轻微抑制作用。
- 刘姗姗陈琳陈琳
- 关键词:电容去离子电极结构
- 基于CFD仿真模拟及PIV粒子示踪相结合法超滤膜组件优化被引量:4
- 2019年
- 采用在线监测与水力流体模拟相结合方式,利用数值模拟仿真技术、示踪技术及高速图像采集分析等手段,考察现有超滤膜组件内部的流场分布,并设计出新型超滤膜组件。结果表明,由于超滤膜组件内部流场主要受到布水管布水的影响,布水管上开孔均匀与否将直接影响整个超滤膜组件内部布水的均匀性。与组件UFA-860C相比,设计出的条形孔超滤膜组件因其布水管上有规则地均匀开孔且采用多根布水管组合,在运行时组件内部布水更加均匀,且能够充分利用膜丝的有效面积,从而有效减缓膜污染。
- 朱亮汪跃陈琳陈琳张友思吴新明吴新明殷绪华
- 关键词:CFD软件高速图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