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彭渊

作品数:25 被引量:59H指数:5
供职机构: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防治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2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12篇纤维化
  • 7篇丹酚酸
  • 7篇酚酸
  • 7篇肝纤维化
  • 6篇细胞
  • 6篇小鼠
  • 5篇丹酚酸B盐
  • 4篇中药
  • 4篇化瘀
  • 3篇丹参
  • 3篇杀伤
  • 3篇杀伤细胞
  • 3篇鼠肝
  • 3篇转录
  • 3篇转录组
  • 3篇自然杀伤
  • 3篇自然杀伤细胞
  • 3篇小鼠肝
  • 3篇酒精
  • 3篇酒精性

机构

  • 25篇上海中医药大...
  • 7篇上海中医药大...
  • 4篇教育部
  • 2篇新乡医学院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作者

  • 25篇彭渊
  • 23篇刘成海
  • 19篇陶艳艳
  • 5篇赵志敏
  • 5篇黄恺
  • 4篇吕靖
  • 4篇孙鑫
  • 3篇王丽娜
  • 3篇邢枫
  • 3篇陈倩
  • 3篇刘平
  • 3篇杨涛
  • 2篇王晓柠
  • 2篇沈丽
  • 2篇吴琦
  • 2篇陈高峰
  • 2篇胡旭东
  • 2篇赵强
  • 2篇张昊
  • 2篇孟倩超

传媒

  • 4篇中国中药杂志
  • 3篇临床肝胆病杂...
  • 2篇中国中医药信...
  • 2篇中国实验动物...
  • 1篇中国免疫学杂...
  • 1篇上海中医药杂...
  • 1篇中国新药与临...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世界中医药
  • 1篇中华消化病与...
  • 1篇第二十次全国...
  • 1篇第二十次全国...
  • 1篇第二十六届全...

年份

  • 1篇2025
  • 3篇2024
  • 3篇2023
  • 4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8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丹酚酸B盐对纤维化肝组织HIF-1α表达及血管生成的影响
背景与目的:肝组织血管生成,包括在已有血管网基础上套迭增生的"肝窦毛细血管化"或"出芽"方式新血管形成,常常是肝组织缺氧的代偿性反应,在肝纤维化肝硬化病理中起重要作用。研究表明,丹参及其水溶性成分——丹酚酸B盐具有较好的...
陈倩王丽娜彭渊刘成海
关键词:肝组织丹酚酸HIF-1纤维化肝纤维化大鼠
文献传递
聚肌胞对CCl_4诱导肝损伤小鼠模型肝内自然杀伤细胞的调节作用
2015年
目的观察聚肌胞(Poly I∶C)调节肝脏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抗CCl_4诱导肝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 80只C57BL/6小鼠按体质量分层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Poly I∶C对照组、模型对照组和Poly I∶C组。模型对照组和Poly I∶C组予腹腔注射10%CCl_4(2 ml·kg^(-1)·2 d^(-1))诱导肝损伤模型,正常对照组与Poly I∶C对照组予腹腔注射等剂量橄榄油。Poly I∶C对照组和Poly I∶C组均予Poly I∶C腹腔注射(1 mg·kg^(-1)·2 d^(-1)),正常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均予腹腔注射等体积生理盐水。连续用药4周后,观察血清肝功能及肝组织炎症因子水平;HE染色观察肝组织炎症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肝脏NK细胞及细胞表面激活型受体NKG2D、抑制型受体Ly49A表达。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方差齐时采用LSD法,方差不齐时采用Dunnett T3法。结果 Poly I∶C给药1周和4周,正常小鼠肝组织均无明显肝损伤。随CCl_4染毒加重,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模型对照组血清ALT、AST和TBil水平逐渐升高(P<0.01),肝内促炎因子水平上调(P<0.05),HE染色提示肝细胞大量坏死,肝脏NK细胞比例及NKG2D表达减少、Ly49A表达增多(P<0.05)。Poly I∶C可改善肝损伤小鼠血清肝功能,降低肝内促炎因子,明显改善肝组织炎症,增加肝脏NK细胞比例、数量及其细胞表面激活型受体NKG2D受体表达(P<0.01)。结论 Poly I∶C具有良好的抗急、慢性肝损伤作用,其抗肝损伤的作用机制与对NK细胞的激活密切相关。
彭渊陶艳艳黄恺赵强刘成海
关键词:聚肌胞苷酸
通过网络药理学与转录组学探讨扶正化瘀方影响巨噬细胞的抗肝纤维化机制及效应成分被引量:4
2022年
前期已证实扶正化瘀方(FZHY)可通过调控肝内巨噬细胞极化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但FZHY基于巨噬细胞的抗肝纤维化关键靶点及效应成分目前尚不清楚。作者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获取FZHY基于巨噬细胞的抗肝纤维化潜在靶点集合及RNA-Seq测序获取FZHY防治小鼠肝纤维化的肝组织差异表达基因集合,将2个集合的交集靶点蛋白进行degree分析,得到FZHY基于巨噬细胞的抗肝纤维化潜在核心靶点,经由PubMed医学文献数据库的检索分析,确定FZHY基于巨噬细胞的抗肝纤维化潜在关键靶点;接着通过反向药理学分析获得FZHY中与关键靶点相对应的效应成分信息;最后将这些效应成分在脂多糖(LPS)诱导M1型THP-1人单核巨噬细胞上进行调控关键靶点基因表达的实验验证。网络药理学联合RNA-seq转录组测序结果分析表明,FZHY可能通过调控巨噬细胞中CCL2和TIMP1、MMP2基因表达发挥抗肝纤维化作用。体内实验结果验证,FZHY在肝纤维化小鼠肝组织中可显著抑制CCL2、TIMP1基因表达,促进MMP2基因表达。体外实验结果验证,FZHY全方及其4种有效单体成分木犀草素、熊果酸、槲皮素、丹参素均可显著抑制M1型THP-1细胞中CCL2、TIMP1基因表达;此外,木犀草素、熊果酸、槲皮素可促进MMP2基因表达,但FZHY全方对MMP2基因表达无明显作用,丹参素对MMP2基因表达有抑制作用。该研究证实FZHY主要通过4种单体活性成分木犀草素、熊果酸、槲皮素、丹参素抑制M1型巨噬细胞中的CCL2、TIMP1基因表达从而实现抗炎、抗肝纤维化作用。
幸鹭胡旭东陶艳艳彭渊刘成海
关键词:RNA-SEQ巨噬细胞肝纤维化TIMP1
肝脏微血管病变在肝硬化中的作用及补虚化瘀中药干预机制
刘成海赵志敏陶艳艳孙鑫吕靖黄恺彭渊
该项目属于中西医结合防治慢性肝病研究领域。肝脏微血管病变是肝硬化发生发展与逆转的关键因素,并直接影响肝脏门静脉压力。围绕微血管病理,探讨其在肝硬化中的作用、中医病机特点、有效治法方药与作用机制,并基于微血管病变形成中药组...
关键词:
关键词:肝硬化中西医结合防治
丹酚酸B盐抗腹主动脉不完全结扎大鼠心肌纤维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探讨丹酚酸B盐(SA-B)对腹主动脉结扎大鼠心肌神经内分泌因子及间质性胶原沉积的影响。方法腹主动脉不完全结扎法制备大鼠心肌肥厚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丹酚酸B盐低、中、高剂量组和卡托普利组,各药物组均采用灌胃给药。测量大鼠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称重法测定心脏指数(HW/BW、LVW/BW);放免法测定心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血清醛固酮(ALD)含量,消化法测定心肌羟脯氨酸(Hyp)含量,免疫印迹法观察心肌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模型组SBP、DBP、HW/BW、LVW/BW、AngⅡ、ALD、Hyp及Ⅰ、Ⅲ型胶原含量升高,心肌组织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明显增加。SA-B各用药组能改善心肌肥厚指数,降低AngⅡ及Hyp水平和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以中、高剂量组作用更为显著。结论 SA-B能通过降低压力负荷性心肌肥厚大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而抑制心肌间质性纤维化的形成。
崔红燕彭渊吴琦孟倩超王晓柠
关键词:丹酚酸B盐心室重构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羟脯氨酸
獐牙菜苦苷及其苷元的医药用途
本发明涉及药学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结构式(Ⅰ)的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医药用途:<Image file="DDA00002746126700011.GIF" he="167" imgContent="undefined" i...
刘成海杨涛王清兰陶艳艳刘平沈丽李书彭渊
文献传递
埃克替尼对二甲基亚硝胺诱导肝纤维化大鼠的作用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观察埃克替尼对二甲基亚硝胺(DMN)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48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n=10)、模型组(n=14)、扶正化瘀组(n=12)与埃克替尼组(n=12)。模型组、扶正化瘀组和埃克替尼组以DMN 10μg·kg-1体重腹腔注射复制肝纤维化模型,每周连续3 d,连续4周;首次注射剂量为正常剂量2/3。自造模第3周开始,扶正化瘀组与埃克替尼组分别给予扶正化瘀胶囊4.0 g·kg-1、埃克替尼5 mg·kg-1灌胃,每周连续7 d,连续4周。HE染色与胶原染色观察肝组织炎症与胶原沉积,试剂盒检测血清肝功能水平,Jamall法测定肝组织羟脯氨酸(HYP)含量。荧光定量PCR检测肝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与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的腹水发生率、血清总胆红素(T.Bil)含量、丙氨酸转氨酶(ALT)与天冬氨酸转氨酶(AST)活性、肝组织HYP含量均明显升高(P<0.01),血清白蛋白(Alb)含量明显减少,肝组织炎症及胶原沉积加重(P<0.01),肝组织α-SMA及TGF-βm RNA表达增多(P<0.05)。埃克替尼可明显减少造模大鼠腹水发生率,降低ALT、AST、T.Bil水平和肝组织HYP(P<0.05),减轻肝组织炎症及胶原沉积(P<0.05),下调肝组织α-SMA及TGF-βm RNA表达(P<0.05)。结论埃克替尼能够改善DMN诱导的大鼠实验性肝纤维化。
彭渊沈丽陶艳艳刘成海
关键词:埃克替尼二甲基亚硝胺肝硬化
Lieber-DeCarli酒精性肝损伤小鼠模型的转录组学分析
2025年
目的 分析Lieber-DeCarli酒精性肝损伤小鼠模型的转录组学特点。方法 雄性C57BL/6J小鼠18只,随机分成酒精饲料组10只和对照组8只。酒精饲料组喂养Lieber-DeCarli酒精饲料,先以10~57.3 mL/L递增量的95%酒精饲料适应性喂养1周,再以57.3 mL/L 95%酒精饲料喂养2周,共3周;对照组同时喂养对照饲料。处死小鼠留取血清和肝组织,试剂盒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与肝组织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丙二醛(MDA)含量;ELISA法测定小鼠肝组织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并用qRT-PCR验证IL-6、TNF-α、TGF-β1基因表达。苏木素-伊红(HE)、油红O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变化;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使用F4/80抗体检测巨噬细胞的表达变化。RNA-seq分析两组肝组织差异基因并进行GO和KEGG分析,再以qRT-PCR验证差异基因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酒精饲料组小鼠体质量显著下降(P<0.01);血清ALT、AST水平显著升高(P<0.01),肝组织TC、TG、MDA水平显著升高(P<0.05),GSH、T-SOD含量显著下降(P<0.05);组织中炎症因子IL-6,TNF-α与TGF-β1水平上升,以qRT-PCR验证结果相一致(P<0.05)。肝小叶结构破坏,呈现大泡脂肪变性、微泡性脂肪变性及气球样变性;肝组织中脂滴显著增多,巨噬细胞表达增加。以|log2FC|>1且q<0.05为筛选条件,获得2063个差异基因,其中1236个基因上调,827个基因下调。主要在细胞色素P450对外源性物质的代谢、细胞因子与细胞因子受体的相互作用、趋化因子信号通路、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谷胱甘肽代谢、视黄醇代谢等通路富集(P<0.05)。qRT-PCR验证其中显著上调(Mmp12、Gstm3、Cyp2a22等)与下调(Serpina1e、Acmsd、Mup3d等)的差异基因各10个,与转录组测序结果一致。结论 酒精性肝损伤主要病理机制涉及细胞色
阮天音王四园李旭涛张昊彭渊彭渊刘成海
关键词:酒精性肝损伤基因表达转录组学
一种包含丹酚酸A、二氢丹参酮I和隐丹参酮的组合物及其用途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含丹酚酸A、二氢丹参酮I和隐丹参酮的组合物,其中该丹酚酸A、该二氢丹参酮I和该隐丹参酮之间的摩尔比为(1‑4)∶(1‑4)∶(1‑4)。该组合物能够显著降低肝纤维化模型小鼠血清转氨酶水平、减轻肝组织炎症...
彭渊刘成海陶艳艳邢枫赵志敏吕靖孙鑫平大冰齐婧姝杨钊
中药抗线粒体损伤保护肝细胞的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16年
线粒体是肝细胞中重要的产能细胞器,肝细胞线粒体损伤与肝损伤及肝纤维化密切相关。近年来研究发现,中药可通过抗线粒体损伤发挥保护肝细胞的作用。本文就此方面研究进展加以综述。
赵强彭渊陶艳艳刘成海
关键词:中草药肝细胞线粒体损伤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