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志军

作品数:9 被引量:8H指数:2
供职机构:北京工商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渗滤
  • 4篇渗滤液
  • 4篇垃圾
  • 4篇反应器
  • 3篇垃圾渗滤
  • 3篇垃圾渗滤液
  • 3篇混凝
  • 3篇废水
  • 2篇三相生物流化...
  • 2篇生产废水
  • 2篇生物流化床
  • 2篇水力停留时间
  • 2篇脱氮
  • 2篇内循环
  • 2篇味精
  • 2篇味精废水
  • 2篇味精生产
  • 2篇味精生产废水
  • 2篇硝化
  • 2篇硝化反硝化

机构

  • 9篇北京工商大学
  • 2篇里贾纳大学

作者

  • 9篇李志军
  • 8篇汪苹
  • 7篇由雪峰
  • 5篇冯旭东
  • 2篇张晶晶
  • 2篇温伟庆
  • 2篇杨志
  • 2篇谷丽
  • 2篇王斌
  • 2篇潘登
  • 2篇张晓东
  • 1篇王娟
  • 1篇王磊

传媒

  • 3篇北京工商大学...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 4篇2008
  • 3篇200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高径比和底隙高度对内循环反应器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08年
建立了内循环反应器试验装置,综合研究了内循环反应器最重要的结构参数(高径比和底隙高度)对反应器主要性能参数(液体循环流速、总平均气含率、液体混合时间和体积氧传质系数)的影响。研究发现,表观气速存在一个不利于液体循环的过渡区,在该过渡区随表观气速增加,液体循环流速增大缓慢,甚至减小,但较高的底隙高度会减弱这种效应;在一定的表观气速和高径比下,随底隙高度增加,液体混合时间、总平均气含率先增大后减小;在一定的表观气速和底隙高度下,液体混合时间随着高径比增大而增大,体积氧传质系数、总平均气含率随高径比增加而减小。
李志军汪苹由雪峰张晓东
关键词:内循环反应器高径比
一种好氧硝化/反硝化和混凝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好氧硝化/反硝化和混凝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回流比、pH和DO值的调节,进行垃圾渗滤液的好氧生化、硝化/反硝化处理;并通过投加一定浓度、一定比例的聚合氯化铝(PAC)和聚丙烯酰铵(PAM)进...
汪苹冯旭东王斌杨志潘登由雪峰李志军
三相生物流化床反应器处理味精废水的方法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三相生物流化床反应器处理味精废水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驯化的好氧硝化反硝化菌固定在三相生物流化床的载体上,反应器内的菌种浓度为6.0~8.0g/L;其中,该三相生物流化床反应器三相分离器内的液面高...
冯旭东汪苹张晶晶由雪峰温伟庆李志军谷丽
三相生物流化床反应器处理味精废水的方法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三相生物流化床反应器处理味精废水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驯化的好氧硝化反硝化菌固定在三相生物流化床的载体上,反应器内的菌种浓度为6.0~8.0g/L;其中,该三相生物流化床反应器三相分离器内的液面高...
冯旭东汪苹张晶晶由雪峰温伟庆李志军谷丽
好氧内循环流化床处理高浓度氨氮有机废水的研究
本论文对处理高浓度氨氮有机废水的好氧工艺的脱氮性能进行了考察,分别采用使用SBR反应器和好氧内循环流化床反应器,以人工配制的高浓度氨氮有机废水为处理对象,对两种反应器处理高浓度氨氮有机废水的性能做了深入研究。对于SBR反...
李志军
关键词:氨氮有机废水好氧工艺脱氮性能SBR反应器内循环流化床
垃圾渗滤液生化处理出水混凝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对垃圾渗滤液生化处理出水混凝沉淀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单因素实验研究,在此基础上,采用混交水平正交试验方法综合分析了实验条件对混凝沉淀处理效果的影响.所考察的因素对CODCr去除率影响的次序是:PAC投加量>搅拌时间>PAM投加量;优化后的实验条件:PAC投加量1200 mg/L,PAM投加量5 mg/L,搅拌时间为5 min.在优化后的混凝沉淀条件下,混凝出水CODCr去除率为60.72%,水质接近国家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渗滤液排放限值二级要求.
李志军汪苹张晓东由雪峰
关键词:垃圾渗滤液混凝PACPAM
脱氮污泥驯化方法初探及曝气量控制研究被引量:2
2007年
采用进水浓度逐步上升方法驯化脱氮污泥,获得的活性污泥脱氮性能良好,氨氮去除率达到90%以上,TN去除率最高达到59.0%.实验表明:采用该方法驯化脱氮污泥,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是有效可行的.在进水氨氮浓度每一提高阶段,氨氮去除率总有下降阶段,但经过3~7周的适应性运行后,系统氨氮去除恢复稳定,达到95%以上.同时,在该实验范围内,COD的提高对氨氮去除也有明显影响,氨氮去除率也有先下降后升高,最终稳定的过程.不同曝气量控制实验发现,在中间曝气量下(本实验为0.7L/min),能实现较好的脱氮效果,TN去除率达到41.2%.实验表明,存在一中间曝气量,低于或高于该中间值,TN去除率均会降低,当曝气量比较低时,不仅TN去除受影响,氨氮去除率也会降低.
王娟汪苹王磊李志军
关键词:驯化镜检
A^2/O法与混凝法联合处理垃圾渗滤液被引量:1
2007年
采用A2/O法与混凝法联合处理垃圾渗滤液,经过A2/O法生化处理,CODCr从5 900~7 600mg/L降到1 000 mg/L左右;NH3-N浓度从1 740~1 850 mg/L降到未检出水平.对沉淀池出水进行混凝处理研究,在综合考虑经济效益和CODCr去除率的基础上,确定了最佳絮凝剂投加浓度,即聚丙烯酰胺浓度为2 mg/L,聚合氯化铝浓度为1 000~1 200 mg/L,出水的CODCr为435 mg/L.
由雪峰汪苹冯旭东李志军
关键词:垃圾渗滤液A^2/OPAMPAC
一种好氧硝化/反硝化和絮凝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好氧硝化/反硝化和絮凝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回流比、pH和DO值的调节,进行垃圾渗滤液的好氧生化、硝化/反硝化处理;并通过投加一定浓度、一定比例的聚合氯化铝(PAC)和聚丙烯酰铵(PAM)进...
汪苹冯旭东王斌杨志潘登由雪峰李志军
共1页<1>
聚类工具0